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京大屠杀遇难同胞纪念馆馆标设计者何方:馆标是面向世界的和平表达

2017年12月14日 11:46:41 | 来源:荔枝网

字号变大| 字号变小

     荔枝新闻讯(记者/周诗婕 摄像/夏天)折断的军刀、《家破人亡》的雕塑、沉重的哭墙,侵华日军南京大屠杀遇难同胞纪念馆是一段历史的有形祭奠,记录着曾经伤痛的血泪。在南京大屠杀死难者80周年祭来临之际,侵华日军南京大屠杀遇难同胞纪念馆再添标识。12月14日,侵华日军南京大屠杀遇难同胞纪念馆馆标发布。这一特殊的标识有何寓意?如何在方寸间传递铭记历史和展望和平的希冀?馆标设计者何方接受了荔枝新闻和我苏客户端记者的专访。


  戳视频 看专访

  馆标解读:城墙与鼎的双重匠心

 

  戳视频 看馆标阐释

  馆标整体造型似鼎,双耳三足;鼎身呈斑驳纹路,细看又是城墙的比例和脉络,组合起来形似城垛。谈及馆标寓意,何方阐释道,“馆标的设计主要有两重寓意,一层是历史意义,标志是古代南京城墙的造型,由城垛和长方形的城砖构成,城砖源自一块1:4比例的城砖,斑驳破损的伤痕记录了国破家亡的时刻,表达了南京的历史记忆;一层是当下意义,标志又是鼎的造型,双耳三足。鼎是中国传统文化的礼器和用于祭祀的重器。鼎承载牺牲,肃穆庄严,表达了国家公祭的意义和价值”。

  谈及城墙与鼎的灵感来源,何方坦言,“此次设计一共花时2个月,做了大量的准备工作,包括国内外和平纪念馆馆标的搜集以及历史事实和文献资料的调研,最终找到了历史和现实的对应元素”。

  面向世界:以国之名的正义呼号

  南京大屠杀与波兰奥斯维辛集中营惨案、日本广岛原子弹爆炸并称为二战史上人类“三大惨案”。侵华日军南京大屠杀纪念馆作为致力于向世界传播南京大屠杀史实真相的场馆,在世界范围内承载着记录历史和呼吁和平的意义。因此,馆标的设计也是一次以国之名的正义呼号。何方表示,“馆标中鼎的元素,正是中国符号的运用。鼎在中国传统中是国家重器、国家政权的象征,也是祭祀时重要的祭器和礼器。在中国古代历史中逢有重大政治和社会事件,都有铸鼎记事的传统。因此,使用鼎这一符号,某种程度上也让馆标承载着传播中国文化的功能”。

  80年前的殇痛之城,30万遇难同胞的血泪凋萎,这段沉重的历史无疑是血腥而晦暗的。然而馆标的设计摒弃了情绪化的表达,秉持了最大程度的客观。何方解释道,“馆标更多承载了面向未来的表达,所以对它的定位,我们也做了很多调整。馆标本身非常方正,传递了坚决的态度和力量,也是我们代表正义、向往和平的铿锵表达”。

  传播真相:每个人的使命担当

  侵华日军南京大屠杀遇难同胞纪念馆设计者齐康曾在接受采访时表示,“设计的一大作用是警醒”。这一理由也是何方参与设计馆标的本心。何方自陈道,“我觉得在这个城市的公民多少都会有一些责任感,想要呼吁和平,想要把更多的故事说给别人听”。

  为此,在馆标设计之外,何方团队还做了一系列配套的纪念品。每一件作品里都蕴含着思考和故事。

  何方团队设计作品

  一束由折断的军刀和鸽子组成的放倒在地的花束、一只形似十字架的折翼鸽子、一口形似大鸽子保护小鸽子的警世钟、一朵由鸽子和桃心组成的紫金花、一只形似折断军刀的和平鸽……这些设计里有对遇难同胞的缅怀,有对国际正义人士的感激,更始终如一地包含着对历史的尊重与对和平的祈愿。

  何方团队设计作品

  馆标也被设计成纪念品,采用古铜色,显示出沧桑而厚重的历史感。

  何方解读道,“这些作品都特意选择了具有灰度而富于接受度的颜色。设计团队希望通过这种令人亲近的文创产品,让更多人能够铭记历史、传播真相”。

  何方团队照片

下载荔枝新闻APP客户端,随时随地看新闻!

我要说两句

layer
快乐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