扬子江城市群的经济腾飞,离不开产业的支撑。五年来,沿江八市在"创特色"中把握各自发展的"形"与"势",科学谋划产业布局的"计"与"策",各展所长壮大特色产业,彰显产业发展新优势。
盛夏时节,在泰州高港区大泗镇中药科技种植园内,药农吴余根正忙着采摘成熟的牡丹籽。他告诉记者,五年前,这里还是连片的农田,村民大都靠种植水稻和小麦为生,每亩地一年的收入只有几百元。如今,大泗镇与江苏农牧科技职业学校合作共建了这个中药科技种植园,大家把土地流转给园区,不仅每年有1万多元的土地分红,还可以在园区打工,每月有1500元的收入。
记者:“你觉得你的生活和以前相比有什么变化?”
泰州高港区大泗镇康乐村村民 吴余根说:“比以前好多了,在这种药材 打工一天能挣上四五十块钱, 以前种麦子 一天不可能收入到四五十块钱。”
种植园还组建了中药材种植合作社,为农户提供中药材种苗以及标准化种植技术,吸引周边其他农户种植中草药。中药种植业的布局,浓缩了泰州这五年谋划"医药名城"、构建大健康产业的突破之道。打造生物医药、特色医疗、中医药保健、养生养老深入对接的全产业链,五年来,全市先后吸引800多家医药企业落户,同时引进了3000多名生物医药类高层次人才,2016年全市医药产业销售突破1100亿元,继续领跑全省。
泰州市发改委副主任 朱应才讲:“围绕建设以大健康产业集聚发展为特色的中国医药名城的整体定位,更大力度聚集医药重大项目,更实举措推动医药研发、产业化进程,更优服务营造医药创新环境。”
立足自身优势、资源禀赋、产业基础,构建各具特色的创新型经济,成为扬子江城市群整体快速崛起的必然选择。
南通抢抓沿海开发、陆海统筹发展综合改革试点等重大战略机遇,更大力度推进海洋经济创新发展,逐步形成海工装备、海洋生物产业、海运物流等特色产业板块,2016年,全市海洋经济生产总值超1850亿元,约占全市地区生产总值的27.3%。
扬州以建设"江淮生态大走廊"为契机,加速"绿色经济"布局,一手抓风力发电、节能环保等新兴环保产业,一手抓软件与信息服务、现代物流等现代服务业,2016年全市新兴环保产业主营业务收入年均增长30%以上,服务业增加值突破2000亿元,增速11.5%。
此外,"纳米看苏州"、"石墨烯到常州"、"物联网在无锡"、"南京有北斗"、"镇江特种船舶"…… 这些高新技术产业不仅在全国业界叫响,在相关技术领域甚至有了国际话语权。五年来,沿江各市锚定新兴技术、打造新兴产业,引领型发展态势初步显现。2016年,以占全省47%的土地面积,创造了全省78%的地区生产总值,人均GDP达到12万元,是全国平均水平的2.2倍。
(江苏广电融媒体新闻中心记者 杨惠娟、王超、姜晨光、徐晗)
我要说两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