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剩女”很可能只是你高攀不起|荔枝时评

2016年12月02日 15:16:42 | 来源:荔枝网

字号变大| 字号变小

  /曾于里

  (作者曾于里,荔枝新闻特约评论员,青年文化评论者;本文系荔枝网及旗下“荔枝新闻”手机客户端独家约稿,转载请注明出处。)

  1130日,由中国社科院人口所主编,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出版的《人口与劳动绿皮书:中国人口与劳动问题报告No.17》在京发布,这个报告重点关注了“剩女”现象。

  在时下舆论里,“剩女”俨然已经是个负面词汇,或者说,从这个词被发明出来时,它就被寄寓了贬义色彩。什么是“剩”?字典的注释是:余留下来的,在消耗和使用后作为剩余留下。我们日常使用的关于剩的成语,比如剩菜残羹、剩山残水,也都是偏向贬义,指涉残破的、狼藉的。“剩女”,便与剩菜残羹并列,形成了公众——尤其是男性的一种刻板印象:“剩女”就是那些到了所谓的适婚年龄却剩下来的女性,她们是婚姻市场中无人挑选的、没人要的、被废弃的。

  《中国剩女调查》一书指出,自2004年媒体第一次出现关于“剩女”的报道后,舆论关于“剩女”形象的建构是这样一群人:嫁不出去;没有男人晚上很寂寞;年纪大了,生不出健康的孩子;有心理障碍,各种疾病都找上她们;最后将孤独终老……这一形象建构也导致舆论有了这样的议程设置,即“劝诫”女性要温柔贤惠、要上得厅堂下得厨房、要有女人味,不要挑挑拣拣、不要对男性要求太多、不要事业心太强,否则就会嫁不出去。

  可“剩女”真的是因为“没人要”吗?

  开篇提到的社科院最新研究报告,则以翔实的数据从侧面上论证了,并非如此。报告的最后一个章节中聚焦了《特别值得关注的“剩女”群体:研究生》,着重探讨了教育结构变化对于城镇婚姻市场的影响。按照婚姻阶层假说,在正常情况下,男女都会偏好同一个阶层的异性。但是报告根据对特定时段的婚姻匹配模式的研究发现,男性开始根据变化了的环境(比如男性人口远大于女性)调整自己的配偶选择,他们愿意找一个教育水平低于自己的妻子,尤其男性受教育程度越高,妻子受教育程度低于自己的比例越大。反之,女性对丈夫教育程度等“同等”的要求则没有改变,如果找不到受教育程度相当或更高的丈夫,她们会倾向于选择单身。而随着高校扩招改变了高等教育群体的性别比(女性的入学比例高于男性),她们要找到相匹配的男性难度加大,这很可能就是“剩女”比“剩男”更严重的原因。

  通俗地讲就是,“剩女”,尤其是许多女研究生、女博士生“剩”下来的原因,并非是舆论以为的因为没有“女人味”云云而“没人要”——不是有这么个戏说吗,“中国有三种人,男人女人和女博士”;相反,她们之所以“剩”下来,更多是一种主动选择,不愿将就地选择一个比自己“差”的男性。

  报告的推论有助于我们纠正对于“剩女”的可怕偏见。“剩女”并非人老珠黄、不幸福、失败,实际上,她们很可能是学历更高,事业上更成功,经济上更独立,心智上更成熟;她们并非排斥婚姻,她们只是不愿受“男大当婚女大当嫁”的束缚而选择将就;她们之所以“剩”下,并一定是“没人要”,更可能是她看不上你,你高攀不起。这就是为什么庄雅婷说“‘剩女’是个反动词汇”,因为在‘剩女’这个反动词汇背后,其实是史上最大规模的一群拥有自我意识、独立人格和生活方式选择权的优秀女性。她们有事业和故事,有追求和要求,有技能和情趣,有圈子和朋友,只是没有结婚”。

  “剩女”群体的大规模出现,不是什么洪水猛兽,恰恰相反,它预示的是女性受教育水平的提高,女权意识的觉醒,女性积极参与工作以及社会地位的提高。因此,污名化“剩女”的论调可以休矣。

  值得一提的是,我们尊重“剩女”,但这并不意味着我们要把“剩女”当做一种道德制高点,“剩女”不丢人,但也不高人一等;同样地,我们尊重女性的不将就,尊重她们在择偶时的高标准,但绝非意味着我们倡导“学历崇拜”“物质崇拜”,鼓吹每个女性都要选择与自己同等或者更好的男性。我们只是诚恳地希望,不必着急为“剩女”贴上标签,无论是步入婚姻还是始终单身都只是一种个人选择,要么你表示尊重,要么你无权置喙。

欢迎关注荔枝锐评(lizhirp)微信公众号:

下载荔枝新闻APP客户端,随时随地看新闻!

我要说两句

layer
快乐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