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9日,是响水县生态化工园区沙荡新村百岁老人桑学兰的寿诞,除了儿孙们纷纷从外地赶回家为老人祝寿外,园区和村里还请来文艺宣传队助兴并送上慰问金。
老人育有4个子女,两儿两女,五世同堂,大家庭已有100多人。大女儿郁正英74岁,大儿子郁步生70岁,小女儿郁步英57岁,小儿子郁步林53岁。
桑学模(音)对高寿的姐姐羡慕不已。
采访中,桑学兰执意要拉着两个儿子的手一起合影。
一大家子围在老太君身边准备照全家福。
身体硬朗记忆佳
尽管已经是百岁高龄,但桑学兰老人的精神状态很好。盐城晚报记者问老人:“以后再看见我们,您还能认得出来啊?”老人笑着说:“认得,只要见过的人我都记得呢!”
“她的记忆力很好,说话从来不重复。只是耳朵在去年10月底才发现略有些背。”老人的大儿子郁步生说,但只要说得慢些、声音大一些,老母亲就能听得见。老人腿脚也一直很好,虽说去年冬天不小心跌了个跟头,但恢复得很快,十几天就又能下地走路了。
“拐杖就是那时给她配上的,现在她也能自己走,有时候她还不愿意用拐杖,走路不喜欢别人搀扶。”
因为大哥平时在无锡工作,多年来,一直由郁步林夫妻照顾老人。“老母亲几乎不生病,70岁以后一次都没挂过水,一年到头连感冒都没有。”郁步林告诉记者。
桑学兰老人拉着盐城晚报记者的手说:“我这一生一世啊,医生赚不到我的钱。”郁步生笑着说,三十年多前母亲就说过这样的话,现在看来,果真应验了。
爱做家务心地善
桑学兰的老伴未满50岁就去世了,她年轻时辛苦把4个孩子拉扯大,老了以后也基本不要儿女操心,一直到现在生活起居都很独立。能自己穿衣服,洗澡也不需要帮忙,甚至每天清晨马桶都是自己倒。有时候她还能帮忙照看家里的曾孙和玄孙,甚至做饭给小孩吃。
“现在已经不让她做菜了,即使公司需要加班,我也会向领导说明,尽早赶回来烧饭。”郁步林还告诉记者,老母亲在他回来之前都会淘好米放在电饭锅里,把饭煮好为他减轻负担。
老人一生勤劳,总是闲不住想要干活,没事就要去家门口的菜园子里种种菜,“不让她去做,还非要去呢。”郁步林感叹道,直到今年,老人夏天的衣服都是自己手洗的,只有上学的孙子回来,她才将衣服交给孙子用洗衣机一起洗,“我儿子还在念高中,平时星期五晚上才会回来,但是每次回来都会陪奶奶聊天,帮她洗头、洗脚。”
盐城晚报记者无意中看到屋顶上有四五只花猫在走动,郁步林告诉记者:“这些猫都是最大的那只母猫生的,已经养了有四五年,平时都是母亲给它们喂食。”老人对陌生人也很友善,“平时有乞讨的人来村里,她就拿钱拿吃的给人家,有时还邀请人家上桌一块吃,吃饱了还会盛一些给乞丐带着。”
爱吃红烧肉厨艺棒
老人97岁之前还能做菜,尝过她做的菜的人都说:“老太太做菜都快赶上厨师水平啦!”桑学兰老人最拿手的菜是红烧肉和清蒸鱼,“她做的清蒸鱼像豆腐那样嫩,又鲜又香,从小吃到大,跟你这么一说,还有点怀念呢!”郁步林说完摸摸头,不好意思地笑了起来。
虽然老人的牙齿已经没了十几年了,但是一点也不影响胃口,每顿饭都能吃一碗软米饭。老人最爱吃红烧肉,所以家里常备五花肉,做完了就买,几乎没断过。“说出来你们可能不信,我母亲每顿能吃四五块大的红烧肉!”小儿子郁步林边讲还边比划着,“我家红烧肉有‘肉圆’那么大。”
除了红烧肉,老人也喜欢吃一些蔬菜,对于其他的菜基本上不动筷子。而逢年过节,她都再三叮嘱晚辈看望她不需要买东西。有些晚辈“执拗”买来的营养品,她从来不动,基本都送给孙子、曾孙和玄孙吃了。
作息有规律脾气好
桑学兰老人的生活很有规律,早上5点多醒来,打开门看看天气好不好,下雨的话就再歇会儿,不下雨就唤家人起来送小孩去上学。每天中午睡一个小时就起床,晚上8点前睡觉,夏天稍晚些,要等到9点才睡觉。
老人平时不看电视不听收音机,不抽烟也不喝酒,纸牌和麻将更是从来不碰。无聊了就喜欢找人聊聊天,自己到前屋后屋串串门。当盐城晚报记者问及老人是否会有心思放在心上,兄弟二人异口同声地说:“不会!她根本就是个没心思的人,有啥说啥。”
“她是出了名的长寿老人、好人。”当地村民都知道桑学兰,他们告诉记者,老人很开朗,从不发脾气,待人宽厚,一直以来与乡里乡亲都友善相处,对儿媳妇也像对待家里女儿般疼爱,从没呵斥过。
我要说两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