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了迎接党的十九大胜利召开,展示5年来江苏各地发展变化和百姓故事,江苏广电融媒体新闻中心推出13集大型全媒体系列节目《遇见最美的江苏》,全新视角,别样解读,讲述身边故事,发现美好生活。
智慧之城·无锡
长江之南,太湖之畔,无锡如明珠般镶嵌在长三角中心。古老运河穿城而过,撩开了晨雾。绿树掩映间,一幅全新画卷徐徐展开。
江苏台记者郑伟:乍一看,这跟我们平时的农贸市场并没有太大区别,但对当地居民来说,这里可是他们心目中的"网红菜场",到底有什么特别之处呢?
扫二维码还可以查到菜的产地来源,怎么样,是不是很神奇?
无锡朝阳农贸市场经理华艳:你买的毛白菜,是在我们农贸市场哪个摊位买的,然后它今天一共进了多少货,然后通过我们这个批次号呢又能找到我们经营户在哪个批发市场买的,这个菜产地又在哪里。
移动支付、诚信计量、安全溯源、数据合一,2017年9月,这里开始使用"四合一"智能秤,也意味着无锡的传统农贸市场正式步入"物联网时代"。自2009年无锡获准建设国家传感网创新示范区以来,物联网这个概念,已经转变为普通百姓的生活日常。
坐在无锡的公交车上,似乎与其他城市的似乎并没有什么不同。但仔细看,我们能发现在车的挡风玻璃镜上有一个特别的装置。当公交车行驶到信号灯前,信号灯下的电子屏幕会出现我们这辆车的车牌号,随后红绿灯会自动调整时间,让我们的公交车优先通行。
无锡市公共交通股份有限公司司机龚枫芳:公交车优先,真的我们很方便的。一个来回,节省五六分钟吧,可以让我们多休息五六分钟时间。
可别小看了这五六分钟,累加起来,一位公交司机每年可以多休息120小时,相当于15个工作日。带来这一改变的装置,叫做汽车电子标识,也就是汽车的"电子身份证"。2016年,无锡启动全国首批汽车电子标识安装,公交车、出租车、货车以及部分私家车都佩戴上了这样的"身份证"。通过它,不仅方便了公共交通,像货车监管这类传统难题,也迎刃而解。
无锡市公安局交警支队民警张警官:以前我们对闯禁区的做法往往是一个民警在一个路口,相当于"守株待兔"了。有了电子围栏以后,货车只要出这个区域,不应该它走的区域,就会被抓拍。
电子汽车标识解决了汽车的身份问题,为车联网的安全性提供了保障。对于未来的私家车主来说,车车相联,车路相联将不再遥远。
公安部交通管理科学研究所党委书记孙正良:无锡作为国家物联网的基地,它这么多年来积累了大量的企业和技术人才。所以说,我们依托于这些企业和技术人才,能够帮我们共同把汽车电子标识产品化做出来。 从市民生活到城市管理,从全国唯一的国家传感网创新示范区,到全国首个物联网全域覆盖的地级市,近5年来,无锡全面开启"感知中国"建设,坚持创新,强化应用,已经从全球物联网产业的"启航之城"升级为"领跑之城"。万物互联,在无锡成为现实。与此同时,一场超越互联网经济的产业变革也正在上演。
2007年进入风机制造领域,远景能源用10年时间,成为中国前三大风机供应商之一,在全球率先提出了智能风机概念,并拥有全球最大能源物联网平台。而这里,就是智慧能源背后的超级大脑。
能源物联网平台EnOS高级产品经理姜洺向记者演示,左边这个呢,你看,就是我们现在接入的管理的一个美国大西洋电力的一个风场。我们不仅是可以实时的看到它的数据,我们还可以控制,还可以让它停,让它启动发电。一般来说我们这个智慧风场解决方案可以提升到10%到20%的发电量。相当于说一个普通的5000瓦的一个风场,每天提升的发电量相当于一个家庭5年的用电量。 这个智慧平台,还能帮助其他企业,监测管理其他类型的能源和资产。
从传统工业经济转向平台经济;从对机器的控制转向对信息的感知、计算和应用;从追求产品价值转向追求数据价值,可以说,无锡传统产业正借助物联网、互联网转型升级。自2015年,无锡提出"产业强市"主导战略以来,越来越多企业在产业链、价值链的高端参与竞争,智能制造成为产业主攻方向。2016年,无锡13家企业入围中国企业500强,22家企业入围中国制造业企业500强。江阴县域经济连续14年位居全国第一。无锡人,用科技与创新,在中国版图上打造出一个醒目的经济坐标。不过,无锡人的智慧不仅仅体现在这金山银山,更在绿水青山。
