因为这些,3年7.2万人选择了淮安!

2018年03月12日 14:31:26 | 来源:淮安发布

字号变大| 字号变小

  今年春节,淮阴区古寨乡乡民兰建碧不再像往年那样,刚过完年就得挤着大巴返回浙江打工。1年前,她离开打工七八年的浙江,在返乡创业人员田林波所开的纺织厂工作,每月近3000元,收入比原先做配菜员高出1000多元。

  据淮安市就管中心统计,三年来通过鼓励返乡就业创业的“一揽子”政策,全市留乡创业就业约7.2万人,实现成功创业1.58万人,带动就业6.3万人。

  资金扶持发挥“杠杆”作用

  创业既惠及个人,又能带动他人,是更高层次的就业。市就管中心工作人员告诉记者,扶持创业关键在于资金扶持。

  经过一系列文件的明确,淮安市将个人创业贷款额度、贷款期限分别提高到30万元和3年,在贷款基础利率基础上上浮3个百分点以内的,由财政给予贴息;放宽劳动密集型企业贷款范围,对其他类型小微企业贷款给予最高不超过200万元的创业担保贷款。对符合条件的返乡创业者兑现一次性创业补贴、创业场地租金补贴、带动就业补贴等扶持政策。

  据统计,2017年全市共为符合条件的创业者落实初次创业补贴、创业租金补贴等资金800余万元;从2015年至今,淮安市发放创业担保贷款4.83亿元,单是农民创业贷款就高达2.55亿元。

  淮安金六塘纺织有限公司在资金周转紧张时陆续获得了800万元的创业担保贷款。公司总经理田林波直言,有了这笔资金,既解决了公司的燃眉之急,又为公司扩大生产规模注入了推动剂。

  创业服务体系“筑巢引雁”

  引雁回巢,关键在于筑好巢。

  淮安市在各县区都成立了创业指导服务中心、乡镇创业服务所、社区(村)创业服务站,切实为返乡创业者提供“政策咨询、创业培训、手续代办、专家指导、项目推介、融资服务、开业指导、创业贷款、全程跟踪”等多层次的指导与服务。

  在省内率先将创业型城市建设的体系标准下沉到基层一线,创成首批省级创业型街道(乡镇)13个、创业型社区(村)120个、创业型园区1个。同时,优先发展返乡农民工创业园、乡土创业园和众创空间等新型创业孵化平台,完善县级以上创业示范基地评估认定和跟踪管理机制。

  涟水县的刘光森,他回到家乡第一件事就是直奔街道,在了解了相关政策并对市场进行前期调研后,他选择在涟水县前进镇工业集中区办起了华茂工艺品厂。目前已初见规模,有生产车间4600平方米,办公场地200平方米,年产值1000多万元,上交税金40多万元,带动就业80余人,其中有6个低保户和3个残疾人。

  农村电商正在撬动“富矿”

  近年来淮安市顺应“互联网+”发展大势,农村电子商务发展迅速,一些镇村已经形成自己的特色,出现12个省级电子商务示范镇、23个省级电商示范村,市场潜力和前景广阔。

  以荣膺“全国电子商务进农村示范县”的涟水为例,一批在外从事电子商务的创业人才陆续返乡创业,相继成立电子商务公司,建立网上交易平台。越来越多的农民借助电商平台建立销售网络,拓展产品销路,实现农村电商的网上二次创业。各电商村依托农产品电商企业、家庭农场、专业合作社等,形成网络销售模式,促进农村电子商务快速发展。

  面对农村电子商务越来越好的态势,淮安市专门形成调查报告为市委、市政府“三农”决策提供参考。印发了《淮安市网络创业认定和扶持操作办法》和《口径解释和补充规定》,首次将网络创业纳入补贴范围,推进创业扶持政策向农民和电商覆盖,实现城乡一体,对经认定登记注册的城乡网络创业商户享受与实体经济同等创业扶持政策。

  (来源:淮安发布 编辑/陆笑)


下载荔枝新闻APP客户端,随时随地看新闻!

我要说两句

layer
快乐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