扬州率先行动 高起点规划构筑江淮大地生态安全屏障

2016年11月20日 13:43:42 | 来源:扬州日报

字号变大| 字号变小

“七河八岛”区域。资料图片

“七河八岛”区域。资料图片

  省第十三次党代会报告指出,要“在南水北调沿线高起点规划建设江淮生态大走廊,以此为主轴构筑起江淮大地的生态安全屏障”。这一全新的重大战略写进省党代会报告,不仅在会场内引发了省党代表的热议,也激起扬州社会各界的兴奋与关注。

  如何以江淮生态大走廊建设为引领,在服从服务于国家和全省发展大局中,推动扬州经济社会更好更快发展,成为扬州460万人民关注的焦点。

  超前谋划建设江淮生态大走廊,缘于扬州高度的生态自觉

  “生态环境是我省全面小康建设的突出短板,必须摆在重中之重的位置。”省党代会报告指出,要践行绿色发展理念,下大决心、花大力气加强生态保护和环境治理,力争实现生态环境质量的根本性好转。规划建设江淮生态大走廊,这无疑是江苏践行绿色发展理念,加强生态保护,推动“环境美”建设的一项重要举措。

  “规划建设江淮生态大走廊,实际上就是以保障南水北调水质为主线,在江淮大堤上构筑高水平的生态走廊。”长期从事水利工作的省党代表吕振霖在接受本报记者采访时表示,这项工程涉及扬州、淮安、宿迁、徐州等江苏沿运河城市,涉及河湖沟通、农业面源及污染源治理、城市雨污水分流等多个方面,是一个综合性的系统工程,需要各方共同努力。他对扬州发起江淮生态大走廊建设表示赞赏和肯定,他说,扬州是南水北调东线源头城市,也是长江与淮河交汇的地方,发起和推动江淮生态大走廊建设这项工作非常有意义和价值,扬州生态走廊建设好了,对整个南水北调东线工程都具有重要意义。

  作为全省生态环保主管部门的负责人,省党代表、省环保厅厅长陈蒙蒙站在全省生态环境保护的角度阐释了规划建设江淮生态大走廊的重大意义。他透露说,建设江淮生态大走廊,也是全省即将实施的“三提升”行动的重要内容,“三提升”其中之一就是要提升生态水平。江苏的重点是要保护苏中苏北形成的生态保护网格局,江淮生态大走廊就是一个重要区域。江淮生态大走廊对南水北调东线调水安全、对苏中苏北淮河流域的生态保护都具有重要作用,生态立市、富民优先,将成为沿线城市未来的发展方向。“江淮生态大走廊的规划建设,将成为向北输送干净水、达标水,以及苏中苏北地区不走‘先污染后治理老路’、实现创新转型发展的一个重要举措。”

  “江淮生态大走廊地处南水北调东线源头,具有全国性、全局性意义,希望能够把江淮生态大走廊上升为国家战略。”陈蒙蒙说,这个战略是扬州率先提出来的,而且也是率先实践的,包括“七河八岛”建设、江滩治理、生态红线的划定,已经做了大量有益的探索。“我们会支持扬州在这方面的探索,同时在全省的生态保护格局上更加凸显扬州的位置,发挥扬州的作用。”

  省党代表、高邮市委书记勾凤诚表示,他对江淮生态大走廊建设写进了省党代会报告感到由衷的高兴,但同时压力也非常大。扬州为此已经谋划了三年,也作为未来五年扬州重点抓好的10件大事之一写进了市第七次党代会报告。“这和省党代会精神不谋而合。”

  听到江淮生态大走廊被写进省党代会报告,作为该项目的参与者和起草者之一,市环保局局长金春林长舒了一口气。他介绍说,扬州是江苏省唯一一个跨长江与淮河两大流域的水生态、水环境、水景观、水文化体系完整的城市,生态区位十分重要。规划建设江淮生态大走廊,既是致力于生态建设和环境保护上求突破,挺起扬州“绿色脊梁” 的区域工程,也是创新发展、示范全省的样板工程,更是服务长江大保护和南水北调东线水质安全的责任工程。 “有了省委、省政府的关心和支持,扬州有条件、有信心推动这项工作上升为国家战略。”

  高起点规划江淮生态大走廊,历史赋予扬州的责任担当

  10月10日,市委常委会集体调研江淮生态大走廊建设,这也是新一届市委常委会的第一次集体调研。谢正义强调,规划建设江淮生态大走廊是扬州践行绿色发展理念和省委最新要求的核心工程、龙头工程、战略工程,是扬州绿色发展、转型发展的内在要求,也是扬州服从服务于全国全省发展大局的需要。

  “省党代会报告提出,‘在南水北调沿线高起点规划建设江淮生态大走廊’。”市规划局总规划师刘雨平这样说,“高起点三个字,力重千钧,意义十分重大,这是历史赋予我们的责任担当,这是考验扬州的智慧。要通过规划的编制和实施,来规划引领、推动区域生态保护和产业优化发展,促进江淮生态大走廊的保护和利用。”

