罗尔的慈善套路营销,你给我站住!

2016年11月30日 13:33:35 | 来源:新京报

字号变大| 字号变小

  一早被 “罗尔”的一篇文章《罗一笑,你给我站住》刷屏了。大意是讲自己的女儿病了,住进了重症监护室,费用高昂,以及自己的悲痛。

  这是一篇悲情而不失温暖的文字,绝望中渴望希望。对于读者,姿态又是感恩、亲近而不卑不亢,一下子就触到了人们的痛点,一种本能爱心和善良被激发出来,想要去扶危济困,授以援手。

  故事是真实的,作者罗尔也是真人。

  孩子在9月8日得了白血病,此前作者在公号上已经写了关于孩子病情的文章,并获得数万元的打赏。

  11月23日,孩子第二次进入重症监护室,病情加重,治疗费用增加。罗尔在11月25日,又写出了《罗一笑,你给我站住》这篇文章。确实如前文所述,是一篇发自肺腑的性情文字,动人心念。

  问题是,这篇文章走向营销之路后,就有点变味了。

  罗尔在11月29日的文章《我承认,我被钱砸晕了头》中自述,在受到了治疗费增加的压力后,有公益基金主动找他,为孩子发起筹款活动。但他拒绝了,而是选择和深圳小铜人公司“合作”。罗尔的文章在小铜人的公众号“P2P观察”里推送,读者每转发一次,小铜人公司向罗尔定向捐赠1元;保底捐赠两万元,上限五十万元;截至11月30日零时,文章同时开设赞赏功能。

  结果11月27日不到半天,赞赏金就抵达五万上限,阅读量突破10万。午夜过后,赞赏功能恢复不到两小时,赞赏金再次达到五万上限,阅读量突破100万。然后,就是读者循着小铜人留下的线索,找到罗尔的公号,继续打赏;打赏达上限后,就加罗尔微信号,直接转账。

  本来一件平常的表达爱心的捐款行为,经由公司的营销操作,变成了山呼海啸的网络事件。

  然后就有知情人站出来说,罗尔在东莞和深圳有三套房。另外,自称知情的医生说,笑笑的花费日均5000左右,第二是社保基本已报销80%以上,到现在为止总花费是11万,扣除可报销的,自费大概2万。

  也就是说罗尔可能并非穷人,孩子住院治疗可能也非我们想象的高昂得无法承担,作为父母,孩子病重,写出深情意长的动人文章,也是人之常情。

  可是,这个事情经由P2P公司的操作之后,完全变了另一个样子。不捐款的人,随手转发,表达了廉价的爱心,真有爱心的人看到文章,悲悯之心突起,慷慨解囊。

  可是,无论是转发者,还是捐款者,可能都是出于本能的善良,未必真正知道背后的更加复杂的真实。孩子得白血病是真的,父母着急是真的,求助转发是真的,但罗尔并不穷、其治疗费用并不高可能也是真的。

  我们试想,如果对笑笑的捐助交由慈善基金和大型救助公司处理,那么罗尔的家庭情况,以及孩子真实的治疗费用,是必须要向捐款人告知的,捐款人有这个知情权。

  可是,在营销式的捐款模式中,人们更多的是凭一种情感和一种情绪在捐助,可能并不知道背后更多的事实,尤其是背后的营销策略。

  结果是,不知情的大爱人士不断地给罗尔捐款,可能已经大大起超过了治疗费用。这种溢出治疗费用的善意不能说是多余的,但至少是因为不知情而造成的。

  我想,所有的善都必须以真为前提,没有了真,这善可能成为伪善,甚至成为了恶。那么表达善的人,也要以真为前提,否则是在助长伪善,甚至助长恶。

  无论如何,孩子都是无辜的,真心期望她早日康复。人们的心意并没有错,应该鼓励这种善良生长。但这种营销式的捐款行为,值得监管机构和我们每个善良的人思考。

  至少,一个成熟的爱心人士,一个理性的捐款者,应该问一下,你有什么充分的理由需要捐钱?钱都到哪里去了?每一个人都成为理性的善良者,才是对爱最大的呵护。

下载荔枝新闻APP客户端,随时随地看新闻!

我要说两句

layer
快乐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