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代有《白鹿原》,而《白鹿原》无时代

2017年05月27日 21:25:44 | 来源:传媒1号

字号变大| 字号变小

  昨日,十分偶然地看到《中国青年报》发表的一篇名为《电视剧<白鹿原>为何叫好不叫座》的文章,愣了半晌,哑然失语,万万不敢相信此等文笔,此等觉悟,此等格调,此等水平,此等导向的文章,竟出自一份“以中国各族青年和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团员和干部为主要阅读对象的中央机关报”!

  本文说,“在中国电视剧创作上有一个比较突出的现象:越是成功的现当代小说,其改编电视剧的市场反响越容易平淡。…我国优秀小说改编的电视剧都有类似情况,路遥的《平凡的世界》、莫言的《红高粱》、刘醒龙的《圣天门口》,都被改编成电视连续剧,但都未能得到理想的收视率。”

  我们姑且不论《平凡的世界》获得8个电视节与庆典的17个奖项2个提名,《红高粱》5个电视节与庆典的获得9个奖项6个提名,姑且抛开“市场反响”里口碑、舆情与点击量的长尾效应,仅仅与本文观点一样狭隘地收缩视野集中到在播状态的收视率,也该看到《平凡的世界》的收视率0.434%稳步攀升至0.879%,《红高粱》的收视率从1.151%稳步攀升至1.949%。在这个烂尾剧频仍的时代里,有那么些电视剧作品,不在拉低中国观众品味的下限,而是用自己的匠心培养中国观众品味的提升,你跟我说“越是成功的现当代小说,其改编电视剧的市场反响越容易平淡。”Excuse me?!

  本文说,“最近20年,电视剧在我国快速发展,已经成为资本投资的一个方向,这使电视剧逐渐产生了新的功能,这个功能就是让观众放松心情。…这是电视剧这门艺术的发展趋势,对于这个趋势,目前电视剧评论者的评价趋于否定,但是电视剧的投资需要回收,它必须迎合市场。”

  这段话让我只想“呵呵”。如果这真是中国电视业的“趋势”,如果这真是中国电视业的“必需”,距亡矣亦近矣。退一万步而言,就算它是“新的功能”,也仅是发展方向之一,行业品类之一,何以谈一统天下的“趋势”了?再者言,《琅琊榜》的成功,《人民的名义》的大爆,连市场与观众都在用实际行为证明他们不再为《孤芳不自赏》《美人私房菜》此类仅满足“让观众放松心情”的作品买单,作为党政机关报的《中国青年报》竟然还逆势鼓吹这样的风气,何等可悲!

  本文作者既然用到了“艺术”来形容“电视剧”,就应该了解,艺术之所以称之为“艺术”,一是在于精雕细琢的品质,二是在于人文关怀的意识,三是在于开拓创新的勇气;再来推敲一下所谓的“艺术的发展趋势”,如若成为趋势的附庸而无独立思考与主张,便也不可能成为艺术。

  本文说,“我们总是习惯于将艺术产品生产赋予各种高大上的内容,但是,就像二人转不可能表演进行曲一样,要求电视剧担负起像史诗性长篇小说一样的功能,至少在今天的市场上已经很难做到,因为它已经不符合电视剧的艺术规律。”

  Excuse me!?您看过《冰与火之歌》么?您看过《大秦帝国》么?再不济,您总该看过《三国演义》吧?这些“高大上”的内容,放在电视剧的舞台上违和么?所以电视剧活该仅能插科打诨,仅能作为娱乐产品么?行,我们姑且就认为今天的市场无法担负史诗性的电视剧,所以就应该鼓吹所有人都别走这条道儿了么?我想,比劣币驱逐良币更可怕的,是当有人还敢义无反顾地选择坚守正道之时,迎来的不是掌声而是倒彩,而这,竟然出自《中国青年报》,这竟要如何影响中国青年人的价值观?跟着社会不良风气一起浮躁么?

  出离的愤怒

  之所以感到义愤填膺,是因为作为一个行业的观察者与研究者而言,我们想要用每一篇的文字与研究,一点一滴地帮助行业向上向善。

  你说《白鹿原》的市场反馈不好,那么我们就来掰开了揉碎了看看中国观众是否真的不为好作品买单:

  收视率,一如《红高粱》《平凡的世界》,播出近半的《白鹿原》已经体现出了收视率逐步上扬的趋势,尤其从5月19日16-17集起,这一趋势更显著,已然攀升了0.153%的收视率,照此趋势,后续应该还能看涨。所以,中国观众真心没有你想象中那么傻白甜的,劣等剧的收视率会一再跳水,优质剧的收视率会逐步攀升,time will tell.

