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是如何在家门口一步步富起来?听听淮安这几个村民怎么说

2018年01月22日 15:25:07 | 来源:凤凰网江苏综合

字号变大| 字号变小

  党的十九大报告中首次提出了实施乡村振兴战略,这是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一项重大战略部署,是新时代做好“三农”工作的总抓手。1月17日,“网络媒体新春走基层”采访团来到第二站淮安,走进田间地头,看军田村、越匣村、刘老庄的村民们如何运用自己勤劳的双手,创造新时代的辛福生活。

  90后姑娘“弃武从农”,勤劳致富搭上幸福快车

  在现在的农村,越来越多的年轻人选择了“逃离”,家住棉花庄军田村的金婷婷却放弃了学了十三年的跆拳道,从城市回到农村,弃武从农。2012年,年仅21岁的她在村里承包了100多亩地,成立了“幸福快车”家庭农场,5年来,她在这片土地上大显身手,做出了一番成绩。

  金婷婷(中)与母亲和外婆一起向记者展示自家农产品

  金婷婷的外婆和母亲都是当地出了名的种田能手。 外婆刘桂兰擅长种植辣椒,辣椒制种畅销19省,是“全国‘双学双比’先进女能手”。母亲李建梅擅长种西瓜,每年为农民增收近3000万元,带动250多户村民致富,是“全国三八红旗手”。在种植的道路上,金婷婷虽然受到外婆和母亲的影响,但是这个90后女孩有自己的新思想。

  “幸福快车”家庭农场成立后,奶油草莓、有机黄瓜、水果番茄等40多种深受年轻人喜爱的瓜果瞬间占领了市场。“我采用了饼肥、牛粪等有机肥料,所有的蔬果都经过有机管理,一点不掺假。”金婷婷的农场里不仅蔬果品种齐全,而且还通过了省绿安办“绿色食品”认证,在采摘旺季每天能吸引200多名市民前来。

  村民稽阿姨在家庭农场工作,她的任务就是看管这一个黄瓜大棚

  这个年轻的女孩现在年收入已经超过百万。

  在“互联网+”的大潮下,金婷婷还开启了农村淘宝。现如今“酒香不怕巷子深”已然行不通,好的产品也需要大力宣传。金婷婷希望通过互联网这个平台把家乡优质的农产品销往全国,她的幸福快车才刚刚启程。

  “现在的生活过去不敢想”,77岁老人见证革命老区焕发新姿

  “刘皮古寨,天边海外”八个字,曾经是革命老区——淮安市淮阴区刘老庄村的写照。意思是,刘老庄穷乡僻壤,是一个被忽略的角落。2008年,刘老庄全村人均年收入仅为3000多元,集体经济不光是零,还欠下外债7.8万元,刘老庄是江苏省挂上号的贫困村。

  刘老庄成立多个合作社

  2009年,在村党委的带领下,刘老庄人自掘出路,大力发展集体经济,加速土地流转。十年过去了,如今的刘老庄村已经走出一条“村富带民富”的脱贫之路,还被冠上了全国文明村、全国民主法治示范村、全国创先争优基层党组织等响当当的名号,迎来了崭新的春天。

  宽阔的大道、连片的花木、漂亮的楼房、颇具规模的村办企业,现在的刘老庄丝毫不见过去经济薄弱村的影子。刘老庄村党总支书记朱林介绍,土地流转后,刘老庄摆脱落后的传统农业,发展高效农业。一下子,千亩日光能大棚、千亩果树采摘园、千亩光伏太阳能发电、千亩精品苗木园等有钱赚、有希望的企业拔地而起,成为村民新的希望,农民人均纯收入从3000多元增长到2017年的1.8万元。

  刘老庄的村民们统一搬进了红色家园小区,“村民变市民”

  今年77岁的葛大爷,就是刘老庄村民脱贫致富的一个缩影。2009年以前,葛大爷全家还是过着面朝黄土背朝天的生活,一年的收入全家加一起也就三千多元。自2009年村里组织将土地集中流转出去,农民的收入渠道也变丰富了,除了土地租金,还能拿上班薪金、政府补金、入股股金。两年左右的时间葛大爷一家就摘掉了贫困的帽子,还和其他村民们一起搬进了村里统一盖的楼房——红色家园。现在,葛大爷一家的年收入比没脱贫之前大约翻了15到20倍,日子过得是红红火火。

  从在外打工到返乡创业,村民顾风祥收入翻了几十倍

  在淮安市的最南端,也有这样一个最美乡村。笔直的水泥大道,生动形象的彩绘雕塑,整齐排列的大棚,一直延伸到远处的桃林……这就是淮安市清江浦区和平镇越闸村呈现给世人的美貌。而几年前,村里的路面两边还长着荒树,街道也只有如今的一半宽,完全没有现在的勃勃生机。

  图为古庄牛草莓园

  2013年开始,越闸村以古庄牛生态农业项目为主导,在保存村落原有风貌基础上,以“淮河新洲头,魅力古庄牛”为开发定位,流转了千亩土地,开始打造千亩采摘园、千亩花海、千亩水乡、千亩示范基地、千亩民宿。只2017年一年,就吸引了15万的游客来越闸村体验农家乐观光、采摘、休闲旅游项目。

  游客在收银处为刚摘的草莓称重、付款

  在越闸村开发的同一年,在外打拼多年的顾风祥选择带着一家人返乡创业。顾风祥回村后就和家人办起了“又见炊烟”农家乐,紧挨葡萄园和草莓园。在他的小饭店里,顾凤祥亲自掌勺,选用的食材有地里刚摘出来的蔬菜,圈里自家养的鸡鸭,地道的农家菜吸引了不少游客。营业第二年顾风祥的小菜馆收入就达到了12万多,这几年的年收入每年都会再增加两三万。“2017年的生意比往年的都要好。村里的葡萄采摘园啊都搞起来了,游客也多了不少,粗粗算下来怎么也得赚了十七八万吧。”村里的旅游越办越好,顾风祥对未来的生活充满期待。

  像顾风祥这样的村民还有很多,有的经营着自己的小店,有的就在村里打工,除了经营利润和劳动报酬,大家还有土地流转的租金和分红。村党总支牵头与古庄牛公司签订协议,建立“公司+农户”模式,努力创造租金、薪金和股金“三金”收益。公司2017年实现盈利300多万,纯利润的30%作为村集体和村民的股金进行分红。越闸村的村民们再也不用像父辈那样只靠种田谋生,自己的钱袋子是越来越鼓。

下载荔枝新闻APP客户端,随时随地看新闻!

我要说两句

layer
快乐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