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思践悟十九大·扶贫干部心声】杨剑锋:以帮扶为己任,始终坚持用心用情用力

2017年11月24日 10:08:19 | 来源:荔枝网

字号变大| 字号变小

  【开栏语】自从党的十九大报告提出“坚决打赢脱贫攻坚战”,“确保到2020年我国现行标准下农村贫困人口实现脱贫,贫困县全部摘帽,解决区域性整体贫困,做到脱真贫、真脱贫”的要求后,很多扎根基层、致力脱贫攻坚事业的优秀党员干部便积极行动起来。“扶贫干部心声”系列策划,以一个个生动的人物形象刻画,展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下的扶贫干部时代风采。

  党的十九大提出了乡村振兴战略的决策部署,明确了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的总要求。江苏睢宁李集镇大周村的“第一书记”杨剑锋深深感到,大周村这两年的帮扶实践正顺应了十九大精神,遵循了苏北建设美丽乡村发展规律,切合了大周百姓的物质精神需求。

  不仅如此,报告中关于扶贫的要求也让他深感责任重大。报告提出,要动员全党全国全社会力量,坚持精准扶贫、精准脱贫,坚持中央统筹、省负总责、市县抓落实的工作机制,强化党政一把手负总责的责任制,坚持大扶贫格局,注重扶贫同扶志、扶智相结合。“扶贫、扶志、扶智”,这正是杨剑锋在大周村两年来工作的最好总结。面对未来,杨剑锋坚定地表示,“大周未来的发展,也将以十九大精神为指导和方向,认真制定和执行《大周村十年发展规划》,朝着更高层次满足广大村民的经济获得感、生活幸福感、情感认同感的核心目标努力。”

杨剑锋(右)代表帮扶工作队及村委走访困难群众,并送上慰问金。

  地处苏皖交界的江苏徐州睢宁县李集镇大周村,历史上几经隶属变迁,当地受多种文化影响,形成了较为独特的乡村文化传统。由于发展条件的限制和发展阶段的制约,大周村在经济发展上较为薄弱,精神文明建设问题亟待解决。有鉴于此,2016年初,按照江苏省委扶贫工作部署,省委帮扶工作队进驻睢宁县开展工作,省委驻睢宁县帮扶工作队队员杨剑锋成为了李集镇大周村的“第一书记”。

  就任大周村“第一书记”以来,杨剑锋和扶贫工作队的队员们确立了“以帮扶为己任,始终坚持用心、用情、用力”的工作态度,以为大周村现代化发展求路径、作基础为目标,创新务实地开展帮扶工作

  河滩地的核桃苗打开帮扶“困局”

  入驻大周村后,开发帮扶项目成为当务之急,杨剑锋为找不到突破口愁白了头。一次偶然的机会,杨剑锋得知在大周村南,沿老睢河有一块长约2000米,宽约50米的河滩地。这块地在1998年由县水利局确定为国有土地为鼓励沿河农业开发,给予该地较为优惠的水利政策。但是这么多年来,由于河滩地地力有限,只能勉强种植大豆和饲草,收成更是指望不上,所以河滩地的潜力尚未挖掘。

尚未发展核桃种植项目的河滩地。

  想到帮扶工作队队员张健曾提起他所驻村里的核桃种植情况,杨剑锋脑中灵感闪现,河滩地这么好的土地资源,刚好可以用来发展核桃种植产业。经过沟通、考察、学习经验和投资预算考核等前期准备工作,杨剑锋工作队很快与企业敲定合作方案,项目报告也得到省委帮扶工作队的支持。

杨剑锋(左一)带队考察、学习核桃种植经验。

  但是,核桃项目的实施却遇到了新问题:河滩地土地权属产生争议。虽然河滩地国有土地但是长期以来农村“三荒地”的无序占有使用情况较多。大周村30多户村民正在使用河滩地种植作物,对于核桃项目的实施,他们并不支持。

