仲夏的瘦西湖,如果说白天像一个清新婉约的大家闺秀,那么晚上更像是仪态万方的少妇。
从东堤上船,沿湖向北,首先映入眼帘的是长堤春柳,这个时节虽然没有了桃花的艳丽,但夜幕下的风中垂柳,更显飘逸的阴柔。右手边的鹭岛,在东边迎宾馆灯光的微衬下,越发静逸。偶有一两只白鹭飞起,更像是这幅水墨画中的神来之笔。
穿过春波桥,绕过徐园和小金山,游船折向西行,白天看小金山,感叹的是其精巧;晚上从背面看过去,你不得不佩服古代工匠垒土叠石的精湛技艺,不得不佩服亚如先生“移来金山半点”的奇思妙想。
过了钓鱼台,进入湖心区域。迎面的五亭桥在灯饰装点下,十分抢眼。远远望去,更像是一座漂浮在水面上的宫殿。凫庄静卧它的南侧,透过镂空的花窗,能清晰地看到岸上枝影的摇曳。有朋友感慨:如能在月下凫庄,邀三五知己小饮,定是人生一趣!
五亭桥一过,湖面就更开阔了。湖边水草中和湖中小岛上的泛光灯,给宁静的湖水撒上一层浅浅的青色,两岸景色的倒影,在船后的清波中荡漾。回望坐落于树梢之上的白塔,我们都在凝神欣赏这“桥、塔、树、湖”的精美构图,旁边有人调侃:“真是美得一塔湖图(一塌糊涂)!”
由于晚上园子还没有对外开放,少了白天的那种喧闹,到处都透着一份静谧。登上熙春台码头的平台,临风远眺,仿佛可以穿过时光隧道,与诗人杜牧一起吟唱“玉人吹箫”的乐章,感受扬州深厚的文化积淀。悠扬的古筝曲把我们拽回了现实,六名红衣女孩子弹奏的《好一朵茉莉花》和《杨柳青》,赢得了大家经久的掌声。
整个二十四桥景区,晚上都别有一番韵味。从小李画舫走过来,先聆听吹箫亭,再数过九曲弯,拾阶登上玉带桥,感受一下二分无赖的扬州月,然后跨过落帆栈道,沿回廊进入熙春台,在二楼扶栏凭窗,就可将二十四桥景区的夜色尽收眼底。
看山看水,向来都是仁智各见。不同的季节来瘦西湖,都会有不同的感受,今天是晚上来,更是有不同的意境。我正沉浸在自己的遐思中,旁边的友人重重的拍了我一下:“你们生活在扬州太奢侈了!”
“那你搬到扬州来吧!”
从众人的笑声中,可以听得出来,同行的各位都还意犹未尽。
我要说两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