  根据扬州规划,江淮生态大走廊东至京沪高速、南至长江、西接安徽滁州、北接淮安,江淮生态大走廊总体规划布局为“一带一廊”,“一带”为沿京杭大运河、高水河、芒稻河、廖家沟、夹江及周边湖泊水系、湿地形成的生态带;“一廊”为沿潼河、三阳河、新通扬运河、夹江形成的清水走廊,总面积为1800平方公里。涉及扬州的高邮、邗江、广陵、江都、宝应5个县(市、区)42个乡镇,沿运河的高邮湖、宝应湖、邵伯湖,形成了一纵一横两条生态廊道,也构成了扬州发展的主轴线。其主要功能区规划为:“五大板块、七大亮点”。“五大板块”即高邮湖国家重要湿地、宝应湖自然保护区、邵伯湖重要湿地、“七河八岛”区域、长江大江风光带;“七大亮点”有高邮湖芦苇荡湿地公园、清水潭生态中心、宝应湖国家湿地公园、“七河八岛”生态中心、江都“三河六岸”景观带、广陵夹江生态中心及夹江漫步生态廊道、三湾湿地生态中心。

  刘雨平说,江淮生态大走廊如何规划建设、保护利用?这是一项十分复杂的系统工程。从规划的角度看,要尽快编制和完善好总体规划,来整体保护、开发和利用,通过规划引导,来保护和科学利用江淮生态大走廊,杜绝小规模无序开发、低层次开发。

  刘雨平告诉记者,为呼应江淮生态大走廊的保护和打造,市规划部门已超前谋划,先行启动了环邵伯湖地区旅游开发规划研究,并形成成果。“环邵伯湖地区是江淮生态大走廊的重要组成部分。进行环邵伯湖地区旅游开发规划研究,就是希望通过规划引导,来促进环邵伯湖地区抢抓交通格局全面优化、休闲时代生态资源价值提升所带来的新契机,以创新驱动、融合发展、湖镇联动为核心理念,深入挖掘和系统整合邵伯湖周边乡镇生态环境、产业基础、历史人文等,通过科学准确定位、优化旅游发展格局、做强旅游项目、完善旅游公共服务、加强顶层设计等,打造成长三角知名的湖泊旅游胜地,塑造邵伯湖大旅游品牌。从而通过“旅游+”的产业融合作用,推进环湖关联产业转型升级、沿湖乡镇的新型城镇化建设,培育扬州旅游产业与生态经济新兴增长极,让旅游业真正成为这一区域加快产业转型升级和促进城乡转型发展的突破口,实现环邵伯湖地区社会综合效益全面提升,促进江淮生态大走廊的保护利用。” 

  扎实推进江淮生态大走廊建设,构筑起江淮大地的生态安全屏障

  “规划建设江淮生态大走廊,是扬州践行绿色发展理念的核心工程、服从服务于全国全省发展大局的战略工程。”市发改委主任范天恩说,建设江淮生态大走廊,有利于保护好大自然赐予我们的生态家底,有利于用生态文明倒逼产业绿色化和绿色产业发展,也有利于为人民群众和子孙后代积累更多生态财富,提供更好生态福利。

  范天恩介绍说,江淮生态大走廊是长江大保护的重要组成部分,因为70%的淮河水是由淮河入江水道在扬州通江入海;是南水北调工程的东线源头和输水廊道,承担着为华北数亿居民输送放心水的重任;是我省江水北调的主干线,覆盖全省60%的国土面积、涉及4000多万人的饮水和生态安全。

  “围绕江淮生态大走廊扬州部分建设,扬州已经做了很多工作。”范天恩介绍,在完成初步规划的基础上,启动先导区建设,把淮河入江口和南水北调东线源头地区约80平方公里作为先导区进行建设,已完成21家船厂、砂石场搬迁、100万平米的拆迁和环境整治,并以人大决议的方式对淮河入江水道上的“七河八岛”区域实施“四控一禁”。同时在沿线基本建成了9个10平方公里以上的生态中心。实施湖泊治理工程,淮河入江水道整治工程切除高邮湖、邵伯湖行洪区域阻水浅滩总面积3万亩、土方3250万方,从根本上消除了淮河行洪瓶颈;实施了300个重点减排工程、59个流域水污染防治项目,关停小化工小电镀企业102家,退渔还湖30万亩。今年,部分建设项目已列入国家和省“十三五”规划。

  “扬州将努力推动江淮生态大走廊上升成为国家战略。”范天恩介绍说,未来,我们将认真贯彻全省推动长江经济带发展工作座谈会和此次党代会精神,制定实施江淮生态大走廊建设“五年行动计划”,将相关工作工程化、项目化,不等不靠,抓紧推进。“扬州将以实施江淮生态大走廊为抓手,共同推进沿江生态大保护,努力打造境内长江岸线80多公里、大运河140多公里一纵一横两条生态廊道。”

  据介绍,扬州还将结合省区域环境补偿试点,推动建立健全长江和运河流域环境治理联防联控机制,尤其是按照长江沿线“共抓大保护,不搞大开发”的指示精神,抓好沿江岸线的生态修复涵养、保护利用和产业的转型升级,推动沿江地区尤其是扬州化工园区绿色发展。同时将加强与国家有关部委和省有关部门的汇报和对接,最大限度寻求与国家、省有关政策特别是长江经济带战略、南水北调清水工程的结合点,争取尽可能多的项目能够列入国、省规划和上级政策的“笼子”。

下载荔枝新闻APP客户端,随时随地看新闻!

我要说两句

layer
快乐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