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0后”对对碰】“地雷战”战士孙纯秀的世界:当地雷阵上,长出玉米|记者手记

2017年10月17日 17:08:35 | 来源:荔枝网

字号变大| 字号变小

 

 (荔枝新闻专稿 记者/杨艺 摄像/夏天 设计/吴倩

       
采访坐标:山东海阳

  大片的田野在窗外疾驰而过,经过六小时的火车、外加两小时的汽车,我终将与他见面。从行村镇口到西小滩村,又二十分钟的路程,路面崎岖难走不远处,玉米秆在这个秋天金黄耀眼,像是坚固的城墙。

  远远地,我看见老兵孙纯秀立定在村口,宛如玉米地中的一枝。已经发白的蓝色的粗布衣,与天相映;他的肤色黑得均匀,有皱纹,和脚下的土地保持一致。

  就这样,我进入城墙之中。这里藏着,与城市高楼无关的,仅剩的珍贵故事:92年前,孙纯秀出生在西小滩村的泥地上。80年前,他用脚弓摸清了村庄每一寸田野的走向;70年前,他成为小小的共军战士,在抗日战争中,他用地雷和小刀战胜数不尽的敌人、说不清的名字。

  如今,接近一个世纪过去,孙纯秀那些不能安睡的夜晚变得越来越短,那些没有爆开的地雷已悄悄为谁挖去。孙纯秀身上的弹痕渐渐痊愈。仇恨来过西小滩村,随后静静离开。

  但孙纯秀还有心火,装在昨日的枪膛里。

   17岁,“孤胆地雷兵”

  见面后,孙纯秀向我笑了笑。老人把我请进平房,握手、倒水,催我坐下。谦恭地让我有些意外。推托良久,他才落座。

  我催促同行的实习记者米军问问题。米军生于1994年,他是刚去电视台实习4天,显得有些手足无措。穿过80年年龄的沟壑,老人在一旁看着我们笑,先开了话匣子。

  “我14岁,就参加了儿童团……”因为耳朵不好,孙纯秀说话大声。随着声音的抬高,他的手止住颤抖,指向窗外。这里是地处海莱交界,三面平原,南与黄海相望的西小滩村——当年距行村日伪据点只有5华里的地方。

  这里,曾是日寇下乡扫荡、抢粮的必经之地。1940年,穿过怎样的一片火雾,这个年轻的“小大人”,参加了儿童团。背着父母。

  1943年后,孙纯秀加入村里的民兵组织。他的“地雷战”生涯,开始了。“那时,日寇常强迫老百姓给他们修桥。我们观察鬼子监工白天站的位置,晚上偷偷埋上地雷,往往一炸一个准。”老人声音逐渐亢奋,屋子里隐没了窃窃私语。

  革命的残酷就在于一次次的你来我往。鬼子很快学聪明了,地雷扫描器能够轻易地检测出地雷,继续暴虐。孙纯秀们截住这么一支扫描器,研究出了埋地雷的新方法:在地雷上面铺上石子,石子上放上粪桶作为掩盖。

  因为身材小,手脚灵活,孙纯秀被组织上安排开始“单兵作战”——在夜晚,上鬼子碉堡周围埋雷。“当时都是一个人潜伏进碉堡周围的草丛,然后埋地雷,一次都没失手过。”还有阻断敌人的通讯设备——剪电线,剪一段那些个日本兵总能轻易修复,最后就把那些电线剪成一节一节的……

  “那个时候就是想尽一切办法完成任务……”下雨天,害怕地雷引爆线受潮,无法点燃,就用蜡油滴在火线上,包裹在外面,形成保护,把地雷埋在桥下,鬼子一过桥,就被炸飞; 不得已,在地雷战猛烈地攻势下,日寇只能绕开田野蹚水,或者依靠简易“栈道”。

  1944年冬,西小滩村的日寇被短暂赶走了。在天亮后,人们可以走上田野,照常种地了。一个月内,孙纯秀和战友实施地雷战14次。

  他记得,那一年自己17岁。

     “这是我最光荣的事情”

