荔枝网讯(记者/杨艺)“梨花似雪草如烟,春在秦淮两岸边,一带妆楼临水盖 ,家家粉影照婵娟。”在柔软细腻的台词中,明末文人侯方域与秦淮八艳之首李香君相遇了,展开一段旷世爱情故事……3月9日、10日两晚,由江苏省昆剧院三代艺术家30年打磨而成的昆曲“一戏两看《桃花扇》”在江苏大剧院上演。这是该剧全国巡演一年后的主场回归,同时也是七旬老艺术家石小梅的封箱演出,引起了极大反响。
“一戏两看”省昆孤本 国内首次两天连演
晚上七点整,大幕徐徐拉开,这场改编版的《桃花扇》没有复杂的场景布置。精准的一颦、一笑、一唱念间,一代传奇伉俪豪华的精神世界呼之欲出。
“溅血点作桃花扇,比着枝头分外鲜。”清孔尚任原著《桃花扇》,有“末世百象图”之说,是中国古典戏剧四大名著之一,作者借离合之情,写兴亡之感,以明末文人侯方域与秦淮名妓李香君的爱情故事为线索,深刻描写南明王朝的兴亡与明朝的覆灭。
江苏省昆剧院院长李鸿良介绍,孔尚任原著《桃花扇》是中国古典戏剧四大名著之一,但从1699年问世以来,只有康熙年间有过演出记载。失传数百年后,江苏省昆剧院前后经历了30年的打磨,三代艺术家梯队加入,这才有了今天全本(9幕)和选场(5折)的两台大戏整体呈现。据了解,对于这一名著,1949年后,其它昆曲院团也陆续复排过,但最后均以不能持续演出告终。
此次的“一戏两看” ,指的是“全本”与“选场”连续两晚的演绎。3月9日晚的全本《桃花扇》共9幕,以侯方域、李香君二人的爱情故事为主线,以南明兴亡为背景,具有连贯性。3月10日晚则是由5场折子戏组成的选场,每一折都既依附于大戏,又具有相对的独立性,更凸显昆曲的唱、念、表演。两天的戏合在一起,通过全景加拼图的结构,以宏阔的格局诠释了孔尚任原著“借离合之情,写兴亡之感”的题旨。
这次以全本vs选场形式两天连演《桃花扇》,在国内尚属首次。目前国内昆团中,如此丰富的《桃花扇》剧目唯江苏省昆剧院独有。
“夹道朱楼一径斜,王孙初御富平车。清溪尽是辛夷树,不及东风桃李花。”在桃花盛开的季节相遇,也在满是桃花的园子离别,《桃花扇》正是在侯方域的家乡南京两地之间演绎,以南京为主场景,李香君故居与数百年前侯方域居住过的地方莫愁湖畔就在这里。
石小梅封箱大戏 出场谢幕掌声达十二次
这次的大戏也是《桃花扇》主演、著名昆剧表演艺术家、“女小生”石小梅的封箱大戏。今年已经七旬的老艺术家石小梅演了三十年的《桃花扇》,经历了几代观众,采访中她说:“从险些绝迹舞台到拿下梅花奖,再到现在的三代传承、一戏两看,《桃花扇》这三十年间何尝不是与人一样,也有命运的跌宕起伏。”
演出过程中,掌声齐刷刷地响起了12次,不时有观众情到深处而潸然泪下;一剧唱罢,石小梅大师带领演员三次谢幕,观众仍久久不愿散去。演出结束后,当荔枝新闻记者问道这次封箱演出自己是否满意时,石老师说,“每次表演都是一个不同的过程。每次都有遗憾,但每一次都在追求下一次的完美,我只有尽到自己的努力,评价是观众的事情。不过,这次总体来说还算满意。”
石小梅也告诉荔枝新闻记者,昆曲最重要的是:传下去。她很骄傲,一系列弟子已经继承衣钵,活跃在昆曲艺术的舞台上。她也相信后面的《桃花扇》会越来越好。
两千张门票三天售罄 演出方为观众准备纸巾
此次演出,每场1000个座位,1月20日开票后,三天全部售罄,其中一场开票5小时卖光。演出方悉心地为观众准备了一包纸巾。
此次在购票观众中,外地观众占到40%。记者在现场还看到了拖着箱子的孙女士和她的同行,她们特地从广州、福建赶来,“就是为了石小梅老师的封箱大戏,再加上桃花扇本身之前看过,这次在南京上演,更具有不一样的意义,可以看看这座城市的故事。”
明晚,江苏大剧院将上演《桃花扇》选场,含五个折子戏,为《桃花扇》选本。3月11日还将举行石小梅戏曲分享见面会。
我要说两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