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月几时有》:许鞍华不适合拍历史题材电影|荔枝娱评

2017年07月08日 08:20:55 | 来源:荔枝网

字号变大| 字号变小

  文/祖纪妍

  (作者祖纪妍,“荔枝新闻”特约评论员,青年戏剧导演,影评人;本文系荔枝网及旗下“荔枝新闻”手机客户端独家约稿,转载请注明出处。)

  7月1日上映,建军90周年,香港回归20周年……一系列的数字,都让许鞍华导演的新片《明月几时有》披上了一层浓浓的献礼意味。大家早就看够了抗日神剧中手撕鬼子的桥段,我们深深羡慕韩国可以做出《暗杀》这种叫好又叫座的主旋律抗战片。所以我期待最擅长以细节洞察人心的许鞍华导演能给华语抗日片一个不一样的视角。

  结果是有点别扭。《明月几时有》给我最大的感受就是别扭。整部电影一种伪纪录片的形式串联,梁家辉用平稳扎实的惊艳演技塑造了一个讲述陈年往事的香港出租车司机一个少年时期曾经参与抗战的年迈老人伪纪录片的框架把几段在时间线上不完全相连的故事连接起来,拼凑出当年香港游击队的群像故事,加强了整部电影回溯过去的感觉,当然也不可回避加强了应景“周年庆”的感觉。香港回归20周年,一位普普通通的香港出租车司机对着镜头,磕磕绊绊地用他那并不流利的港味普通话讲着当年抗日的故事。有点别扭却非常合理。影片从一开始,就透露了很多我们无法视而不见的时代症候。

  《明月几时有》导演是大导演,演员是大演员,从指导表演到塑造角色都不该出现太大的问题,但电影的前一半却让人感到莫名其妙的尴尬。我把原因归结为导演冷静旁观的风格与激情万丈的时代背景本身形成了一种冲突。

  因为主人公的故事是根据真人真事改编,所以故事情节带有很强的时代共性,也就是说方姑、刘黑仔、李锦荣等游击队成员都与我们熟知的抗战英雄形象极其相似。但导演的文艺片诉求又要求演员们不能用概念化、脸谱化的方式去塑造,而要挖掘一些人物鲜为人知的状态。同时这种“鲜为人知”的状态又反情节、反类型、反戏剧性的要求下呈现,这就需要演员在非常克制的大景别镜头里拥有极强的信念感。《明月几时有》的演员都在努力,但也许努力还不够,所以不时会让观众觉察到人物与环境间的不协调,产生“跳戏”的尴尬。

  由于故事情节发展,矛盾冲突集中,群众演员减少,人物性格走向鲜明等多种原因,影片的后半部分这种尴尬便渐渐消散了。也就是说大部分导演演员都感到棘手的极端情绪展现,在《明月几时有》中却异常流畅自然,比如方姑弃母,方太太暴露、李锦荣就义等情节都拍得很好看。

  不知是否因为我对许鞍华导演期待过高,原本期待在这部电影中看到一个反观抗战的女性视角但《明月几时有》并没有满足我这部电影性别视角与任何一部抗战片都一样,男人负责手撕鬼子和不断离去,女人负责奉献等待并在必要的时候牺牲生命。如果说这部电影多少能体现许鞍华的一些过人之处的话,那就是塑造了一段并不煽情却又感人至深的母女关系。

  叶德娴在其中功不可没,周迅也奉献了近几年来最好的表演。特别是方姑第一次离开家准备去乡下支援革命的时候,平静却不舍,母亲阻拦得激烈却又有着大义凛然的决绝。方太太给方姑送伞,塞到手里,转身就走,女儿迟疑片刻看着手中的金戒指微笑,母女间心照不宣的默契演得淋漓尽致。

  果然,许鞍华导演最擅长的还是处理小人物间最细微的纠结和温暖。如果她下一部电影肯放弃她完全不擅长的宏大历史题材和景观式众生相的结构,专注于描绘个体生命的情感体验,我应该还会是她忠实的影迷。

欢迎关注荔枝锐评(lizhirp)微信公众号:

下载荔枝新闻APP客户端,随时随地看新闻!

我要说两句

layer
快乐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