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位80后手工皮匠的“慢”生活

2018年02月01日 11:01:30 | 来源:引力播

字号变大| 字号变小

  从浏河古镇的大牌坊向南走,约50米左右的时候你会看到一家别具一格的小店,店门口“留何”两个字特别醒目。其实,这是一家手工皮具店。或许你潜意识里会认为店老板应该是一位围着黑黑的围裙、戴着老花镜的老人,但这里的店老板却是一位典型的80后。

  年轻副总放弃高薪甘愿做一名手工皮匠

  你在快乐地行走,而我在等你回眸……

  写在小店外墙上的这句话,似乎别有一番韵味。进入小店,首先看到的是一位小伙子,只见他手里拿着一只皮鞋,正在一针一针地往皮鞋上缝线。

  小店并不大,只有十多个平方米,小伙子却将它隔成了两小间,一间是他的工作室,另一间则是他作品的展示室。记者发现,展示室里陈列了百余种他的作品,有皮鞋、皮包、皮夹子,还有各种各样的工艺品,每一样的做工都极其精致。

  店主叫蒋风波,老家在连云港,2000年来到太仓后一直在一家皮鞋企业上班,从基层普通员工一直做到年薪近20万元的副总经理。但他总觉得这并不是他想要的生活,于是他毅然辞职,到广州等地学习考察了一段时间后,在浏河古镇上开出这家手工皮具店。

  蒋风波说,手工皮具艺术作为传统手工艺的一种,一直以来都不太为人所熟知。他制作的各种皮具制品,除了原材料全部是正宗的牛皮外,最主要的是每一件作品中都倾注着他诚挚的感情,体现了他对美、对个性以及对生活的理解。

  做一个小小的皮鹤就要花费6个小时

  俗话说,慢工出细活。这句话用在手工皮匠身上恰如其分。干这个活不仅要手巧心细,还要耐得住寂寞。

  蒋风波介绍,做一件手工皮具制品大致需要打样、裁皮、粘合、划线、打眼、缝合、封边、磨边、整形、上油等多个流程,每一个流程都容不得半点马虎。打眼,每两个线孔之间的距离都要保证相等;缝合,每一步的松紧度都要保持一致,每一个步骤都有具体的要求。

  在作品展示室的一个架子上,挂着很多可爱又不失精巧的小皮鹤。蒋凤波拿出一个放在手上介绍说,别看这样一个小小的皮鹤,从开始到结束至少要花费6个小时。

  或许在别人眼里,这是一项极其枯燥的工作,但蒋风波却十分享受这样的状态。他说:“当你全身心投入到一件你喜欢做的事情时,你就会发现这是多么美妙的一个感受。在我眼里,每一件作品都是有生命的,也都是有情感的,他们都是我的朋友。”

  经营这家独具特色的小店也让蒋风波有了很多追随他的粉丝,一些游客不仅喜欢与他合影,也希望能拜他为师。一次,两位来自上海的姑娘专门来到他的店里,向他学习请教。对于这样的情况,蒋风波也总是毫无保留地教她们。

  每一件手工皮具制品都是独一无二的

  一位正在店里参观的上海游客告诉记者,她每年都要来古镇上游玩几次,每次都要来这里买几件手工皮具制品。“每一件都是手工定制的,不仅沿袭了传统的精致手法,融入了人的情感和个性,而且每一件都是独一无二的。”

  蒋风波介绍,纯牛皮制作的手工皮具会随着时间的推移,呈现出不同的光泽和质感,这就是所谓的光阴滋养。“我喜欢有岁月感的东西,皮具的质感之美,恰恰在于长情的陪伴,年年岁岁里,慢慢去沉淀。”他说,没有质感,便无气质。每一件手工皮具制品,都是能在岁月中不断完善,与拥有它们的主人一同生长。

  如今,随着浏河古镇的知名度越来越大,来古镇游玩的游客也越来越多,这给蒋风波的特色小店带来了好人气。很多游客看到他的小店之后,都会走进去看一看、瞧一瞧,走的时候再买几件手工皮具带回去。

  蒋风波告诉记者,在每日匆忙的现代社会中,几乎每个人都习惯了快节奏的生活方式。而作为一名手工皮匠,如何更好地让传统手工艺融入现代生活,已经不仅仅是自己的一种生活状态,更是自己今后一如既往的生活态度。他早已下定决心,和这个行当分不开了。今后,他还要把小店进一步扩大,做出更多更美的手工皮具制品。(苏报融媒记者 顾志敏 通讯员 薛海荣)

下载荔枝新闻APP客户端,随时随地看新闻!

我要说两句

layer
快乐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