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吃吃”的爱》:熬鸡汤放花生酱,是什么味道?|荔枝娱评

2017年06月03日 09:25:14 | 来源:荔枝网

字号变大| 字号变小

  /半辈子 

  (作者半辈子,荔枝新闻特约评论员,资深娱评人;本文系荔枝网及旗下“荔枝新闻”客户端独家约稿,转载请注明出处。)

  这事说起来有点怪,《“吃吃”的爱》的戏不止在电影里。

  戏外的剧情是这样的,蔡康永和小S是华语综艺史上的最佳搭档,甚至没有之一;小S和林志玲是嫉妒心泛滥、唇枪舌剑的“死对头”;姐妹情深是小S最重要、也是最为人熟知的人设之一;“陪富商吃饭”和“虚伪不撕X”则是林志玲多年以来,被八卦媒体反复炒作的话题。

  非只主角们如此,配角们也把戏外的故事带来了。就拿客串的“康熙帮”来说吧,陈汉典为难小S的段落,来自他在综艺“总是被为难”的定位;沈玉琳带来了口齿不清的梗,而“红鲤鱼与绿鲤鱼与驴”则是在“康熙来了”出现的爆笑段落;在电影中的片场骂人的赵正平,来自是他在综艺中的火爆真性情;为节目效果夸张无度的小甜甜和Hold住姐,则和她们在现实综艺中的人设毫无二致。

  影片《“吃吃”的爱》的主线是“一个谐星想要证明自己”,辅线是“误会跟和解带出的姐妹情深”,至于结局的反转,那只不过是结构性的调味品。你不需要是“康熙”铁粉,这一切都摆在台面上:这个故事是为小S量身打造的。

  因为小S喜欢《小丑》,影片里面唱到“小丑小丑,是他的辛酸化作喜悦呈献给你”。基本上,《“吃吃”的爱》里的女主角,就是小S的另一个化身了。

  听起来这是很难搞砸的主题,因为导演是蔡康永,他把这些熟悉的综艺人物和人生故事,作为食材放在了一起,最终熬制成一部电影。

  问题是,和《康熙来了》天马行空的综艺效果一样,蔡康永的《“吃吃”的爱》这碗鸡汤,也跑题了。

  整个观影过程中,我都有些无所适从。“谐星证明自己”是个很好的题目,很自然的,我以为这是个“努力、奋斗”的故事,但很快的,姐妹两个人忽然误会了,忽然又和好了,这又变成了亲情和解的故事。当我以为这是个姐妹故事,在大反转结局里,我又愣住了,根本没有姐姐什么事儿。小S和金世佳的爱情看起来像是副线,但大结局中“命中注定遇见你”的桥段,让我如坠云雾中,难道主题是爱情?

  和综艺节目的东拉西扯一样,《“吃吃”的爱》也是天上一脚地上一脚,我们有点跟不上蔡康永的故事。他就好像是掰玉米的猴子,把这里拿出来说一说,忽然想起又把那里说一说,分别来看,似乎每个段落都热热闹闹,但整部电影看完毫无饱足感。要知道,这是综艺节目才会有感受,它们缤纷热闹,但却浮华空虚。看罢了就算,没有什么值得回味的地方。

  这之于蔡康永,其实是很遗憾的一件事。他的手里有太多的食材了,但看完整部电影,我们有点糊涂,这道汤到底是喝什么的?好像是个人奋斗、亲情和爱情,又好像什么都不是,因为每一个味道都潦草带过。

  就像那些来客串的“康熙帮”,每个人来了又走了,他们的来去却和故事没什么关系,缺了谁都不影响。甚至说,《“吃吃”的爱》的电影名也让人糊涂,乍看好像是为了“花生酱拌面”的姐妹情深,但在结局里,我们甚至不记得有姐姐这么个人物。

  《“吃吃”的爱》是一碗康永式的鸡汤,但作为主厨的蔡康永,并没有花精力去精心熬制。结果是,没化开的鸡汤粉和莫名其妙的花生酱全部混在了一起,我们喝到了一些似曾相识的味道,它们浓烈而汹涌,但真的不是什么美味。

  熬鸡汤放花生酱,你又能期待什么呢?就是这样。

欢迎关注荔枝锐评(lizhirp)微信公众号:

下载荔枝新闻APP客户端,随时随地看新闻!

我要说两句

layer
快乐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