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近“国字号”泰州非遗

2017年06月12日 17:09:49 | 来源:泰州日报

字号变大| 字号变小

  非物质文化遗产是一个地方历史的见证和区域文化的重要载体,蕴含着当地人民特有的精神价值、思维方式、想象力和文化意识。为使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规范化,国务院在2006年、2008年、2011年和2014年先后四次命名了四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其中,泰州地区有七项进入了此名录。

  国务院去年将“文化遗产日”调整设立为“文化与自然遗产日”。今年6月10日是调整后的首个“文化与自然遗产日”,我市首届非物质文化遗产博览会于6月12日至14日举办。在这个致敬历史的日子里,让我们来一次文化之旅,近距离感受一下泰州的“国字号”非遗项目。

  靖江讲经宝卷

  宝卷是由唐代变文和宋代“说经”演化而成的一种俗讲文本,自明清以来包容进大量的民间传说、民歌民谣和社会风俗,成为民间文学形式。宝卷的讲唱曾见于从甘陕到江浙的广阔地域,尤其以长江下游的吴方言区最为突出,被称作“讲经”或“宣卷”。从历史地理文化的发展来说,靖江属吴文化区,靖江讲经宝卷应该与苏南吴方言区广泛流行的宣卷有密切关系。

  靖江讲经是与做会结合在一起的。讲经就是在做会中讲唱宝卷,故称“做会讲经”。讲经的宝卷主要有两种:一是“圣卷”,讲神佛故事的;二是“草卷”,讲世俗故事的。这些宝卷的主题是劝人为善,使人相信行善积德做好事会有好报,作恶害人终将受到惩罚。

  据专家们考证,靖江讲经是清朝中叶从苏南传入的,至今已有近300年历史,经当地民间艺人不断改革取舍,至清末民初已形成了以下一些基本特征:1.体系性;2.独特性;3.信仰性;4.教化性;5.娱乐性;6.风俗性。

  专家们认为,靖江讲经是“俗文学的活化石”,是独具本地特色的口头文化遗产,挖掘、抢救、保护靖江讲经,其主要价值有民俗应用价值、学术研究价值、资源价值。靖江讲经虽然至今仍有传承,但是已出现了衰亡状况。其原因主要表现在信仰风俗淡化、娱乐兴趣转移、传承队伍缩小、讲经文本损毁缺失。所以抢救保护讲经已成为刻不容缓的一大任务。

  溱潼会船

  溱潼会船是有800多年历史的特大型水上庙会。每年清明节前后,姜堰区溱潼镇周边二百多座村庄有千余贡船、龙船、篙船、划船参加表演与竞技,其活动的程序为:选船招兵、抱篙铺船、试水、祭祀、竞赛及水上文艺表演,送头篙,吃“六只眼”,唱夜戏。

  溱潼古镇在姜堰北郊,与东台、兴化交界。地势低洼,河网密布,是典型的苏北里下河水乡。水乡人生产、生活离不开船,因此,有了每年的撑会船竞技活动。

  溱潼会船各地起源传说不一,最早源于北宋,以祭祀真武大帝为核心的庙会而有撑会船的习俗。亦说南宋名将岳飞及义民张荣、贾虎多次在溱湖与金兵作战,有清明第二天撑船祭祀阵亡将士的习俗。也说朱元璋登基后,乘快船寻找祖坟,快船而成会船。更说明朝大将侯必大抗倭时,百姓纷纷撑船助战,每人一篙,既撑船又作武器,迨后匪踪消灭,快船而成会船。众传说有两个共同特征:一是祭祀,二是撑会船比赛兼民间文艺表演。可见溱潼会船经历了宋朝的产生、形成期,明、清的发展期,民国至新中国成立初期的兴盛期,“大跃进”至“文革”的冷落、沉寂期,改革开放后的恢复期,1990年以来的弘扬期。

  溱潼会船集中反映了里下河地区稻作文化区域的典型民俗风情,成为该地区一部活的民俗文化的百科全书,一份动态的珍贵无价的历史文化遗产。当地有俗语:“天下会船数溱潼。”

