守护“南京记忆” 让历史照亮未来

2017年12月13日 20:04:10 | 来源:江苏广电融媒体新闻中心

字号变大| 字号变小

  80年过去了,南京大屠杀这段人类史上的黑暗一页,不仅镌刻在了纪念碑上,写进了教科书,入选《世界记忆名录》,也唤起全世界每一个善良的人们在对历史真相的追寻中,将和平的火种代代相传。

  来南京参加2017年南京大屠杀死难者国家公祭仪式,是美国职业摄影师克里斯·马吉今年第四次到访这座城市。

  80年前,他的祖父约翰·马吉在沦陷后的南京参与设立安全区,救助了大批中国难民,并冒着生命危险,用16毫米摄影机秘密记录下105分钟侵华日军的暴行,成为留存至今有关南京大屠杀的唯一动态画面。

  80年后,克里斯·马吉携带360度全景摄影机,沿着祖父的脚步,记录今日南京人的生活状态。在他的镜头里,是一座绝地重生、活力四射、充满希望的城市。

  约翰·马吉所拍影像作为《南京大屠杀档案》的重要组成部分,在2015年入选《世界记忆名录》。

  约翰·马吉的孙子、紫金草国际和平纪念章获得者克里斯·马吉:“当年我的祖父通过他拍摄的影片,向全世界展现了南京大屠杀这段历史。这也激励了我,在我的职业生涯做一些有意义的事情。希望通过影像展览和出版书籍,让西方世界更了解这段历史。”

  历史影像和现实场景不断交叠,克里斯·马吉觉得,自己正与祖父展开一场无声的对话,祖父和同伴们在南京大屠杀期间所展现出的人性光辉,是他必须继承的精神遗产。

  在位于南京小粉桥1号的拉贝故居,克里斯·马吉与同样前来寻找先辈记忆的约翰·拉贝的曾外孙克里斯托弗·拉贝相遇,两人的手紧握在了一起。

  两次拜访祖父镜头里的南京大屠杀幸存者夏淑琴,他记录下这位中国老人如何强忍伤痛,勇敢把真相告诉全世界的经历。

  克里斯·马吉:“夏淑琴连接了八十年前的历史,她连接着我和我的祖父。这是人性之光的继续,一个女人,她的家庭因为侵华日军毁于一旦,但她却重新建立自己的新家,重新热爱她的生活。”

  南京大屠杀幸存者夏淑琴:“我还想等待日本能承认南京大屠杀,也包括我家遇害的七口人。”

  如今,像夏淑琴这样登记在册的南京大屠杀幸存者不仅是那段黑暗历史的见证者,也成为破碎山河与家庭走出阴霾、重获新生的缩影。在承载着伤痛记忆,又振奋崛起的南京,他们用不屈的精神与时代对话。

  南京大屠杀幸存者陈德寿:“这照片也是8个人,5岁的时候,我一家八口人。这场战争,我家全部都散了。我们现在的一家又组织起一个新的家庭了。一家还是八口人。”

  南京大屠杀幸存者赵振华:“当时天天都能听到这种惨叫声,心里受了一些创伤。过去苦难的日子过来了,美好生活还等着我。现在见了第四代了,我还想看着重孙长大呢!”

  在和平的阳光雨露下,传递家族记忆、民族记忆、人类记忆的代际对话,一直都在延续。

  夏淑琴的外孙女、紫金草志愿服务队成员夏媛:“外婆年纪大了,我希望能接替她,继续向世人讲述我们家族当年的遭遇,向世界讲述南京大屠杀真相。”

  今天的南京,一座现代化国际和平城市,正用历史与现实的对话,唤起每一个善良的人们对和平的向往和坚守。今天的中国,正用崭新的姿态迈入新时代,牢记历史、坚守和平、共享繁荣,共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中国倡议,正在国际社会获得越来越广泛的认同与支持。

  美国乔治·华盛顿大学历史系教授杨大庆:“如何尽可能准确地把过去传递给和过去没有直接联系的这一代,铭记这一事件,并最终防止战争以及战争时暴力事件的再次发生,如何从历史中真正汲取教训,是我们需要思考的一个非常非常重要的问题。”

  美国康涅狄格大学历史系教授亚历克西斯·杜登:“记忆的作用需要与历史的作用相平衡,因为如果你能够以一个开放的态度,了解那些关于祖先所作所为的令人不悦的事实,那么可以说你个人,特别是作为人类就前进了。”

  加拿大安大略省省议员、在安大略省设立南京大屠杀遇难者纪念日动议提出者黄素梅:“我们需要有一天来纪念这一历史悲剧。我们需要坚强起来,去谈论它。我们应当努力争取和平,我们也要敢于去捍卫真相。”

  海外抗日战争纪念馆创始人名誉馆长方李邦琴:“就是因为中国经过了这一段苦难的历史,所以我们现在中国的崛起,叫做和平崛起。所以我们要建设一个习主席提出来的人类命运共同体。”(江苏广电融媒体新闻中心记者/陆啸 李栋 曹朔 王琎)

(本条新闻归江苏省广播电视总台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下载荔枝新闻APP客户端,随时随地看新闻!

我要说两句

layer
快乐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