院所风采 | 中山大学:博学审问慎思明辨笃行

2017年07月26日 10:36:37 | 来源:江苏大院大所合作对接会

字号变大| 字号变小

  中山大学由孙中山先生创办,有着一百多年办学传统。作为中国教育部直属高校,通过部省共建,中山大学已经成为一所国内一流、国际知名的现代综合性大学。现由广州校区、珠海校区、深圳校区三个校区、五个校园及十家附属医院组成。中山大学正在向世界一流大学迈进,努力成为全球学术重镇。

29381f30e924b899219dc22168061d950a7bf602.jpg

  中山大学具有人文社科和理医工多学科厚实基础,不断追求学术创新,以国际视野开放办学,现已形成了“综合性、创新性、开放性”的特色。学校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办学方向,坚持立德树人根本,以“德才兼备、领袖气质、家国情怀”为人才培养目标;以“面向学术前沿、面向国家重大战略需求、面向国家和区域经济社会发展”为基本导向;树立了“三校区五校园”错位发展、合力支撑的发展思路。学校正在努力推进由外延式发展向内涵式发展转变,由常规发展向主动发展转变,由文理医优势向文理医工各具特色、融合发展转变。现在,中山大学正站在新的起点上,为建设成为“国内高校第一方阵、世界一流大学行列”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一流大学而努力奋斗。

  与江苏合作:中山大学与江苏林洋新能源有限公司签订合作协议

  2006年9月27日上午,中山大学与江苏林洋新能源有限公司合作协议签约仪式在我校中山楼贵宾厅举行。理工学院闻立时院士、中山大学颜光美副校长、研究生院管理处董零处长、理工学院院长王彪教授、理工学院沈辉教授、莫党教授等以及江苏林洋新能源有限公司王汉飞总经理、云飞技术总监、首席科学家和技术委员会主任崔荣强教授等20余人出席了签约仪式,仪式由理工学院院长王彪教授主持。

  颜光美副校长代表中山大学与林洋新能源公司王汉飞总经理签订了合作协议。根据协议,江苏林洋新能源有限公司将投入180万元与中山大学太阳能系统研究所共同开展太阳能电池的研究,并在学校设立企业奖学金来鼓励学生勤奋学习和科技创新。

  在签约仪式上,颜光美副校长代表我校发表了热情洋溢的讲话。他向客人介绍了中山大学悠久的历史和蓬勃发展的现状,指出在当前能源日益紧张的情况下,积极发展太阳能光伏技术具有重要的意义。他认为光伏行业一定会成为继IT产业之后又一拉动国民经济增长的支柱产业。

  林洋新能源公司王汉飞总经理介绍了公司的概况。林洋新能源公司自2004年成立后,短期内便取得了优异业绩:2005年销售额达2亿元,今年预计将超过8亿元;已具备60MW的生产能力,电池转换效率高达17%左右,位居行业前列。王总表示,要想把企业做大做强,就必须依靠高校科研机构的雄厚科技力量来构筑企业的技术依托平台。双方合作成立联合实验室为林洋搭建了一个专业性强、研究与生产高度结合的平台,为林洋新能源公司的发展提供重要支持。

  中山大学太阳能系统研究所负责人沈辉教授介绍了与江苏林洋新能源有限公司的合作背景,他表示学校的研究机构一定要与企业紧密合作,积极参与企业的技术创新,并在企业和国民经济的发展中起到切实的作用。

5fdf8db1cb13495495e0de93574e9258d0094a4e.jpg

院系设置

  截至2016年12月,中山大学设有43个博士学位授权一级学科点、4个博士学位授权二级学科点(不含一级学科覆盖点)、53个硕士学位授权一级学科点,2个博士专业学位类别,26个硕士专业学位类别(其中工程硕士共19个领域),博士后科研流动站41个。

  中山大学拥有一级学科国家重点学科2个、二级学科国家重点学科23个,国家重点培育学科6个,广东省重点学科37个(其中攀峰重点学科20个、优势重点学科17个。)

  

科研成果

  中山大学拥有1个国家高端智库试点单位、6个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8个广东省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1个国家汉办重点基地、4个广州市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1个珠海市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2个其他部委研究基地,已覆盖了部、省、市三级文科重点研究基地。

  截止2016年1月,中山大学拥有4个国家重点实验室,1个国家工程研究中心,1个国家工程技术研究中心,1个国家国际科技合作基地,以及国家新药(抗肿瘤药物)临床试验研究中心等国家级科研机构;拥有国家地方联合工程实验室(工程研究中心)8个;拥有9个教育部重点实验室、1个教育部国际合作联合实验室以及5个教育部工程研究中心;拥有3个卫生部重点实验室以及1个卫生部工程技术研究中心;拥有1个公安部重点实验室。学校拥有33个广东省重点实验室,42个广东省工程技术研究开发中心,以及8个广东省工程实验室。

  出版了《全元戏曲》、《全粤诗》、《叶名琛档案-清代两广总督衙门残牍》、《清水江文书》和《历史•田野》等丛书和著作。同时在《Nature》、《Science》、《Nature Genetics》、《The Lancet》、《Cell》等高水平学术刊物发表一批高水平论文,SCI收录论文数和论文被引用数逐年增加。2011年至2015年,学校共获国家自然科学奖二等奖9项、国家科学技术进步奖二等奖4项、高等学校科学技术奖一等奖5项、广东省科学技术奖一等奖和突出贡献奖共27项;高等学校科学研究优秀成果奖(人文社会科学)一等奖1项、二等奖16项,广东省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一等奖44项,入选《国家哲学社会科学成果文库》4项。

下载荔枝新闻APP客户端,随时随地看新闻!

我要说两句

layer
快乐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