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片来源于网络
近日,苏州市立医院本部超声科接到了一个会诊请求,胎儿心脏肿瘤,旁人听了都觉得不可思议,怎么还在妈妈肚子中的胎儿心脏会有肿瘤了呢?
小果(化名)是一个孕妈妈,像所有准妈妈一样期待着宝宝的降临,一日,她轻托着隆起的腹部去做超声检查,静静的躺在B超床上,看着医生拿着检查探头在大肚子划来划去,然后医生告诉她胎儿在心脏那里好像有异常的回声,说要转诊到苏州市立医院本部去再检查检查。当时小果只当是小医院技术不行,然后就来到了市立医院本部。
像往常一样,她很配合医生检查,只见医生突然把检查探头停在了肚子的一个地方,就在那个地方检查来检查去,她感觉不是很好,忙问:“医生,怎么了?我的宝宝是不是有什么问题?”,她表现得很是焦急。医生说:“宝宝的心脏长了个肿瘤”。她当时都吓蒙了,觉得怎么会呢?胎儿心脏也会有肿瘤?可是这么大的事情,医生也不可能跟她开玩笑呀,她一时没缓过神来。说起肿瘤,可能大家往往想到的都是中老年人,尽管现在肿瘤越来越年轻化,可是年轻到胎儿,还真是令人吃惊。
市立医院本部超声中心胎儿心超室潘琦医生介绍,胎儿心脏肿瘤在心脏疾病中极为少见,但胎儿期心脏肿瘤相对常见,其发生率约为1/10000,绝大多数为良性,其中最常见的是横纹肌瘤,约占心脏肿瘤的50%以上,其次是畸胎瘤,纤维瘤等,50%以上的心脏横纹肌瘤伴有结节性硬化,多发者伴有结节性硬化的可能性更高,因此,产前检查发现胎儿心脏肿瘤后应建议孕妇接受优生优育咨询和相关遗传学检查。
值得注意的是,胎儿心脏肿瘤可发生在妊娠的任何时期,一部分肿瘤在中孕晚期甚至晚孕期才出现,因此,一次检查正常并不能排除后期出现心脏肿瘤的可能,任何孕周对胎儿心脏的观察都是必要的;另外,产前超声虽能发现绝大多数心脏肿瘤的存在,但对肿瘤的组织学类型难以区分,仍需依靠病理检查来确定。
胎儿心脏肿瘤的预后与肿瘤类型、肿瘤大小、数目及发生部位有关。肿瘤较小者临床可完全无症状,横纹肌瘤有自发消退的可能;肿瘤较大者、数目较多、影响心脏血流动力学者,可并发急性心力衰竭或心律失常致死。1岁以内手术死亡率为30%。伴有结节性硬化症者,80%以上可出现癫痫发作和脑发育迟缓,这是本病最严重的长期并发症。
超声中心邓学东主任介绍:“小果现在已经孕34周多了,只能够出生后处理。孕28周之前,终止妊娠的硬指标有:无脑儿、脑膨出、开放性脊柱裂、单腔心、致死性软骨发育不良等,这个孩子还达不到。且胎儿心脏肿瘤还不明确是否伴有结节性硬化症,应该生下来治疗。近年来,随着超声技术的飞速发展,整个苏州市的产前超声水平迅速提高,查出了很多的严重畸形,为苏州人民造福了。”
市立医院本部作为产前超声会诊中心,年内系统超声诊断高达3万人次,其中阳性病例达到4千多例。随着环境污染的加剧,食品安全等因素的影响,孕妇和家庭优生优育的意识增强。医生提醒,产前超声筛查尤为重要,不可忽视。
我要说两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