  为了推动核桃项目的实施,同时妥善处理村民的不满情绪,杨剑锋和村委商议,决定“先明法,再综合利益考量”。2016年,踏着冬雪,杨剑锋和村委成员深入田间,挨家挨户上门针对性地做工作,讲明法律依据,解释核桃项目未来可观收益,调整承包方案,让30多户群众承包经营核桃项目,以重点户带动建档立卡户的合作方式,通过示范带动全村的方式开展核桃种植项目。

  前后历时两个多月,问题终于妥善解决,3月下旬,期盼已久的优质核桃种苗终于运抵大周。杨剑锋请来专业技术人员一家一家地辅导村民学习分苗、统一栽种技术终于在大周村河滩地实现了大规模的核桃种植。如今,核桃地已满是新苗,这块新绿满载着大周村的新希望。

在杨剑锋和村委成员的努力下,2017年3月21日期盼已久的优质核桃种苗终于运抵大周村。

杨剑锋请来专家辅导村民学习核桃分苗、栽种和养护技术。 

如今大周村河滩地已遍植核桃新苗,这块新绿满载着大周村的新希望。

  帮扶成果:经济建设和精神文明建设“双丰收”

  两年来,帮扶工作队在大周村建立了系统化的帮扶体系帮扶成果颇丰,为大周村三年内建设百万元级强村打牢了基础,为大周村在乡村振兴战略进程中探索了一条发展新路;同时创造了大周村独特的文化品牌,提高文化对新农村建设的内核作用,实现经济发展和精神文明建设“双丰收”

  帮扶工作队首先为大周村引进了村级工业企业,建设标准厂房完善了大周村工业配套,健全了大周发展村级工业能力为大周村未来发展村级工业化提供条件和依托

大周村在建标准厂房及光伏发电厂,建成后将提高大周村工业发展能力。

  其次,帮扶工作队积极推动光伏发电项目的开展,采用“2+1”的光伏发展模式,提升了大周对新技术接受能力在投资机制上按帮扶资金和村民小额贷款2:1的比例进行投资,收益先偿还农户贷款在帮助低收入户脱贫的同时,降低村民经济风险

  帮扶工作队在做好大周村经济建设的同时,在村文化建设上也下了一番苦工。乡村文化既能反映村民们的生活方式,同时也是一种精神体现和表达。通过文化帮扶的形式,弘扬中华传统美德,传承优秀乡村文化,丰富广大村民精神生活,增强乡村社会的认同感,突显帮扶的活力和价值,加速社会主义新农村精神文明建设进程。

  为了推动乡村文艺的发展,帮扶工作队和大周村委在村里成立了文化宣传队伍由省委驻睢宁县帮扶队出资,按照自愿、兴趣、业余的要求鼓励村民加入,成立村级文艺宣传队。每年由村委会提供一定经费,争取县级文化部门支持,与县剧团建立长期合作机制,提升宣传队素质和表演水平,繁荣大周乡村文化

  为了发挥村级文化宣传队的作用,大周村从今年开始定期举行村民文娱汇演,由村级文化宣传队牵头,定期举行汇演,让村民们登上舞台;恢复大周村文艺传统,宣传和保护“船轿舞”等农村传统节目以及“落子舞”等睢宁特有的非物质文化遗产。通过文娱表演丰富村民业余文化生活,改变村民生活方式,激发大周村的文化活力。

2017年国庆前夕,大周村文化宣传队牵头举办“庆国庆·迎中秋”村民文娱汇演活动。

  为了配套文化帮扶体系建设,在帮扶工作队的帮助和努力下,大周村修建了村民文化广场广场共分为微湿地、主广场、塘体三个组成部分,突出“家和万事兴”的主题,具有鲜明的建筑特点,反映独特乡村文化,凸现浓厚田园情缘目前村民文化广场已经成为村民休闲的重要场所,傍晚的村民文化广场构成了大周乡村独特靓丽的风景线

建成后的大周村村民文化广场成为了村民休闲活动的重要场所。

傍晚的村民文化广场构成了大周乡村独特靓丽的“风景线”。

    在大周村的扶贫工作,杨剑锋用心、用情、用力,集聚智慧,提升志气,在十九大报告的引领下,带领村民走向光明美好的明天。

  编辑/李森颖)

下载荔枝新闻APP客户端,随时随地看新闻!

我要说两句

layer
快乐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