  茅山号子

  兴化劳动号子发源于兴化百里水乡,追溯到秦始皇时代。秦始皇为了统一中国,大征民夫,修建长城。茅山籍民夫回到家中,便将民工们在筑长城时哼的号子传回家中。千百年来,民间口传代代相袭,不断创新,茅山号子应运而生,具有浓厚的民族特色和地方韵味。

  茅山号子可分为车水号子、栽秧号子、薅草号子、挑担号子、碾场号子、掼把号子、牛车号子等,从音乐结构上可分为长号子、短号子。茅山号子中的“栽秧号子”独占鳌头,俗称“小妹妹”。茅山号子以舒缓平实的音调旋律、明快有力的音乐节奏、快慢自由的演唱速度、分合有致的歌唱形式,形成了高低协调、咏叹自如独有的民歌特色,在演唱风格上,茅山人打号子行腔稳健,咬字有力,男人嗓子粗,女人嗓子柔,吐音清晰,富有弹性,真正体现了民族演唱方式的特色。

  茅山号子在苏中里下河甚至全国久负盛名。1986年,民歌手时彬一曲茅山号子荣获省青年农民“田野之春”歌手比赛一等奖。1997年,茅山镇举办“茅山号子”大赛,人民日报等新闻媒体予以报道。2005年,陆爱琴演唱的茅山号子荣获江苏省水乡青年大赛优胜奖。2007年,在中央电视台“欢乐中国行魅力泰州”的舞台上,陆爱琴等三位茅山民歌手,亮开嗓门打起茅山号子,与著名台湾歌星周杰伦、央视著名节目主持人董卿同台演出,赢得了全场观众的热烈掌声。

  茅山会船

  茅山会船是里下河水乡最早的会船,起源于公元1131年,流传至今已近千年历史,茅山会船以茅山镇为中心,是苏中地区辐射最广的会船。每年清明节当天,茅山镇各个村庄,以及四乡八镇的会船云集茅山西大河内,时而集体竞赛,时而个别表演,场面十分壮观。

  茅山会船历史悠久,内容丰富多彩。相传南宋绍兴元年(公元1131年)岳飞率领岳家军抗金。里下河张荣、贾虎为首的一支农民武装,受岳家军的影响与金兵大战缩头湖(今兴化市茅山)。战后,老百姓将在战斗中伤亡的官兵,掩埋于茅山与顾庄之间的唐港河畔,择高地设坛,请茅山景德禅寺高僧诵经祭奠,后人称此地为“奠祭口”。从那以后,每年清明节均组织会船到奠祭口进行扫墓活动,久而久之成了民俗。

  明朝嘉靖三十三年倭寇从海上入侵沿海地区,骚扰百姓,乡亲们组织会船,以竹篙为长枪,配合官兵抗倭,在辞郎河一带歼倭寇千余名,茅山会船得到朝廷嘉奖,御赐“五彩金龙旗”四面。茅山会船以此为荣,年年悬挂此旗,赛船。

  解放后,茅山会船沿袭了清明节扫墓的习俗,各村庄每年清明节都撑会船到坟墓地去为抗金、抗倭和抗日战争、解放战争英勇牺牲的革命烈士扫墓,祭奠亡灵。清明节前夕,村民们自发以村或组,以家族或亲友组成会船。清明节当日,四乡八镇的会船齐集茅山西大河。环河两岸人密如麻,欢声如潮,观光游客数万人,水面上,旗幡如海,篙桨如林,竞赛时篙子船似蛟龙击水,勇往直前;划子船轻如海燕,水面穿梭,锣鸣鼓响,万众欢腾,热闹非凡。

  泰州(扬派)盆景剪扎技艺

  泰州是扬派盆景的发源地,起源于六朝,兴于唐宋,盛于明清,由泰州籍老艺人王寿山、万觐堂从祖传技艺传承至今。其核心技艺主要是:一是树种选择要具备叶片细小,抗逆性强,萌发力强,寿命长等条件;二是突出粗干曲枝露根特色,贵在自幼培养、攀扎;三是主要棕法有杨棕、底棕、逼棕、挥棕、拌棕、平棕、套棕、吊棕、下棕九种棕法,除此以外还有三种扎片法,即实技法、大披毛、小披毛。主要工具为剪刀、木锯、棕梳、撬棍、棕绳、棕线等。

