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骗子 “围猎”的老年人,该如何突围?|荔枝时评

2018年02月27日 16:25:40 | 来源:荔枝网

字号变大| 字号变小

  /于立生

  (作者于立生,荔枝新闻特约评论员,资深评论人;本文系荔枝网及旗下“荔枝新闻”手机客户端独家约稿,转载请注明出处。)

  春节前,北京市等多地曝出老年人被骗的消息。在保健品推销、高价售卖纪念币收藏品、“会销”、高息理财等各种骗术的“围猎”下,一些老年人少则损失数千元,多则被骗光一生积蓄,负债累累。多地警方、法院发布了针对老年人的常见诈骗类型和提醒。近年来,多个机构作出的调研报告显示,老年人已成为诈骗的主要受害人群。

  老年人被各种骗术“围猎”的消息,近年来已是屡见不鲜。从老年人这方面而言,随着生理机能衰退,辨识能力下降,加之接触的社会信息少等因素,相对来说更容易上当受骗。而另一方面,骗子的骗术却在日益“完善”,除了以认干亲、打温情牌等种种手段蛊惑老年人外;更关键的一点是:都是打着公司的旗号,以从事经济活动为掩护,在行诈骗或非法集资之类违法犯罪活动之实。

  而众所周知,公安机关的惯例,是不得直接插手经济纠纷的。所以,工商部门的介入查处,就一定要到位,而不能只是蜻蜓点水;对于发现有诈骗或非法集资之类犯罪嫌疑的,得及时进行“行、刑对接”(行政执法与刑事司法相衔接),把案件移交给公安机关经侦部门处理。一些经济案件,不能只是工商部门一罚了之,更要追究刑事责任。只有部门协同,不留空隙,精准打击,才能起到震慑犯罪、以儆效尤的社会效果。

  但除此以外,也要看到,受到传统“孝文化”的影响,一些老年人奉行“天下无不是的父母”的原则,在家庭中长期作为权威存在,对子女和其他家庭成员的意见完全听不进去。这些老年人一旦中了骗局的魔咒,更难劝解。就一位抵押房产花70多万元买纪念币受骗的老人来说,据其子女介绍,老人上当受骗早不是第一次,买保健品受骗的历史可追溯到20年前,子女屡劝不听。老人的姐姐给了她两耳光,可也没打醒,她还是执迷不悟,认为等纪念币升值了拍卖能赚300多万元。对于这样的老年人,做子女的万不可采绥靖态度;得关心、留意其动向,一旦发现有身陷保健品、高息理财之类骗局的端倪,就该放下任何的情面顾虑,直接向公权力部门求助。

  当然,一些被骗老人的初衷,也是想老来散发余热,通过“投资”替子女赚钱。但子女所希望的,其实只是老人能够安享晚年而已。而有些老人自己被骗不说,还欲变卖子女房产还债或“投资”,那就是把整个家庭都往坑里带了,着实令人心痛。

  因此,要提高老年人的防骗“免疫能力”,除了司法机关、街道社区等要加强防骗宣传;同时,还是得培养起老年人的兴趣爱好,让老年人的精力有所附丽。在这方面,子女、社区都得多多关心,有所作为。当老年人把注意力放到养花种草之类兴趣爱好,或练字习画之类文化活动等方面,而不是把注意力放到诸如纪念币、收藏品、投资理财等等上面,并觉得老有所乐、生活充实、精神愉悦时,骗子的可钻之孔也就大大收窄,乃至是无隙可钻了。

  当然,如何破解针对老年人的骗术,是一道极为复杂的社会命题,并不存在三言两语就能解决的方法,而是需要家庭、社会和政府部门通力合作,以最大的努力来保护相对弱势的老人们,让他们得以安度晚年,不至于辛苦了一辈子还晚景凄凉。

欢迎关注荔枝锐评(lizhirp)微信公众号

下载荔枝新闻APP客户端,随时随地看新闻!

我要说两句

layer
快乐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