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江苏网2月7日讯 作为鸟类往返迁徙的途经地和部分鸟类重要的越冬栖息地,最近一段时间,云龙湖中野鸭成群,苍鹭伫立,鸥鸟翩飞,来越冬的鸟儿与徐州当地鸟类中的“土著”一起,把云龙湖点缀成一个鸟类天堂,让冬日里的云龙湖呈现出灵动的色彩。而我市一位鸟类摄影家在这里再次拍摄到一位长途跋涉而来的“客人”——蒙古银鸥。这是我市摄影家在云龙湖连续6年观察并拍摄到这只银鸥。
金林是我市“守望家园”的志愿者,也是一位户外摄影爱好者。2011年冬,一位同好在小南湖拍到了一只银鸥,双翅上各有一只小翅旗,写有AD81的字样,不知什么来历。金林听后很好奇,经过几天艰辛蹲守,他在小南湖石瓮倚月附近也拍到了这只银鸥。
之后金林就开始跟拍银鸥,对它产生了浓厚的兴趣。金林从而发现了这位不速之客的相关规律,每年的12月底,它就会非常准时来到徐州小南湖玉带桥过冬,到次年的3月底悄然离去。至今,金林在小南湖连续6年观察并拍摄到这只银鸥。
春节前夕,记者跟随守望家园的志愿者来到小南湖,在石瓮倚月旁的石桥边守望了半天,终于看到了这只银鸥,混杂在本土银鸥之中翩翩翱翔,不时停顿在石桥护栏上。它与平时我们看到的野鸥略有不同,更奇怪的是,它的翅膀前端都有AD81的标识,脚上还带着脚环。金林介绍,据网上查询,青岛曾发现标识为AG14的银鸥,是来自世界爱鸟同盟的德国志愿者在俄罗斯的贝加尔湖(53°04' N, 106°50' E)标记的,冬天在日本或朝鲜半岛越冬。由此推断AD81很可能也是从万里之外的域外飞来的。
这只银鸥到底有何来历?身上的标志是什么意思?为了搞清这些情况,近日金林通过微信鸟友群进行交流,得到了环志并放飞AG14银鸥的德国志愿者的电子邮箱。“我就通过电子邮箱与他交流。这位志愿者是位鸟类学者,名叫安德烈。”金林说,为了研究银鸥的习性和迁徙规律,数年前这位专家在蒙古国哈尔乌苏湖观鸟塔为一批蒙古银鸥打上标志,并放飞出去,云龙湖发现的这只银鸥就是在那时被做的标记。
为了印证金林的说法,春节前夕,记者联系到了中国动物学会,将他所拍的银鸥传过去。秘书处负责人张老师表示,将转交该学会鸟类分会的专家,由对方来判断该银鸥的来历。
2月4日,中国动物学会秘书处回复称,这只翅标为AD81的银鸥族类为蒙古银鸥,2006年5月26日,由德国鸟类研究专家安德烈布赫海姆(Andreas Buchheim)从蒙古国科布多省的哈尔乌苏湖(47°51'N,92°01'E)标记且放出,以此对其遗传、居留地及迁徙路线等各方面进行深入研究。
专家介绍,银鸥物种分布范围非常大,在我国,繁殖于新疆和内蒙古东北部、黑龙江西北部,迁徙或越冬于黑龙江、吉林、辽宁、内蒙古、河北、宁夏、山东,西抵四川,南至广西、广东、福建、香港和台湾。但近年来,域外银鸥也频频进入我国境内越冬。此批被环志的蒙古银鸥中,翅标编号为AD26的一只银鸥在2012年2月首次在上海吴淞炮台湾湿地公园被连续观察到。
为何连域外银鸥也眷恋我市?我市鸟类专家冯照军认为,秘密全在于云龙湖良好的生态环境。自2002年起,我市便大力推进退建还山、退渔还湖等工程,用十多年时间先后建成十里杏花村、小南湖生态区、滨湖公园、珠山文化景区等特色公园绿地、景区,形成了“精致、细腻、整洁、有序”的环湖临山公共空间。这样的湿地环境吸引着越来越多的南下越冬的鸥类水鸟。如今徐州人民经过长期不懈的努力,生态修复成为我市一张靓丽的城市名片,一个蓝天碧水、生态宜居、环境优良的新徐州使“一城煤灰半城泥”的全国老工业基地凤凰涅槃,浴火重生。2013年,徐州位于45个“全国水生态文明城市建设试点”之一,去年1月获得全国首批“国家生态园林城市”称号,今年初再次荣获“中国生态环境宜居奖”。“这样良好的生态环境一直就是鸟类的乐园。”冯照军表示。
“云龙湖成为鸟类的天堂也与广大爱护动物志愿者的努力分不开。”守望家园相关负责人告诉记者,多年以来越来越多的市民加入到爱鸟的队伍中来,成为维护我市鸟类家园的坚强卫士。近来,守望家园志愿者们在云龙湖参加健身走时发现,位于西湖上的赛艇训练基地的队员在训练时,频频进入小南湖,打破了这里的平静。为了不惊扰这里的“居民”,他们建议对方单位赛艇禁止驶入小南湖。现在对方表示接受这一建议,正准备改变训练路线。
同时,我市冯照军、周虹等一批鸟类专家为探索鸟类资源和保护候鸟作出不懈努力。而在异国他乡工作或生活的徐州籍朋友,正在了解搜集所在国保护候鸟的有关规定和办法,为落实实施我国野生动物保护法,结合徐州实际,建议制定出台地方候鸟保护细则,守望家园也将与志愿者一道积极准备,制定切合徐州实际的《爱鸟公约》。
我要说两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