荔枝新闻讯(记者/江苏新闻广播 沈杨)近年来,一些面向中小学生举办的文化教育类培训机构开展以"应试"为导向的培训,不仅给学生带来课外负担,也增加家庭经济负担。日前,教育部等四部门开展校外培训机构专项治理行动,严格规范学科类培训及竞赛活动。
黄女士的孩子上小学四年级,还有两年就要“小升初”,奥数、英语新课标、口语辅导班一个都不能少。这样的现象不是个例,有的花费更是惊人。王女士的儿子上初二,他把所有主课都报了一遍。“语文、数学、英语基本都报了,将近十来万。一来是家长顾不上,二来家长不会,找个老师可以有全面系统的教育,希望孩子多学知识。”
也有家长坦言,学校老师教的顾及到大部分学生,考试卷却是“拔高”。陈先生说:“其实我们也不想让她上,但是有时候学校里面学的,总有点跟不上的那种感觉。”
近年来,校外培训机构发展迅猛,在满足部分中小学生对学习的补充性需求的同时,却因为以“应试”为导向,违背教育规律和青少年成长发展规律。南京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院儿童发展与家庭教育研究中心副主任殷飞说,家长为何要盲从给孩子报班,根结在于校外培训机构提前教育、培训学生的应试技巧。“很多时候破坏了孩子认知的规律,这个是看不见的伤害。对孩子长久的发展,仅仅是做简单化的应试教育,看起来孩子的分数会有一点的改观,但是对孩子的思维方式,对孩子的思维潜力有很大伤害。”
要说给学生减负,其实并不是这几年才开始的。而最让家长关心的是,“减负年年喊,何时能治标又治本”。
“假如高考存在,假如高考是选择精英,必须是要经过这个筛选的,不管是学校,还是以后筛选,总是要经过这个筛选,筛出学习成绩最好,习惯最好的。”这是大多数给孩子报辅导班家长的心声。
减负痛点问题涉及面广、牵涉部门多。据了解,培训市场可以由人社、工商、教育等部门审批,以南京市为例,截止到2017年9月底,全市持有工商营业执照的且经营范围中有“培训”字样的各类公司15000多家,教育部门审批的民办非学历教育机构562家,人社部门审批的职业技能类培训机构200多家。
为了切实减轻中小学生课外负担,教育部等四部门开展对校外培训机构专项治理行动。聚焦六类不规范行为,通过打“组合拳”系统解决问题。一是治理无资质和有安全隐患的培训机构。二是治理数学语文等学科类超纲教超前学等“应试”培训行为。三是治理学校和教师中存在的不良教育教学行为。
宿迁市实验学校何娟老师认为解决减负痛点问题,需要举全社会之力,学校首先要提高教育内涵。“无论是语文还是数学英语,能够取得一个非常优越的资源,或者是占领这个学科的制高点的话,我想孩子是没有必要到外面的课外辅导去学习的。”
这次四部门专项治理行动也制定了时间表,6月底前,全面部署和摸底排查。今年底前完成部门联合集中整治。同时,建立黑白名单制度。公布无不良行为校外培训机构名单、有安全隐患、无资质和不良行为的校外培训机构名单。
南京市社会培训行业协会会长樊飞说,目前,他们发出倡议希望培训机构自查自纠,比如“有无联合中小学举办文化课补习班”,“有无擅自组织面向中小学生的学科竞赛或变相竞赛活动”等。“如果接下来你不能依法办学,质量办学,规范办学,对企业的成长会面临压力,这次可以说对我们提出指导意见,让企业可以有个健康发展,净化环境,环境好了,对于教育发展也是好的。”
此外,也有校长认为,整治培训机构只是第一步,问题的关键是教育部门如何管好学校,切实规范办学行为。同时,也有校长认为,学生课外负担重,也与人才选拨机制有关,出台相应政策的同时,还需要从追求“学科成绩”转向促进“学生成长”。
我要说两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