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敦刻尔克》:真实人性的试炼场|荔枝娱评

2017年09月09日 12:29:30 | 来源:荔枝网

字号变大| 字号变小

  文/郁风

  (作者郁风,荔枝新闻特约评论员,时事评论人;本文系荔枝网及旗下荔枝新闻手机客户端独家约稿,转载请注明出处。)

  敦刻尔克从来不缺两样东西:死亡和恐惧。你得面对无穷的死亡:沙滩上同伴的死亡,海面上漂浮过来的死亡和接下来可能是你的死亡;你得面对无穷的恐惧:斯图卡轰炸机尖啸着朝你俯冲下来的恐惧,被德军三面合围的恐惧,以及登上了回英国的船仍然会被击沉的恐惧。于是你拼命想逃,拼命想求生,为了活下去,你不惜用欺骗和伪装,不惜像个懦夫一样东奔西逃。这就是电影《敦刻尔克》的一部分,最残酷的一部分,也是最真实的一部分。

  是的,诺兰的电影《敦刻尔克》没有拍成一般人印象中那种炮火纷飞血肉四溅的战争片,也没有拍成那种孤胆英雄拯救世界的个人英雄片,而是呈现出了战争片的新形式:克制,压抑,冷峻。全片几乎没有血浆,人物台词也极为收敛。但是,这为我们展现了更残酷的战争和更真实的人性。

  敦刻尔克充斥着人性的黑暗和虚伪。比如英法联军号称是同盟,丘吉尔信誓旦旦地宣称英法士兵将手挽手肩并肩的一起回家,然而实际上却下令保证英军撤退就行,法国士兵想上船,却被拒之船外;比如一队士兵被困,需要牺牲一人来挽救全队时,队里的某些人就立刻残忍的要抛弃队中的法国士兵。但敦刻尔克又从来不缺乏人性的光辉,比如即便晚一秒钟上船就可能迎来死亡,但大部分士兵还是秩序井然地排队,面对伤病员路过时主动让开一条道,比如军官等到自己的士兵都安全撤退后,才登上最后一条撤退的船。在残酷的战争面前,人性最本初的样子都被完完整整地照了出来。或许它黑暗得有些可怕,但当你开始怀疑人生的时候,又能让你重新燃起对人类的信心。

  为了展现敦刻尔克撤退的全貌,除了陆地上的等待与撤退外,诺兰还花了大量篇幅表现海上救援和空中支援。空中支援由三位勇往无前的空战英雄展现,而海上救援被交给了普通人,普通的英国人。而这也是影片最“主旋律”,最能打动人的一部分。在救援中,英国号召普通民众驾他们的船只去接他们的士兵回家。这些民用船只在海浪和德军袭击面前显得那么不堪一击,而民船船主也基本没有受过军事训练,甚至可以说,这些人差不多是去送死。然而,他们义无反顾地去了,有普通的渔船船主,也有仆人随行的游艇船主。在国家危难面前,没有贫富贵贱之分,精英和平民一道,扬起了希望的风帆。

  当拥挤在海滩滩头等待撤退的英国士兵看到无数小船迎着风浪来接他们回家时,无数士兵热泪盈眶,纷纷高喊着“祖国”。是的,这就是祖国的力量,即便我们不是英国人,也没有直接和德国纳粹作战,但仍然被这一幕所深深触动。

  敦刻尔克撤退和中国的抗日战争都是世界反法西斯战争中的重要构成部分。抗日战争也检验了中国人的人性和民族性,有黑暗的一部分,但更多的是人性的闪光和不屈的抵抗。如何将这些表现出来,而不是一味的拍抗日神剧,我们的导演还需要学习反思。

欢迎关注荔枝锐评(lizhirp)微信公众号:

下载荔枝新闻APP客户端,随时随地看新闻!

我要说两句

layer
快乐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