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导手记:石秀英——迟来的“团聚”,母爱的力量

2017年12月11日 06:55:48 | 来源:我苏网

字号变大| 字号变小

  【编者按】南京大屠杀是中华民族的一页痛史。侵华日军在南京短短数周内屠杀中国士兵和平民达30万之众。如今,80年过去了,登记在册的幸存者已不足百人。

  江苏广播电视总台纪录片创作中心重磅策划五集纪录片《幸存者——见证南京1937》(第二辑),“我苏”客户端、荔枝新闻同步播出,带你走近南京大屠杀幸存者,聆听他们讲述泣血往事,了解他们在和平年代的生活近况。

  通过历史影像和真人叙述,直面历史,观照现实。“我苏”客户端、荔枝新闻独家首发纪录片编导手记。


  编导手记:石秀英——迟来的“团聚”,母爱的力量

  作者:罗辰

  我们常常说母爱的力量是伟大的,那么母爱到底有多强大,谁也没有办法去测量。但是看过石秀英的故事,也许会有一些明白。

  听说石秀英91岁,是这一季幸存者当中除了97岁的孙晋良年纪最大的幸存者。见到石秀英的时候,我一时没敢认,因为石秀英看上去真的不像92岁,可能只有70多岁吧。健康的形象让我们错误的忽略了她已经是一个近百岁的老人。拍摄刚刚完成了一半,石秀英突发疾病,经过医院全力抢救才转危为安。我们的拍摄不得不暂时中止,这也让我感觉到做幸存者这部纪录片的意义何在,我们在为历史留证。

  摄制组在对石秀英进行拍摄

  1937年,石秀英的家庭是一个南京城再普通不过的一个寻常百姓家。家中父母做着简单的工作养活着六个孩子,虽不富裕,但也生活无忧。而战争最大的伤害就是摧毁了千千万万这样的无忧生活。日军进城三天,父亲在去给二女儿送东西的途中被侵华日军抓走。仅仅八天以后,19岁的大儿子出门打水时也被侵华日军抓走。短短两周之内,石秀英的家庭所有的男丁只剩下了一个9岁的弟弟。石秀英的母亲几乎被接踵而至的噩耗击溃,她不相信亲人们已经死了,活要见人死要见尸。她带着孩子们在危机四伏的南京城寻找亲人,也寻找亲人的尸体。在这样的情况下,石秀英的母亲没有失去一个孩子,这些孩子们全部长大成人,而石秀英的母亲却因为心力交瘁,累死在上海。

  石秀英接受采访

  石秀英非常想念她失去的亲人们。在那个年代,石秀英的父亲母亲和大哥都没有照片能留个念想。现在想要再见到亲人们十分的艰难。南京艺术学院的张玉彪教授曾经为南京大屠杀幸存者和他们的遇难亲属画过肖像。这一次,他答应为石秀英的亲人绘制肖像。这不仅能够满足石秀英希望看到亲人的愿望,也可以让片子有了一条清晰的脉络。张玉彪教授在拍摄过程中非常的投入,总是能够和石秀英的经历产生共鸣,这也许就是他多年从事南京大屠杀相关创作的缘故吧。当三幅画完成交给石秀英的时候,张玉彪感叹道“就像是考试终于交卷了”。

  张玉彪为石秀英家人作画

  石秀英父亲的名字在侵华日军南京大屠杀遇难同胞纪念馆的哭墙上。一看到哭墙上父亲的名字,石秀英的眼泪瞬间流了出来,随后的是嚎啕大哭。我们被这突如其来的情况打了一个措手不及,我们顾不上镜头是否规整,总之先把最重要的声音录下来,我们也想知道石秀英在那个情况下会说些什么。她说的是“几十年了,今天把妈带来了!”,我明白了,母亲并没有在哭墙上。八十年过去了,母亲客死上海,父亲大哥在南京大屠杀中罹难。这是八十年之后的一次团聚,这位托起了石秀英一家下一代的英雄母亲终于回到了故乡和家人团聚。

《幸存者——见证南京1937》(第二辑)将于12月13日当天在江苏卫视播出,敬请关注!


  相关链接:【幸存者·见证南京1937】记忆中的亲人,迟来的“全家福”

下载荔枝新闻APP客户端,随时随地看新闻!

我要说两句

layer
快乐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