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对监控社会,孩子也许会比我们更适应|荔枝时评

2017年09月27日 15:41:04 | 来源:荔枝网

字号变大| 字号变小

  /尼德罗 

  (作者尼德罗,荔枝新闻特约评论员,资深时事评论人;本文系荔枝网及旗下“荔枝新闻”客户端独家约稿,转载请注明出处。)

  “现在科技真可怕,上周我儿子学校收了我100元钱,给了个摄像头登录密码,然后今天在手机下个软件,就可以登录我儿子班的监控摄像头……随时看到我儿子班级的每一秒钟的画面了……”网友阿骀在社交媒体上的爆料,再次引发学校教室是否应该安装监控的讨论。

  学校是否可以在教室安装监控,这个问题因为太大,所以必须要进行分类。比如,如果是幼儿园,争议的声音就会小很多,但如果是中学,那么反对声就会更多。又比如安装也许没有问题,但在什么角度,什么时候使用,以及谁有权限看,这又需要分类讨论。这条微博所提供的信息显示,这是中学教室的画面,同时父母只需要缴纳一定费用,就可以获得随时监控自己孩子和他/她全班同学的权限。

  在微博里,家长阿骀考虑的主要是孩子个人的隐私保护问题。不过,随时可以查验教室情况这样的做法,似乎对老师更为残酷。在隐私保护问题上,老师与学生至少应该具备同等权利。所以,如果假定学生会因此不自在,恐怕老师也好不到哪去。

  当然,也许有人会说老师是自愿被监控,而学生则属于被迫被监控。这背后的理论可能涉及各种权利的讨论,但必须要承认的是,不管主动还是被动,我们都已经进入了监控时代。对于很多家长来说,监控在技术上是中立的,它能够解决家校信任不足带来的很多问题。尽管随时可以查看的做法值得商榷,但在今天,但凡涉及学生被老师体罚、学生之间欺凌等事件,人们最容易想到的是查看监控画面。某种意义上,监控承载了“给真相备案”的功能。

  我搜了一下美国一些小学教室安装监控的原因,主要是近年来恐怖袭击带来的安全风险刺激了这一需求。中国的情况有所不同,但“不信任”的状况是类似的,只不过这种不信任不是发生在师生与未知的恐怖袭击者之间,而是发生在家长和学校之间。

  安装监控的一个重要原因,很可能是学校试图用监控本身来界定自己的责任,以免某些家长的“无理取闹”。但这一行为如同一个新变量,可能带来一系列的改变。

  首先是学生和老师在镜头下都会更“规矩”,但监控如果关闭了,就可能引发反弹。偷盗、欺凌都可能会被刺激出现。其次是老师和家长之间的关系会遭遇改变,因为解释权被赋予了摄像头,二者之间的信任关系变得没有那么重要,双方都信任摄像头了。

  可以预料的是,学生的适应能力一定是最强的。事实上,在很多家庭,父母用摄像头的方式监控孩子是否安全已经越来越普遍。这当然不能跟教室的情况相提并论,但如何与摄像头相处,这一代孩子一定比我们更有技巧,更能应对。

  监控是一种新的权力,但这种权力并不是固定掌握在某一方手里。我们不必担心监控会变成老师震慑学生的新武器,因为学生会逐渐学会在监控下应对所有。甚至,监控反而可能被学生所利用,成为束缚老师、霸凌者的助手。而家长受到的波及,也许是需要耗费更多时间观看视频,无形之中,他们承担了原本应由老师承担的部分责任。

  可以想见,监控权力如何流动、运转、调配,接下来我们会看到更多更具体的场景。当我们还来不及讨论清楚对与错时,孩子们或许已经适应了这一由成人世界密谋制定的新规则。

欢迎关注荔枝锐评(lizhirp)微信公众号:

下载荔枝新闻APP客户端,随时随地看新闻!

我要说两句

layer
快乐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