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治国理政新实践·江苏篇】太湖连续第九年实现安全度夏 氮磷污染成治理短板

2016年12月01日 10:35:31 | 来源:江苏广电融媒体新闻中心

字号变大| 字号变小

  今年的太湖安全度夏工作到10月份已经结束,江苏省太湖办近日召开媒体通气会宣布,今年太湖连续第九年实现安全度夏,蓝藻发生的最大面积小于去年。但太湖治理的系统工程还远远没有结束,十三五期间江苏将针对污染物种类实施精准治理,力争到2020年底,太湖水质提升一个级别。

  【太湖连续第九年实现安全度夏 水质稳中向好】

  今年1到10月份,太湖湖体平均水质为四类,综合富营养状态指数为54.1,同比下降2.0,高锰酸盐、氨氮等污染物浓度都有不同程度下降,总磷浓度同比有所上升。流域内的65个国控断面达标率为75.8%,同比提高了 16.5个百分点,意味着水质有所好转。所有以太湖为水源地的饮用水水质全部达标。

  ​江苏省太湖办副主任钱江表示,目前太湖内蓝藻的生存条件没有发生根本改变,在气象条件适宜的情况下,蓝藻仍有大面积爆发的可能。钱江介绍到,今年蓝藻发生的强度同比比去年低,平均面积和最大面积都低于去年;但是蓝藻密度比较高,由于今年降水多,地表径流大,所以进入湖体的污染物的总量就比较大。

  【氮磷污染成治太短板  严控三大污染源】

  中央环保督查组此前在江苏检查时发现,太湖15条主要入湖河流中,10条河的总氮、9条河的总磷都没有达到国家考核要求。氮磷污染成了太湖治理的短板 ,对此,江苏特别制定了太湖流域氮磷的控制方案,要求十三五 期间流域境内再削减总磷1044吨、总氮1.3万吨。

  江苏省太湖办副主任钱江表示,要治理上游的工业、农业和生活污染源;比如涉及到工业方面的化工、印染、电镀;农业上的畜禽养殖;生活中的城镇污水治理。

  此外,还将在冬季枯水期,加强清淤捞藻的工作。通过系统治理,确保到2020年太湖流域水质从四类提升为三类。

下载荔枝新闻APP客户端,随时随地看新闻!

我要说两句

layer
快乐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