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
第一次背娘,是十多年前一个秋初的日子。那一年我53岁,娘72岁。
那些日子一直阴雨连绵。每到这个季节,娘的膝关节病便会复发,于是便给娘打去电话。
电话的那端,娘全无了往日的欢欣,声音沉闷而又有些迟疑。
娘说,你要是不忙,就回来带我去医院看看也好……我的心里一阵恐慌。
我立刻放下手头的工作,驱车三百多公里,从济南赶到沂蒙山老家。
父亲去世时,娘才33岁,我最小的妹妹刚刚出生三个月。
为了把我们兄妹五个拉扯长大,尽早还清为父亲治病欠下的债务,娘就像一台机器,不分昼夜地运转着:
白天在生产队干一天的活,半夜又要爬起来,为生产队推磨、做豆腐,这样每天便可以记两个劳动力的工分,而她每天的睡眠,经常只有三四个小时。
02
那时候,我们那里每天的工分价值1毛多钱,娘却经常一天可以挣3毛钱的工分。
村子里的人经常议论我娘的身子骨是“铁打的”。我大伯则慨叹,就算是铁打的身子,也磨去半截了啊!时光磨走了岁月,却磨不走娘的意志力。
那时候,娘说的最多的一句话是,咱不能让人家看不起,不能让人家笑话你们是没有爹的孩子……
为了这个承诺,娘吃的苦、流的汗、经受的委屈和磨难,难以用文字描述。
上世纪六七十年代,家乡的农活有许多靠肩挑人抬:挑土、挑水、挑肥、挑庄稼。身高不到1.6米、体重不到80斤,看似柔弱的娘,却有着一副压不垮的腰板。
风里雨里,泥里水里,娘不知道用坏了多少钩担、扁担、筐与水桶,而娘的腰板却一直挺着。娘说,那时候她一天最多挑过七十多担水,膝关节就是那时候落下的病根。
娘知道自己一旦倒下,会是怎样的后果,娘说不能让没有了爹的孩子再没了娘,没有了娘的孩子才叫可怜……娘咬紧牙关撑起这个家。
03
娘见到我,艰难地从床上坐了起来,手抚在肿得像大馒头的膝盖上,脸上呈现出痛苦又有些歉意的表情。
我在娘的跟前蹲了下来,想背着她上车。娘犹豫了片刻说,“我一百三十多斤呢,你背不动吧?”可是看看院子里的泥和水,娘还是顺从地趴在了我的背上。
在临沂市人民医院,我背着娘楼上楼下看门诊,拍X片,做各种检查,到处是温馨的目光和礼让。
医生说娘的腿并无大碍,开了些消炎和外敷的药,提醒要注意保暖等。
中午,我背着娘走进一家比较气派的酒店。正在这里用餐的人们向我们行注目礼,许多人站起来鼓掌。
一位看上去六十多岁的老人来到我的身边,竖起拇指,说着地道的家乡话:“背着的是老娘吧?俺很长时间没看见背着老娘来饭店吃饭的了,一看就是孝子啊!来,俺给老人家敬一杯酒!”
那个中午,许多素不相识的就餐者来到我们的餐桌,给我和母亲敬酒。饭店的老板也过来敬酒,说很久没有看见今天这样感人的场面了。
平生第一次背娘的我,那一天竟如明星般荣耀……
晚上七点多钟回到省城,立即给娘去电话报平安。电话里却传来娘的哽咽声。
我大惊失色,慌忙说娘你不要紧吧?腿是不是还是疼得厉害?
娘没有回答,抽啜了许久才问我,你的腿、腰没事吧?你也是五十多岁的人了,背了我一天,心疼死我了……
我要说两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