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绿流三千里
(作者绿流三千里,荔枝新闻特约评论员,豆瓣阅读作者,猫眼电影特邀影评人;本文系荔枝网及旗下“荔枝新闻”客户端独家约稿,转载请注明出处。)
看多了漫威的英雄传奇、迪斯尼的少女动画,忽然来一部《爱乐之城》,没有打打杀杀,只有欢歌曼舞,且带着奥斯卡提名的光环,顿觉从一众好莱坞大片中脱颖而出。
导演达米恩·查泽雷在2015年已经凭借《爆裂鼓手》获得过奥斯卡最佳影片的提名,并获得最佳剪辑和最佳混音奖。《爱乐之城》在今年的奥斯卡中更是风头劲,获得了十四项提名。
《爱乐之城》讲了一个文艺青年追梦的故事,片中最亮眼的地方就在于活力四射的歌舞和洛杉矶醉人的蓝色天幕。影片并不是绝对意义上的歌舞片,歌舞起的是画龙点睛的作用,人物情绪一变得浪漫俏皮,场景便切入歌舞模式。在堪称完美的打光和布景之下,场景转换得自然又巧妙,色彩很饱满,随着光线变化,将主角从背景中突出来,场景渐渐变化,并随着歌舞愈发梦幻。此片放在情人节上映,实在应景。
添加了歌舞元素,影片对演员的要求就更高了,不但要演出现实场景中的真情实感,还要在歌舞场景中做出极具表现力的肢体语言,男女主演高斯林和艾玛·斯通都交足功课,每一幕在歌舞中的互动都和宣传海报上的一样美好。本来依我的审美,他俩都不好看,高司令的额头太宽,石头姐的眼睛太大,但此片摄影技术实在太好,把两个相貌平平的小人物拍得熠熠生辉。
能看出来,导演是个追求完美的技术控,摄影、打光、转场、调教演员都无可挑剔,长镜头玩得飞起,剪辑更是带感,那节奏仿佛就是一首爵士乐。但是,就故事而言,《爱乐之城》就比同为文青音乐梦题材的《醉乡民谣》差了太多感染力。
在《爱乐之城》中,男女主角都是不忘初心、出淤泥而不染,十分正能量,十分小清新,但要说这是文青的真实写照,骗鬼呢。像《醉乡民谣》这样睡朋友老婆、打架喝烂酒、背井离乡穷困潦倒才是真面目好么。《醉》是文青的自嘲,而《爱》却是成了对文青的高级黑,故事情节像是国内文艺营销公号的套路,对白和汪峰老师的励志金句隔海呼应:“你还有梦想吗?你还热爱音乐吗?”
不爱音乐的观众怕是也不会去看《爱乐之城》,看完影片之后却发现导演他并不爱音乐,这就很尴尬了。别看导演的两部高分影片都和音乐相关,可是抛开他完美的镜头语言,单看故事情节,很难让人对主角的音乐梦感同身受。《爆裂鼓手》看完后第一感受是想打死那个音乐老师,第二感受是打鼓难打鼓累学了打鼓好后悔。《爱乐之城》中高司令弹琴的样子很帅,可是还不至于让人想去学琴或是想入门爵士乐。
又要拿《醉乡民谣》来举例了,主角从头到尾都活得一团糟,一辈子都在经历失败,但这正是他打动观众的地方,从不喊什么音乐梦想的口号,始终默默地做一个有才华的loser。此外,《醉乡民谣》还让每个观众都记住片中民谣的旋律,其中翻唱的老歌《five hundred miles》再次传唱全球,在近几年的影视作品中多次出现。
按理说,《爱乐之城》的主角爱的是爵士乐,爵士在文青心中的地位仅次于古典乐,可以说这个题材自带艺术气息。可是,影片没有设置能让观众感受到爵士乐魅力的情节,所以观众无法与主角产生共鸣。回想《海上钢琴师》,不少正面案例可信手拈来,如让主角于波涛汹涌时,解开船上的钢琴锁,让琴随着海浪起伏在船上横冲直撞,主角也随钢琴一起摇摆,弹出自由酣畅的乐章;又如在主角和别人比赛弹琴速度时,设置了让因高速摩擦而发烫的琴点燃烟头的细节……
一部以音乐人为主角的影片,如果看完后既不能让观众认同角色的音乐梦,又不能对片中的这类音乐产生兴趣,那么它即使技术上无可挑剔,也让人叹息:美则美矣,毫无灵魂。
欢迎关注荔枝锐评(lizhirp)微信公众号:
我要说两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