  1945年日本投降后,西小滩村被授予了“爆炸模范村”的荣誉称号,一批民兵也被得以表彰。在孙老心里,走过战争年代的每个人都有各自故事,“自己的也没什么大不了。”实际上,1945年,孙纯秀选择加入人民解放军,先后经历了攻打莱阳、烟台、平度、谷庄、莱西、即墨,以及淮海战役、孟良崮战役、渡江战役、解放福建等战斗近百场,几乎没有错过任何一个历史的重要时刻。

  所有的壮阔最终都会归于平淡。1952年,孙纯秀退伍,他选择回到原点:西小滩村。半个世纪以来,他保持早晨五点钟起床。在村里散步一圈之后,开始干农活。日子平静有序。

  在孙老的腿上,如今还留着一处枪伤的痕迹,那是他在往前线运送炸药时,被飞来的流弹打伤的。不过,这伤疤很少有人知道——在儿子孙们眼中,父亲从来没“闲下来”过:下地种菜、喂鸡、翻玉米,腿脚利索,没什么能难倒他。

  2015年参加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70周年阅兵,孙纯秀受邀前往北京。在此之前,村里几乎没什么人知道这位“大英雄”的存在。

  在西小滩村,如果硬要询问老人对现代生活的看法,大概是一件很难的事情。但当问到“对于我们这代90后有何印象之时”,像每一位从艰难时代走来的老人一样,他认真地说,现在的年轻人缺乏能吃苦的精神,不知道什么是艰苦。

  在这间不大的屋子里,有一个特殊的小箱子,孙老把自己一生的荣誉都小心翼翼地珍藏在箱子里。战争授予的多枚勋章、党徽、参加抗争胜利活动的纪念证书、还有一本黄旧却扎眼的小本子——入党志愿书。孙老拿着这本当年仍是手写的入党志愿书,说:“这个是我们最光荣的事情,加入党后就一切跟党走。”

  战争留下的东西

  如今孙老最大的爱好是看战争片。“当年的场景还是激动人心,现在国家强大了,就没有人敢欺负我们了。下面就要靠年轻人了!”

  到了中午,我发现了个有趣的细节:在吃饭上,92岁的孙老,速度不输年轻人。为什么?“打仗时吃饭要快。吃到一半随时可能下道命令,立马出发。如果没吃完,就没劲打仗了。”“吃什么?”“菜汤泡饭。”

  相比于伤痕,战争最执着的痕迹,是那些伴随一生的习惯。

  在孙纯秀眼中,没有什么苦是不能吃的。相同的,也没有什么非变不可。看着老人家已经发白的粗布衣裳,我问他,“有没有想过去城里生活,过好日子?”老人愣住了,过了两秒说,“现在就很好啊,我又不识字,如果到城里去,我可什么都不会呢!”孙纯秀的笑声是一下一下的,好像是弹壳重重落在泥土里。 

  而当年,孙老回乡务农的想法很简单,“不给国家添麻烦,我们做好自己本分的事情就行。”

  201781日,作为山东省唯一一位老民兵英雄、抗战支前模范代表,孙纯秀老人受邀参加了庆祝建军90周年纪念活动。“我感觉自己没有做什么事情,党却对我这么好,授予了我这么多荣誉。”孙老反复说。

  临了,孙老走出屋子,给我们展示了当年在部队时耍的“刺枪”把式。有板有眼,一根木棍甩在空中,有猎猎风声。我送了孙老事先准备好的皮手套,我说,希望您好好保护好这双“建设祖国的手”。

  但话出口,我又后悔。我想到,他最重要的身份,应该是一位值得尊重的普通老人。老人,过去已去,您已没有敌人。

  孙老握着我的手,送我到村口,直到我第三次请他留步。我没有立马回车上,而是啃着孙老刚刚从地里摘的黄瓜,和米军在村口盘亘,直到找到了孙老口中的那座桥。

  “威青线西小滩桥”,我看见一小块桥碑上,工整地写道。


 

  我们站在桥上眺望。当年“孙纯秀们”缩起身子、埋下地雷的地方,漫山遍野,长着笔直的玉米。


(90后记者杨艺谈采访感想)

      戳看顶部视频见证更多感动瞬间。荔枝新闻将继续追踪报道,两代党员的故事,未完待续……

下载荔枝新闻APP客户端,随时随地看新闻!

我要说两句

layer
快乐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