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11日,美国《大众机械》网站发表题为《美国海军正在寻找一种新型护卫舰,以取代存在问题的濒海战斗舰》报道。
透露美国海军正在业界征集一种新的护卫舰设计,这反映了对存在问题的、大小与护卫舰相当的濒海战斗舰的普遍不满。
濒海战斗舰(LCS,Littoral Combat Ship),是美国海军90年代初期为取代佩里级护卫舰制订的SC-21水面战斗舰艇计划。当时美军认为其主要对手的正规海空力量都不强,难以从海上直接威胁美海军舰队。因此濒海战斗舰主要着眼于在敌国沿岸水域的各种低强度作战需求,主要任务为由海向陆投送武器与兵力。
因此,濒海战斗舰与以佩里级为代表的传统护卫舰相比,火力减弱不少,主要突出性能是隐身和高航速。这样高机动性的舰艇可以在敌国近海执行多种任务并确保生存性。
濒海战斗舰分为两种构型,分别是洛克希德·马丁的自由级濒海战斗舰和通用动力集团的独立级濒海战斗舰,两种构型各有所长,总装备数量预期在32艘左右。
问世之初,濒海战斗舰号称号称近海“格斗之王”,可以执行跨海近岸作战,为航母编队充当急先锋,夺取近海控制权。然而事实却没有像当初美国海军预想的那样,反而成为了一个笑话。
首先,无时无刻不在困扰美军先进武器装备的造价问题,如同幽灵一般降临在濒海战斗舰身上。2004年美国海军的建造合约中,洛马海刃的单价约4650万美元,通用GDMMC三体设计则为7870万美元。而在实际建造后,单舰造价就达到5.628亿美元,与DDG51最后批次单舰的7亿美元相比,没有任何优势。
造价贵好用也还能忍,问题是濒海战斗舰在服役后频频发生故障。而且故障大多集中在推进系统。濒海战斗舰引以为豪的高航速,其实是一枚随时爆炸的“定时炸弹”,这让美国海军无论如何不能容忍的。
由于定位是打击海空力量相对弱小的国家,濒海战斗舰火力比较薄弱。主炮只有57mm,副炮为两门30mm炮。随着各国对海军建设投入不断增加,濒海战斗舰这样对海作战火力甚至连第三世界国家的小导弹艇都不如。
目前装备的近程反舰导弹AGM-176“格里芬”的射程只有8千米,根本不能与中国海军056轻型护卫舰相比,更不要说中国海军新型驱逐舰了。因此美军不得不为在南海执行任务的独立级濒海战斗舰临时加装“鱼叉”反舰导弹。
濒海战斗舰超过40节的高航速,在南海挑衅时还能占些便宜。如果正式交战,速度再高也跑不过导弹。
而为了突出多任务能力,濒海战斗舰在设计时进行了大量妥协和简化。造成“样样行、样样松”的尴尬局面,加之多任务模块还需要单独采购,美国海军能否为造价已经突破预算的濒海战斗舰继续投资,都是一个大问题。
归根结底,濒海战斗舰目前所有的问题都是美军为该舰制订的错误规划导致的,所以美国海军只能恨自己当年犯糊涂。面对这样一个居民,美国海军不得不改弦更张,另外寻求一种新型快速导弹护卫舰来取代濒海战斗舰。
这种新型护卫舰将成为舰队的耳目,与水面特遣队和航母打击群一同航行。能够使用雷达、声呐和电子支持措施提供有关敌方的更多情报。还可以通过远程反舰导弹打击敌方水面舰艇。美国海军还希望给这种新护卫舰配备一架直升机,能够在反舰和反潜战中发挥作用。
我要说两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