  扬派(泰州)盆景传统造型主要有:提根式、疙瘩式、过桥式、垂崖式等,关键是造型技巧,主要的是“巧云式”,以树桩寓意为山,将小枝条、叶片剪扎成一个个“云片”,每个“云片”仅一层叶片的厚度,整盆盆景有云绕山峰之美感。每盘盆景举世无双,属于活的艺术品,艺术魅力的周期最长达到数百年。

  泰州(扬派)盆景剪扎技艺经500多年的发展,形成了树木(桩)造型的“严整、层次分明、一寸三弯”,干似山,枝似气,片似云的基本特征。

  兴化木船制造工艺

  兴化市竹泓镇原名“竹横港”,历史上曾是出海口,由于经常发生洪水,常有毛竹横于此处,故名竹横港。竹泓镇境内河湖港汊纵横交错,交织成网,水资源十分丰富,是典型的水乡地域,无船难行,小木船是当时的群众出行、生产生活的主要工具,为此历史上该镇就形成制造木船工艺,久负盛名。

  据传在宋代范仲淹修筑“范公堤”之前,竹泓镇上就有了制造沿海捕捞渔船为主的手工作坊;明朝以来,主要以制造农用船和内河捕捞渔船为主,到清朝末年,竹泓木船制造已成气候,全镇以周、郑、陈、王、冯、崔、李等几大姓为主,从事纯手工生产农用、渔用、商用木船,并延至现今,目前全镇专业木船生产的手工艺人约80人、60余户,年产各类小木船近4000条。竹泓木船制造主要以老龄杉木为主要原料,辅以铁钉、麻丝、石灰、桐油等,此杉木材质结实、有韧性,所造之船吃水浅、浮力大,能载重,轻巧灵敏而且比较坚固耐用。

  整个造船工艺相当复杂,工序多,工艺难度大,从选料备料到断料、配料、破板、分板、拼板、投船、打麻油船等有十多道工序,均为手工操作。目前,竹泓木船已广泛应用于农业生产、渔业生产、交通运输、城市景区观光旅游,远销全国十多个省市,并有数百条出口日本、荷兰、德国等西方国家。

  泰州淮剧

  淮剧又名江淮戏,起源于苏北盐城、阜宁、淮安、宝应、兴化一带,流行于上海、安徽及台湾地区,至今已有200多年历史,是江苏省的主要地方剧种之一,深受泰州地区群众的喜爱。

  早在清末民初,泰州地区就有11家戏院,有江淮戏班演出。经常在泰州演出的江淮戏班有“李玉花戏班”和“韩家戏班”,班主韩德友是泰州淮剧团创始人王少春的师父,演出的主要剧目有“李三娘磨磨”、“千里送京娘”、“赵五娘卖唱”等。淮剧剧种创始人和主要传承人之一的筱文艳、马麟童及其女儿马秀英,都是泰州土生土长的,泰州地区拥有着大量的淮剧戏迷票友。

  二十世纪50年代,泰州淮剧团正式成立,它是泰州唯一的地级戏剧团体,承担着淮剧的传承与发展任务。

  泰州淮剧团表演俗中有雅、雅俗共赏,曲调丰富优美、旋律流畅、表现力强,音乐创作、伴奏和舞台美术都形成了自己独特的艺术风格。特别是著名淮剧表演艺术家陈德林、黄素萍等剧团主创人员,通过探索实践,对淮剧生角唱腔进行突破传统的改革,创造性地将淮剧旦角常用“自由调”、“小悲调”、“大悲调”唱腔融合运用到生角唱腔中,拓宽了淮剧生腔的音域,丰富了淮剧生腔的表现力,为观众提供了新的淮剧听觉享受。剧团的主要领军传承人物分别是首任团长王少春(已故),淮剧“皇帝”、“陈派”唱腔创始人陈德林等,当今主要传承人是优秀中青年演员韦锡锋、李加虎等。

下载荔枝新闻APP客户端,随时随地看新闻!

我要说两句

layer
快乐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