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恐龙园+”成为核心竞争力
——常州恐龙园股份有限公司转型升级报告(上)
常报全媒体讯 投资245亿元的上海迪士尼开园迎客、百亿级环球影城落子北京、六旗斥资300亿元入驻杭州湾……中国主题公园的井喷式发展,不仅吸引了各大国际巨头“跑马圈地”,“中字号”企业和民企大鳄也纷纷抢滩,“主题公园之争”正日趋白热化。
在激烈的市场厮杀中,常州主题公园如何立于不败之地?
常州恐龙园股份有限公司给出的答案是:坚守恐龙主题,丰富文化内涵,创意创新并举,凸显核心竞争力,通过“投资+服务”创新业务战略,实现从传统主题公园运营商到文化旅游投资、运营和整体方案解决供应商的转型升级,打造主题公园发展的“恐龙园模式”。
主题公园竞争“白热化”
《2016中国主题公园发展报告》显示,中国主题公园行业正迎来跨越式发展。目前我国有2700多家各类主题公园,是美国近60年开发数量的70多倍。到2020年,预计还将增加64个主题公园,总投资额高达238亿美元。内有欢乐谷、方特、长隆等本土品牌加速区域发展,外有迪士尼、环球影城、六旗等多家超大规模世界级主题公园进驻中国,一时间,主题公园成为炙手可热的“香饽饽”。
国内最初涉足主题公园产业的运营商只有华侨城、长隆、华强方特、恐龙园等少数几家;近年来,万达、恒大、保利、世茂、佳兆业等多家房企纷纷进军,主题公园进入“多国混战”时代。大批房地产资金涌入,未来还将催生更多主题公园品牌。
核心竞争力:主题公园专业团队
“‘看起来很美’的主题公园行业,在短期内吸引了大量投资者争相进入、加速开发建设,主题公园数量规模急剧膨胀;由于缺乏专业团队和开发经验,行业发展乱象丛生。”常州恐龙园股份有限公司董事会主席兼首席执行官沈波表示。
实际上,大多数开发新手并不了解主题公园行业,投资规模、选点选址、运营管理等方面失误频频,对优秀文化挖掘不够、创意创新不足、与旅游要素融合不紧密,造成项目快速被市场淘汰。
沈波说:“各路资本看好主题公园等旅游产业,本以为有钱就可以请到专业的规划公司、可以购入高科技的进口设备,但在实际操作中,并不是把所有东西拼凑到一起这么简单。如何解决主题文化的策划与转化、游乐设施与文化主题的融合及展示、品牌IP的打造与品牌文化的传播……这些专业问题,都需要经验丰富的专业团队。而这些,正是恐龙园股份有限公司17年来的优势所在,也是我们的核心竞争力。”
17年转型求变
正是看到行业的广泛需求,宋城演艺集团、华侨城、海昌集团等旅游大腕相继提出发展轻资产业务。
与国内一些主题公园“旅游+地产”的发展模式不同,专注文化旅游产业的常州恐龙园股份有限公司,持续深挖恐龙主题、专注主题公园业态模式,以长期的坚持与探索,为恐龙园自身发展注入了创新活力。经过17年的深耕,恐龙园由最初的中华恐龙馆扩展为中华恐龙园,成为中国一线的知名民族主题公园品牌,也成为龙城常州最亮丽的“城市名片”。
与此同时,恐龙园股份有限公司自2008年开始起草的《主题公园服务规范》,2011年通过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审核,成为主题公园行业首个国家标准,也是主题公园“5+3”发展模式、主题景区“24H12M80Y”理论、“模块化娱乐”等行业规范、标准和理论的制定者、创导者,为管理经营经验的输出奠定了坚实基础。
从“恐龙园服务”到“恐龙品牌”
2013年,恐龙园股份提出:实施“投资+服务”创新战略,从单一的主题公园运营商,向“文化旅游投资、运营和整体方案解决供应商”转型。凭借多年主题公园开发运营管理积累的资源,恐龙园股份有限公司形成了以文化创意开发及转化实施和标准化管理为核心的系统化竞争能力,并面向文化旅游行业提供文化创意策划、景区规划设计、创意体验产品及景区管理咨询等多元化和整体解决方案服务。
目前,恐龙园股份有限公司已与全国多个地市签约多个合作项目,并在主题公园、儿童乐园、水公园、科普展馆、家庭娱乐中心、田园乡村旅游、生态康养度假和文旅特色小镇等类型文化旅游项目策划、规划和设计,动漫形象、三维动画、全数字立体电影等原创内容IP创作, AR、VR、体感、智能机器人、舞台视觉特效、人机交互、科技鬼屋、魔幻剧场、互动影院等技术设备研发实施,以及演艺文化产业开发、主题演艺及大型活动策划、实施、运营和演艺经纪市场运作等文化旅游周边业务领域多有斩获,实现了向各类文化旅游产品和项目输出管理、智力、团队、经验和品牌模式的全面输出、扩张。“恐龙品牌”的号召力由此可见一斑。
“恐龙园股份有限公司不仅提供专业化的解决方案服务,还将以自身的品牌优势、综合开发运营实力和在文旅产业链形成的核心供应体系为基础,战略性布局一些优质文旅项目,形成从‘恐龙园服务’到‘恐龙品牌’全面输出扩张,在这一过程中,不断实践对中国民族主题公园发展新模式、新道路的探索。”沈波说。本报记者 崔奕 通讯员 蒋健
我要说两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