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思践悟十九大·新时代有话说】公祭日与南京大屠杀的世界记忆属性日益彰显

2017年12月11日 12:58:06 | 来源:荔枝网

字号变大| 字号变小

  /严海建

  在第四个南京大屠杀死难者国家公祭日到来之际,南京大屠杀最年长的幸存者管光镜老人与世长辞,享年100岁。消息传来,令人哀痛,但这也再次提醒我们,死亡从来不是终点,遗忘才是。正如联合国秘书长潘基文在国际大屠杀纪念日的致辞中提到:大屠杀的幸存者所传递的精神、启示和教训必须保存下去。

  南京大屠杀的历史记忆,既是中国受难记忆的代表性载体,也是世界苦难记忆的一部分。

  在国家公祭日设立之前,南京市每年都会在1213日这天响起警报,作为一座城市创伤记忆表达的方式。2014年“南京大屠杀死难者国家公祭日”的设立,则标志着南京大屠杀由个体记忆、家庭记忆、城市记忆提升至国家记忆的重要转变。南京大屠杀已经不仅仅是南京这座城市的创伤记忆,而是中华民族苦难记忆的重要象征。国家公祭日设立之后,其世界记忆的属性也日益彰显。

  201510月,世界记忆工程国际咨询委员会宣布批准中国申报的南京大屠杀档案入选世界记忆遗产。20179月,国际和平城市协会宣布,南京成为第169个国际和平城市,也是中国现有的唯一一个国际和平城市。这一系列的国际认可表明,南京大屠杀世界记忆的属性正在成为全球共识。

  今年10月,曾经留下南京大屠杀唯一动态影像的约翰·马吉的孙子克里斯·马吉来到南京,寻访他祖父的足迹。克里斯·马吉是在祖父去世后出生的,但是,南京大屠杀那段历史却一直是马吉的家族记忆,从年幼时起,他就对这段历史十分了解。“当年祖父非常勇敢,他对南京平民的爱促使他作出了那些义举。我非常自豪,这是我们整个家族的荣耀。”克里斯·马吉在接受紫金草和平勋章时这样说。

  这让我们想起,习近平主席在首个国家公祭日的讲话:“令人感动的是,在南京大屠杀那些腥风血雨的日子里,我们的同胞守望相助、相互支持,众多国际友人也冒着风险,以各种方式保护南京民众,并记录下日本侵略者的残暴行径。他们中有德国的约翰·拉贝、丹麦的贝恩哈尔·辛德贝格、美国的约翰·马吉等人。对他们的人道精神和无畏义举,中国人民永远不会忘记。”这提示我们,南京大屠杀这一人类历史上罕见的黑暗时刻并非全然漆黑一片,那些冒着风险坚守南京的西方在宁人士,与中国人民并肩携手,共同经历着人类历史上那可怕的一页。从那时起,南京大屠杀暴行就是中国人民和西方人民共同承受的苦难,同样也是中国人民和西方人民共有的创伤记忆。

  在当年约翰·马吉拍摄的珍贵影像中,记录了南京大屠杀幸存者夏淑琴家发生的惨案。克里斯·马吉特意去夏淑琴家中看望了她。这次会面让他的心情久久不能平复:“谢谢这些幸存者们愿意克服心灵创伤带来的苦痛,把自己的经历说出来,让这段历史昭然于众,让更多人了解南京大屠杀。幸存者们比我的祖父更勇敢!”

  克里斯·马吉的寻访之旅是一场跨越国界、穿越时空的对话,也是一种共有记忆的唤醒,更标志着这种记忆已经由亲历者转向代际之间的传承,成为人类共同体的记忆。

  传承记忆是为了倡导和平。习近平主席强调:“自古以来,和平就是人类最持久的夙愿。和平像阳光一样温暖、像雨露一样滋润。有了阳光雨露,万物才能茁壮成长。有了和平稳定,人类才能更好实现自己的梦想。”和平是人类共同的追求,这是南京大屠杀记忆作为人类共同记忆背后的价值依归。对战争记忆的回避或歪曲,将会阻碍民族和解与国际和平的进程。

  习近平主席曾在多个场合阐述过人类命运共同体的思想,并在十九大报告中进一步明确,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致力于建立一个持久和平、普遍安全、共同繁荣、开放包容、清洁美丽的世界。而维系人类共同体的基础,是共同的历史记忆及其背后的基本价值。这是今天我们纪念南京大屠杀死难者的意义所在,也公祭日越来越成为人类共同记忆的意义所在。

  (作者严海建,历史学博士,南京师范大学抗日战争研究中心副教授,主要从事侵华日军南京大屠杀、战争与社会记忆、日本乙丙级战犯审判研究;本文系作者为荔枝网及旗下“荔枝新闻”手机客户端独家供稿,转载请注明出处。)

下载荔枝新闻APP客户端,随时随地看新闻!

我要说两句

layer
快乐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