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马青
(作者马青,荔枝新闻特约评论员,南京广播电视集团首席主持人;本文系荔枝网及旗下“荔枝新闻”客户端独家约稿,转载请注明出处。)
近日,网友“一木行”写文投诉雪乡旅游陷阱,刷爆朋友圈。当地有关部门反应迅速,不仅查处了涉事旅馆“赵家大院”,罚款5.9万元,还回应了贴文所反应的几个重点问题。比如,大巴车乘务员向游客推销,假称“散客无法买到景点票”的问题,比如游乐项目是毫无经营权的民设景点,比如60元一包泡面等。
如此雷厉风行、细致入微,不得不为当地管理部门的速度点个赞。不过,除了赵家大院查有实据,被严厉处罚,还列入了黑名单之外,其他事项的调查结果要么是游客误会了,要么是贴文信息不全,所以查不到;要么就是个别现象,不仅赵家大院是个别现象,胁迫式推销的乘务员也属于“个别”。回应还强调,赵家大院的经营者是外来承包的,房主已经因经营者违规,解除了承包合同。
回应的速度固然很快,但却留下了些许疑惑。游客对泡面可能是误会,但是,高价菜以及高价屋却不是一个两个网友的槽点,这里的核心问题并不是高价——如果是明码实价,哪怕火炕屋价比五星级酒店,只要游客愿意住,那就算不得价格欺诈。但是,分明有游客留言说,他们去的餐馆备有两份菜单,一份是当地人看的,一份是外地人看的。还有游客说,去之前以便宜的价格定的火炕,到了之后却被要求提价,不住?冰天雪地,能上哪儿去?
而乘务员胁迫式推销,也不是一两个网友的反映,难道他们都碰巧遇到的是同一“个别”乘务员?至于无证景点,也有网友吐槽说,在一个与房子齐平的小坡上拍照,就要收费100元,这种情况是网友乱编的吗?
还有一个疑问,回应中特别强调违规经营的是承包人,还说,房主已解除合同。那么,被列入黑名单的是谁?如果是经营者,是不是房主只要换一个承包人,换成“李家大院”,就可以继续做生意?而那个经营者,下次承包的时候,换成他人的名字签合同,是不是也就可以继续经营?这个黑名单的约束力体现在哪里?
不能苛求投诉的网友必须每一个细节都真实无误,因为一般消费者没有能力调查辨别,但我们必须要求当地监管部门的调查扎实,结论可信。回应有速度固然值得点赞,但调查太匆忙的话,网友们心中的疑惑是无法消除的,也无法为监管提供更准确的凭据。
匆忙,很可能是因为舆论需要。从当地工作人员迅速找到投诉者,一半儿道歉一半儿诉苦的微信中可见一斑。投诉者明确请工作人员不要再私下联系,可工作人员依然大段大段地发来信息,讲自己上有老下有小,讲自己工资微薄,讲当地人做旅游不容易,讲这篇网贴会陷雪乡于“万劫不复”。投诉人不得不发问,想让他们怎样?
观者也不得不好奇,道歉的目的是换取谅解,还是为了删帖?影响雪乡形象的,究竟是当地的旅游乱象,还是一篇投诉?是想用品质服务吸引游客去雪乡旅游,还是打苦情牌让游客去扶贫?
没错,雪乡有得天独厚的冰雪风景,而自从北京申办冬奥会成功,也让冰雪旅游迎来了旺季,一份关于冰雪旅游的报告预计,在2021年至2022年冰雪季,中国冰雪旅游人数将达3.4亿人次。但旅游讲的是服务,监管讲的是规则,市场讲的是信誉,冰雪资源并非雪乡独有,旅游资源更不是。雪乡旅游热是近几年的事,当地人可能还来不及学习怎么做好旅游服务,就已经被“快钱”冲昏了头脑。但要知道,游客可以因为一档综艺节目蜂拥而至,也会因为恶劣的口碑用脚投票。见识过了童叟无欺、秩序井然的旅游市场,见识过了热情周到、宾至如归的旅游服务,游客们不是非雪乡不可。监管部门的态度,从某种程度上,决定了当地经营者的态度。管理者对旅游市场的见识,从某种程度上,决定了当地旅游发展的高度。
管理者不反思是什么导致了旅游生态中的急攻近利、竭泽而渔,却倒果为因,把舆论看成是症结所在,甚至在最开始接受媒体采访时,说因为网贴有部分信息不实,所以考虑走法律途径,那么,“火炕”变火坑,恐怕就不会是雪乡旅游的“个案”。
欢迎关注荔枝锐评(lizhirp)微信公众号:
我要说两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