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恐袭波士顿》:灾难从来不是主角|荔枝娱评

2017年11月19日 09:39:02 | 来源:荔枝网

字号变大| 字号变小

  /耷子

  (“荔枝新闻”特约评论员,影评人,执行制片,江苏省电影电视评论学会理事;本文系作者为荔枝网及旗下“荔枝新闻”客户端独家供稿,转载请注明出处。)

  《恐袭波士顿》很容易让人想起罗伯特·洛威尔说的那句:“灾难就像一把刀,握住刀柄可以为我们服务,拿住刀刃则会割破手。”从17年前震惊全球的911事件至今,美国始终都在反恐斗争和修复治愈中艰难前行,好莱坞影视作品也在悄然发生变化:从当初的直接回避、小心翼翼到之后的考据分析、自揭伤疤;从美式主旋律电影演化到颇具阴谋论气息的美剧,可以看出,美国人终究是试图“握住刀柄”的。因此,当波士顿马拉松爆炸案又一次震裂公众耳膜时,根据真实事件拍摄的《恐袭波士顿》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具直面灾难的勇气。

  一方面,人们已有足够的心理承受力去回顾这场突如其来的灾难,电影得以用最为逼真的纪实片手法,去呈现所有触目惊心的画面;另一方面,针对灾难发生的根源问题,人们已能用更理性和冷静的态度去判断、思考,即便在最悲伤的时刻,也不会慌乱无措。正因如此,影片《恐袭波士顿》变得完全不同于其他的浮夸灾难片,也与娱乐性划清界限——与《全球风暴》之类的奇观片迥异,这部电影不是一部为展现灾难而拍摄的电影。每一个镜头都经过深思熟虑。除了以假乱真的爆炸场面外,美国当局追查凶手的过程,以及整个美国社会被彻底搅动起来的挣扎感和焦虑感,才是影片最大的吸引力所在。

  导演彼得·博格采用了时间轴加字幕的方法来推动故事,但《恐袭波士顿》的压迫感却是在看似不慌不忙的叙事碎片中逐渐蕴蓄起来的,最终汇集成一记重拳。影片从几个波士顿平民的生活画面切入,一个疲惫的警察,一对幸福的恋人,一个带着幼童的父亲,一个拥有美貌妻子的穆斯林男人,他们彼此交织,在波士顿马拉松赛的终点线上被瞬间黏合在了一起。显然,导演是想用灾难前后几组人物的命运反差来突出悲剧感但更重要的是,每一个牵扯其中的受害者,都和跌宕起伏的调查过程产生了密切联系——你会为包括恐怖分子在内的每一个人感到揪心。这看起来是导演刻意强化的戏剧效果,但却是真实的力量使然。

  《恐袭波士顿》将真实场景(监控画面和资料片)与拍摄场景进行精确混编,在视听层面上制造了一种非常特殊的视听效果,更具可看性的是,影片不仅展示了血色弥漫的死亡和被害者的惨剧,还突出了两大势力的疯狂角力——美国当局和恐怖组织展开了激烈周旋,在这个过程中,一方面可以看到911以来美国反恐侦察手段的变化、面对公众舆论的谨慎,以及极具魄力的打击手段;另一方面也可以听到“不同的声音”,例如恐怖分子在劫持亚裔男青年时所说关于911的言论,显现出编剧对当下美国社会焦虑症的深层次思考。

  如同噩梦一般的爆炸事件后,公众力量的凝聚和几组人物的情感细节,逐渐成为影片的另一主角。虽然马克·沃尔伯格扮演的男主角总会不可思议地出现在各个角落,但当影片进入到后半部分时,却渐渐产生了一种“我们都是波士顿人”的精神力量,而不是任由一个神话般的英雄撑起全局。沃尔伯格憔悴的面容、疲惫的身躯,尤其加剧了这种真实。男主角串联起的人物,最终也都呈现出了完整的命运走向,令人印象非常深刻——这里有被截肢的年轻女孩的父亲,也有圣战分子的可悲寡妇,而男主角与妻子之间的相互安慰也让人为之动容。

  撕开灾难伤口的《恐袭波士顿》,毫无争议地在北美获得了盛赞,很大一部分原因,是该片并未来刻意强化灾难,或是习惯性地在伤口上撒盐,而是用极为客观的口吻,讲透了灾难之所以成为灾难、灾难之所以可以成为“刀柄”的内在原因。波士顿不相信哭泣,这是每一个美国人,乃至全世界的观众都可以从这部影片中真正感受到的东西。

欢迎关注荔枝锐评(lizhirp)微信公众号:

下载荔枝新闻APP客户端,随时随地看新闻!

我要说两句

layer
快乐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