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黄帅
(作者黄帅,荔枝新闻特约评论员,《中国青年报》评论员,专栏作者;本文系荔枝网及旗下“荔枝新闻”客户端独家约稿,转载请注明出处。)
清华大学教授颜宁受聘美国普林斯顿大学终身教职的事近日引来诸多关注。据报道,有微信公众号截取颜宁发表于2014年的博客旧文,猜测她是因为科研项目申请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不顺而“负气出走”。这被颜宁本人辟谣,“我去不去普林斯顿关基金委什么事?”颜宁写道,“被无数人问这文章是否属实,还属实呢,明明就是莫名其妙,无稽之谈。”
流言止于智者。颜宁对“阴谋论”式的偏见及时辟谣,澄清事实,固然可以令沸腾的舆论场平息。但我更在意的问题是:这本来是颜宁的个人选择,而且背后可能有外界根本无法了解的科研圈的具体原因,为何会引得公众热议呢?
公众将个人立场和经历代入对社会话题的争论,从传播学上看也无可厚非。但在中国当下的舆论环境中,一旦涉及到“国家”“赴美”“美女”等话题,就特别容易引起舆论场的撕裂。选择赴美任教或从事科研工作的中国科学家,绝非颜宁一人,但颜宁被媒体渲染出的“美女教授”“高颜值学霸”等标签,给公众一种“少年天才”的印象,有关她的消息也从科研圈走向了更开阔的公共领域。
那么,颜宁“负气出走”的说法又是如何发酵的呢?此前有传言称,颜宁受聘普林斯顿,直接原因就是国内的科研体制让她无法开展想做的科研项目。无疑,这只是一种揣测。但之所以能传播开,并为大众接受,反映的是国人对中国科研环境的“思维定式”——只要有学者去美国任职,就一定是因为国内科研环境不好,由此进入对国内科研与教育乃至体制的批判。
想必这样的思维方式,在我们身边都或多或少地存在。产生这样“思维定式”的原因,一来是因为国内科研环境不好的确是历史上长期存在的客观事实,尤其在上世纪八九十年代,国内名校生去海外“镀金”以追求更高的学术成就,这是很重要的原因。另外,很多人未必真的了解国内科研圈,但会从自身体验出发,比如用自己对国内教育失望的怨气代入对颜宁事件的想象中,同时看到网上有很多“同道”与自己的观点预设相似,就更不假思索地加入“讨伐”颜宁出走的舆论大军了。
其实,恰如有科研人士所说,颜宁去普林斯顿,“正说明国内的科研水平越来越得到国外一流大学和研究机构的认可。现在国内外的差距越来越小,上海的一些科研机构就有几位来自欧美发达国家的外籍人士跑到中国来做研究。”用颜宁自己的话来讲,她选择普林斯顿,是“怕自己在一个环境里待久了,可能故步自封而不自知;换一种环境,是为了给自己一些新的压力、刺激自己获得灵感,希望能够在科学上取得新的突破”。
科学家有国籍之分,但科学并无国界。科研工作者在国际间的自由交流早已是共识,知识共享更能让参与的国家实现科研的双赢。颜宁也表示,她会凭着对清华的热爱和熟悉,为促进普林斯顿等国外一流学府与清华的交流合作尽我所能,这也是回报母校的一种方式。个人的选择理应得到尊重,不论是此前的杨振宁教授选择归国,还是颜宁教授选择赴美,舆论在科研领域上不该过度代入个人偏见,让科研问题回归科学领域本身,这也更能凸显舆论在公共话题面前的睿智与理性。
欢迎关注荔枝锐评(lizhirp)微信公众号:
我要说两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