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82年的中老年人”,触痛了谁的敏感神经?|荔枝时评

2017年11月03日 11:35:03 | 来源:荔枝网

字号变大| 字号变小

  /黄帅 

  (作者黄帅,荔枝新闻特约评论员,《中国青年报》评论员,专栏作者;本文系荔枝网及旗下“荔枝新闻”客户端独家约稿,转载请注明出处。)

  近日,一份“凉山业余足球联赛”的文件在朋友圈里刷屏了。这个比赛本身没什么亮点,但它的名字及其说明——“中老年杯”(8人制,19821231日之前出生)引起大量网友吐槽。尽管相关部门已澄清:因为不提倡老年人参加这类激烈的运动,所以将年龄划得小一些。但网友们还在“借题发挥”,纷纷表达自己对年龄的焦虑......

  玩笑也好,吐槽也罢,从传播学上看,受众的态度有时比事件真相还耐人寻味。其实这又是一起“舆论想象超过新闻事实”的事件。受众在乎的不是事件本身的真伪,而是它反映的一种社会心理——年轻人害怕被归为“中年”范畴,害怕过早地衰老。

  但这不只是“时间”“年龄”上的焦虑,也是对生活状态的焦虑。年轻人担心自己事业不能成功,“青年”对他们来说,是一种可以无限奋斗并不被外界指摘的“特殊资本”。当这种年龄上的特权不在了,自己会更加焦虑。

  这种焦虑感投射到舆论场上,就反映为一种群体的情绪,乃至成为流行的社会观念。此前喧闹一时的“保温杯事件”“1992年出生的中年人”“油腻的中年人”等话题,无不折射出年轻人对年龄/身份的敏感态度。如果细致观察,会发现舆论场上对此最敏感的不是真正的中年人,甚至也不是逐渐步入中年的80后,而是85后、90后乃至95后。与其说年轻人十分在意自己的年龄段,不如说他们过早地预见到了早晚要面对的“中年危机”——因为有太多前辈正在遭遇这种状态,他们看在眼里,明白在心里。

  随着中国社会经济的稳定发展和社会阶层流动速度放缓,相比60后、70后等群体,一些年轻人比前辈更缺乏对未来的想象力,乃至自觉被“丧文化”“自嘲风”“焦虑文化”所裹挟。或许,在他们眼中,既然自己无力成为主宰社会未来的主体,干脆就做一个“旁观者”好了。而用自嘲来缓解心理焦虑,就成为他们自我防御的常用手段。

  当然,我们对此也不必太过忧心忡忡,也要尊重年轻人的“快感表达”和“精神自嘲”的方式。毕竟,“一代人有一代人的文化理念”。从历史上看,正是因为社会上曾弥散着退守自保、不求改变的中年文化,中国现代文化先驱们才会极力呼吁“青春中国”的构建,要摒弃对中年庸常文化生态的迷恋,让反抗权威、解构意义和独立思考的青年文化成为主流,青年身份及其价值系统也由此确立。

  今天,我们既要尊重青年人的身份焦虑和自嘲文化,也不能放弃激发他们身上正能量的思想火种,这既需要社会各界对青年文化的关注和深思,也需要年轻人的“自我反思”。当未来出现类似“1982年的中老年人”的话题时,期待青年网民群体除了“吐槽自黑”之外,还能表达出更多的的理性和洞见。

欢迎关注荔枝锐评(lizhirp)微信公众号:

下载荔枝新闻APP客户端,随时随地看新闻!

我要说两句

layer
快乐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