  播放量,由于《白鹿原》是乐视视频独播,自然流量入口不如全网播出的剧集大。然而播出26集的独家播放量达到20.9亿,平均单集的点击量0.8亿的数字如果有人说是“小众”,说是“市场反馈不好”,那么我的确想请教一下“何为大众?”

  百度舆情,如果单独看或许不够明显,我们不妨用所谓“市场反馈好”的《择天记》来做对比。可以看到虽然《择天记》仍处在播状态,然而百度舆情却一路下滑,而《白鹿原》则在上档后指数稳步攀升,且在近期二者的数据几乎达到一个水平。媒体声量更是如此,两剧水平旗鼓相当。这篇文中还有一句话,说“《白鹿原》是西北乡土题材,这决定了这部电视剧不能像一些流行剧一样靠演员的脸蛋取胜,从而难以吸引以追星为时髦的城市青年观众。”那么请问,与《择天记》数据愈发相当的《白鹿原》,在网上进行搜索行为的人们,真没有“时髦的城市青年”么?我想说,我挺时髦,我也是城市青年,我会追星,但追星不是我的全部,我也有艺术品味与格调。

  数据的陷阱

  我特别想推荐阅读本文至此处的读者一本叫做《The Filter Bubble》的书,大致的观点是,数据的确是会清晰地标定我们的喜好,但与此同时,你会成为一个被定义的人,被局限的人,被围困的人;你会在数据的陷阱里坐井观天,机器会不断根据数据给你推荐沿袭你偏好路径之上喜欢的内容,于是你活成了一个“气泡人”;与此同时,因为取消了多元,消磨了碰撞,人类创造力的来源也在消磨甚至丧失。

  我的一个研究方向就是数据研究,但这却更让我清醒与了解并不能纯粹地迷信数据,一则是数据的噪音,二则是数据的陷阱。因此,即便刚才为了反驳那篇文章列举的《白鹿原》的一系列数据,我也会清晰地了解到,它并不能作为评价这部剧的全部标准与一切出发点,数据在人文艺术学科内的作用,是思维的提示与辅助,却不该是勒令与指使。

  《白鹿原》筹拍16年、集中94位主演、400位幕后工作人员、4万多人次群众演员,在这部剧的实际观赏中,我以人而非数字的眼光,才能看到的是这部作品中,迥异于这个时代诸多浮躁作品如此不同的优雅与从容,古朴与纯粹。机器与数字或许目前还无法鉴赏这部剧光影的精致,镜头的讲究,音乐的干净,然而作为有血有肉的观众,我能懂。而这正是为什么在评价一部作品的指标中,口碑如此重要的因素。数据可以造假、会有噪声也有陷阱,但你的感受却是主观真实的。

  当数据陷阱里的“叫座”或许存疑,我认为,每一声真诚的“叫好”就是最真实的“叫座”。

  电视的担当

  然而,之所以会惊现《中国青年报》这样的论调,却也反映了电视业的一个流弊。

  电影有非常明确的商业电影与艺术电影之分,有人纯粹地面向市场,有人纯粹地面向艺术,但也有人在面向市场的同时心存艺术,后者是最难也最难得的。

  然而,这种难度系数,却是一个想要在电视业中怀抱良心的人必需而为的坚守。毕竟,电视剧行业并没有电影行业如此鲜明的商业与艺术的分野与出口,所以对于每一个兢兢业业的、探索两能全的电视创作者个人与团队,我都愿意真诚地为其致敬,比如《白鹿原》团队。他们把自己的艺术做得很好,同时也得到了商业的认定;他们用自己的艺术追求与品味,提升了市场的格调与水准。

  套用评价谢晋的一句经典评语就是,时代有《白鹿原》,而《白鹿原》无时代。庆幸这个时代还能出现《白鹿原》这般的作品,但是这部作品或许不仅仅属于2017。

  结语

  如果,我是一份面向青少年的全国报刊的主编,会有一个基本的坚守:

  如果这是一个浮躁的时代,我希望青年们不至于迷失;

  如果这是一个跟风的时代,我希望青年人不放弃创造。

  中国影视圈已经存在有太多尚未解决的乱象了,每一个有良知的评论人与研究者,我们都在一点一滴地努力导正风气,尚且忍受杯水车薪的无奈;每一个有追求的电视剧从业者,都在日复一日、内外交困地与乱象搏斗,尚且不顾巨大风险的压力。此等境遇之下,《中国青年报》,您何以忍心还来添乱呢?

下载荔枝新闻APP客户端,随时随地看新闻!

我要说两句

layer
快乐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