在如今的无锡,如果你经过一条河道,在河边往往会看到这样一个牌子,上面公示着河道名称、级别、河长姓名、职责以及举报电话等,这就是"河长制管理公示牌"。2007年,无锡在全国首先推出了"河长制",也就是说每条河都有一个家长。
这条河叫顾家渎,过去,曾有人把建筑垃圾倒进了河道,还有人沿河搞起了种植、养殖。2014年,钮建春就任河长,开始着手治理工作。
钮建春告诉记者,一个是资金问题。还有一个是意识,比如说,以前本来都是老百姓种植的一些橘树啊一些作物,那么在清理过程当中,我们也花了很多时间和精力。
为了说服村民移走果树,钮建春挨家挨户走访,磨破了嘴皮。为了筹集资金,他和社区制定了三年行动规划,用时间换空间,争取资金,综合整治。如今,顾家渎恢复了旧日容颜,升级成为景观带。 生态环境,也是生产力。很快,就有投资商找上门来,要在这里建设精品酒店和生态公园,一期项目就快开张了。
无锡市滨湖区马山街道西村社区党支部书记钮建春:记忆中的我们这个河水,小时候的河水清澈无比,通过治理以后,现在又回到了我们的从前。那么我们今后还是要继续地努力,把我们这个青山绿水保持下去,让子孙后代跟我们一起去享受。管好每一湾河水,这个概念在河长制诞生地无锡,早已深入人心。截至2016年,当地重点水功能区水质达标率提升到67%,比2012年提升23.4个百分点,太湖水,依然还是像歌里唱的那样美。
江苏台记者郑伟:黄包车、粮油铺、照相馆,走在这样一条街上,好像穿越回了民国。我现在所在的地方是无锡国家数字电影产业园的影棚,在这里制作了许多大家耳熟能详的影视剧作品,包括《魔兽》、《西游记·女儿国》、《长城》等等。可是您知道吗,5年前,这里还是无锡最大的轧钢厂——雪浪初轧厂的生产车间。
为了配合生态治理,雪浪初轧厂应要求外迁,2012年,中国唯一的国家级数字电影产业园在这里挂牌开张。当时,国内许多影视基地经营状况并不景气。很多人担心,这会不会是一桩赔本买卖?可是,无锡人深知,不伤筋动骨,难脱胎换骨。而事实上,不到5年,这里,就实现了从轧钢厂到梦工厂的华丽转身。
无锡数字电影产业有限公司副总经理吕建平:两年时间就达到了原来钢铁厂运营情况的最好的水平,相关的利税产值都超过了前面的30年初轧厂运营的最好年份。
如今,无锡国家数字电影产业园已经成为一张时尚名片,每年接待游客超过60万人次。无锡,用内敛实干又富于想象的独有智慧,向科技之城、文化之城、生态文明之城转型。
无锡阳山人周静玉,祖辈都是桃农。2012年大学毕业后,学习计算机专业的她,选择回到家乡,成为小镇里新的田园人。
周静玉:像这边所有的手作基本上都是我们自己研发的。因为桃子它季节比较短,春天我们可以看桃花,然后夏天我们就吃桃子,然后我们就是希望能够把这个桃文化,让客户在不同季节来到我们这个地方,能够像一个伴手礼的产品带回去。给我们提供了就业机会,然后我们的父母也能继续地耕种,所以我们觉得很开心。新田园主义,不光是田园,是建设一个美丽的新农村这样子的感觉,虽然我们是农村,但是很美丽。
从单一的农业,到旅游、文化等产品的开发,小镇吸引着八方游客,也让越来越多像周静玉这样的年轻人,愿意回到家乡,创业、生活。而这,也让无锡的美丽乡村建设,动力更为强劲。 夕阳下,太湖被染成暖黄,忙碌了一天之后,无锡人开始享受各自的悠闲生活。夜幕渐渐降临,但这座太湖名城,依旧光彩四射。
江苏台记者郑伟:"江南水弄堂,运河绝版地",夜幕降临,不管是外地游客还是本地市民,都喜欢到这南长街上来走走。无论是小桥流水、粉墙黛瓦的江南味道,还是欢快时尚,充满激情的现代气息,当华灯亮起,无锡的魅力更加展露无遗。我知道,这一刻,太湖明珠正开始孕育又一个朝气蓬勃的明天。 (江苏广电融媒体新闻中心记者/ 郑伟 陈忠耀 冯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