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治国理政新实践·江苏篇】 黄桥祁巷村:美丽乡村游鼓起村民钱袋子

2017年02月03日 19:02:35 | 来源:江苏广电融媒体新闻中心

字号变大| 字号变小

  在革命老区泰兴黄桥镇的东南角,祁巷村抢抓乡村旅游的发展机遇,加快建设生态、休闲、宜居、美好新农村,实现了旅游产业"从无到有"的跨越,为当地人脱贫增收提供了新途径。今天,记者将带您走进祁巷村。

  江苏台记者罗聪懿说:“我现在是在祁巷村农民艺术团的彩排现场,春节期间这支艺术团将在祁巷村和周边地区进行一个巡回演出。”

  艺术团的20位成员全部来自祁巷村,年龄最大的70岁,最小的也将近50岁。每年春节前一个月,他们就开始忙活演出。节目全部自编自演,虽然都是业余演员,但打莲湘、击腰鼓各个像样。五年来已经先后演出200多场,成为当地乡村旅游文化展示的一块招牌。

  祁巷村五组村民丁红霞说:“我们节目都是以宣传我们祁巷村,或者传递正能量,适合老百姓看的演出。演出的时候观众很多很多的。”

  祁巷村所在的泰兴黄桥镇,是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时期的重要革命根据地,著名的黄桥战役就是在这里打响。由于地理位置相对偏僻,道路不通,直到2011年这里还是一座贫困村,负债一度高达280多万。为摆脱穷根,祁巷村瞄准周边缺少生态旅游场所的需求,用黄桥红色旅游吸引游客,开始了乡村旅游的探索之路 ,在苏中平原上"无中生有"地垒起了一处山水相依的小南湖风景区 。

  游客说:“杂志上面、报纸上面都登,说现在祁巷是江苏最美乡村,就跑过来玩玩看看。”

  游客说:“我感觉这里的气候、环境都特别好。准备下一次带全家人到这里来观光旅游一下。”

  乡村旅游的发展给祁巷村民的生活带来很大改变。丁改云的儿子在昆山打工,她自己在村里农家乐打工,发挥祖传的面点手艺,她摊出来的饼又香又脆,是必点的乡土味道。因病致贫的丁兴国是村里的脱贫帮扶对象,也是村里特别发展的18名低收入农户保洁员之一,固定的保洁岗位整洁了村庄,也给他带来了近千元的月工资。

  祁巷村八组村民丁改云说:“我们一天做100多锅。一个月能有一个月2000多(收入),以前种田没有这么多的收入。”

  祁巷村三组村民丁兴国说:“主要是完成道路清理,花坛里面捡垃圾,垃圾当天当夜要清掉,送到垃圾场。现在年收入要增加到六七千块钱。好得多了,真的。”

  乡村旅游也让原本从事种植业的农民心思更活络了,配合着乡村采摘游的开发,村里建起了观光农业大棚,能吃能玩的生态瓜果成为新的种植选择。

  祁巷村丁庄一组村民丁庚庆说:“根据专家的建议,种火龙果,增加了效益,并且到这来观光的人也很感兴趣,来了之后还想过来。”

  以旅游产业为龙头,祁巷村不但推动了现代农业、服务业融合发展,还有效促进了村民脱贫增收。2016年全村接待游客突破15万人次,村三产总收入11.47亿元,农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突破2万元。

  黄桥镇祁巷村党委书记丁雪其说:“原来我们是从无到有,那么现在我们下一步是从低要往高。让他们每家每户都有收入,每家每户都参与进来。像2016年我们这边的脱贫已经达到70%,还有30%我们准备2017年全部脱贫。”

下载荔枝新闻APP客户端,随时随地看新闻!

我要说两句

layer
快乐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