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真正需要安124而不是安225 玄机何在?

2017年05月15日 11:11:33 | 来源:凤凰军事刘畅

字号变大| 字号变小

  如果中国选择安225,能够获得的可能仅仅是图中这样一个废弃多年的机身。(资料图)

  凤凰军事 凤凰军评 5月15日

  在汽车中,人们通常将在同平台上研发的高端型号称为“大表哥”,低端型号称为“小表弟”,诸如陆巡LC200与凌志LX570、英菲尼迪QX80与日产途乐、大众途观L与斯柯达科迪亚克都是这种关系。而近日英国媒体再次炒作中国将国产乌克兰的安225巨型运输机,但安225不是昔日的“瓦良格”号航母,如果它是“大表哥”的话,中国真正需要的却是它的“小表弟”——安124“鲁斯兰”运输机。

  如果D18T发动机的推力够用,背负“暴风雪”号航天飞机的将是安124运输机,而安225根本据不会诞生。(资料图)

  在苏联的军用运输机“族谱”中,安225是相当非主流与功能性的存在,安225仅仅是为以背负方式运输“暴风雪”号航天飞机,在安124的基础上增加了2台D18T高涵道比涡扇发动机,同时为方便背负式运输航天飞机,尾翼由安124的单垂尾改为双垂尾。除此之外,安225相比安124机身延长15米(84/69),翼展增加15.1米(88.4/73.3),最大起飞重量增加235吨(640/405),但飞机的基本截面并未改变。

  由此可见,尽管安225的最大起飞重量比安124大了235吨,但其机身长度仅长了15米,货仓长度仅长了7米(43/36),而且起飞滑跑距离长了1000米(3500/2500),这使得安225相比安124增加的常规运输能力相当有限,而且效率低下。因为增加的7米长货仓仅能很勉强的装下1辆主战坦克,而目前现役最重的主战坦克仅为72吨。这预示若将安225作为常规运输机使用,其相比安124至少将有163吨的运力将被浪费。

  得益于发动机的优势,美国的波音747客机就已经能背负运输航天飞机了。(资料图)

  正是源于这种显而易见的缺陷,中国不太可能选择安225,事实上作为一款功能性过强的装备,安225实际上也难以给中国的大型运输机发展提供太多帮助。与“瓦良格”号航母停工前已有1艘姊妹舰下水服役不同,目前安225仅有1架,中国有可能获得的仅是乌克兰未完工的1架安225机体结构与有限的技术资料,因此,对于超重型运输机储备较少的中国而言,很难以“瓦良格”号模式在中国续建、改装、建造安225运输机。

  不仅如此,苏联为背负式运输航天飞机而研发安225,不是因为原有的安124不够大,而是因为其装备的D18T涡扇发动机不够强。尽管安124与美国波音747体积相当(长度-米69/70、翼展-米73.3/64.4、高度-米21.08/19.3),但其4台D18T发动机的推力(23400×4),仅相当于波音747客机3台PW4062发动机(28712×3)的推力,这也就是为什么美国能以波音747背负式运输航天飞机,而苏联却要大费周章的研发安225。

  中国版C17未来将源于运20的升级,而中国版的C5则很可能源于安124的中国化。(资料图)

  尽管安124无法背负式运输航天飞机,但其作为常规军用运输机确是目前世界上最优秀的,其相比美军现役最大的C5运输机在各大性能上均有一定优势(最大载重-吨150/129、满载最大航程-千米4000/3500、单件货物最大重量-吨120/75),按照苏联标准,3架安124可一次运输1个S300防空导弹连、或1个“飞毛腿”导弹连,1架安124可运输2至3辆T80主战坦克或6辆BMP-3步兵战车或8辆BTR-80轮式装甲车。

  中国通过对运20进行升级获得类似C17的大中型战略运输机后,需要类似安124这种大型战略运输机向战场批量投送重型装备。此前有消息称乌克兰将向中国转让D18T发动机技术,这款发动机在国产后不太可能用于运20(太大了),但很可能被用于安124运输机的中国化生产。当中国具备50架规模(参照C5)的安124机群后,中国将可相当方便的将重装部队成建制的投送到全国、亚太的任意区域,这其中包含的战略价值不言而喻。

  中国的确非常需要重型战略运输机,但体积过大、消费比过低、技术门槛过高的安225绝对不是中国的选择。而美国C5运输机超过40年的使用经历则为中国指明了正确的选择。毕竟安124是实实在在的英雄(鲁斯兰),而安225只是虚无缥缈的“梦幻”。(凤凰军事 凤凰军评 刘畅)

下载荔枝新闻APP客户端,随时随地看新闻!

我要说两句

layer
快乐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