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比利·林恩的中场战事》:一首写给电影的情歌|荔枝娱评

2016年11月19日 11:25:47 | 来源:荔枝网

字号变大| 字号变小

  /祖纪妍

  (作者祖纪妍,“荔枝新闻”特约评论员;本文系“荔枝网”及“荔枝新闻”手机客户端独家约稿,转载请注明出处。)

  李安新片《比利·林恩的中场战事》在全球范围内预热了很久,但是内地上映之前,这部电影的北美口碑并不乐观:纽约电影节首映之后烂番茄评分仅为17,而全球上映之后,烂番茄评分略有回升却也只有49分。不管外媒怎样说,我对这部电影一直都抱有很强的乐观心态,因为电影史上所有重大的技术革新必然经历巨大的争议。无论是1927年的第一部有声片《爵士歌王》,还是1935年的第一部彩色故事片《浮华世界》,甚至可以追溯到世界上第一部电影1895年的《火车进站》,电影总是在带给世界的震惊中成长。《比利·林恩的中场战事》也是这样。

  关于3D4K120帧等专业术语的文章已经有很多了,这里不做过多阐释。我只是想说,这种更流畅、更清晰、更符合人眼识别规律的技术在李安手里并非只是噱头而已,他确实动用了很多导演技巧,来配合新技术的特征以最大程度地展现人物丰富的内心世界。大量的脸部特写只是直观外在特征,《中场战事》背后的特点是大比例的主观镜头,甚至出现了很多非常“绝对”的主观镜头——完全把观众放置在主人公比利的位置上,让众多角色直视摄影机说话。直视摄影机是一种非常“危险”的拍摄手法,因为如果处理不好,会直接打破观众的观影幻觉,造成“跳戏”,破坏整个的观影环境和故事氛围。但是新技术通过很多微妙的方式使影像世界和现实世界渐渐混为一谈,李安聪明地利用了这一点。

  我非常尊重李安的尝试。作为一个可以集全世界资源于一身的大导演,他主动承担起突破电影现有技术的重任,我认为是非常富有责任心的体现。当他掌握了新技术,他选择将之应用于展现角色微妙的内心世界而非制造视觉享乐的影像奇观,我认为这更是一种仁以为己任的担当。李安还是那个李安,用安安静静的方式,拍着安安静静的画面,然后安安静静地打动你的那个李安。他还是一个天真的导演,他并没有在好莱坞的摸爬滚打中沦为文化商人。从更高远一点的立场上来说,19世纪末世界文学出现了重大的变化:意识流的崛起使小说更多着墨于描绘个体的内心世界,同时也让小说脱离了大众娱乐成为了纯文学的重要阵地。不知道李安用3D4K120帧的新技术直抵人物内心的尝试,会不会带来电影从产业向艺术的一次分离。

  当然,《比利·林恩的中场战事》并不完美,我完全理解烂番茄评分走低的原因——我们还没有一套可以匹配如此高清晰度、高流畅度、高色彩还原度的电影语言系统。电影技术革新了,但是电影语言并没有演进,也就是说电影的拍摄方式、摄影机的运动方式以及后期剪辑方式都还停留在24帧的时代。这种电影技术与电影语言的鸿沟会对观影体验造成影响,甚至有些观众会出现眩晕、恶心等生理不适感。不过,电影语言的革新是一定要依托新技术才能完成的,但愿《中场战事》只是一个开始,但愿新一场电影语言的革命已经来临。

  艺术家召唤和开发新技术,而新技术自然也会影响艺术家创作。众所周知,李安是一位以“冷静克制风”著称的作者导演,无论是早年的“父亲三部曲”还是称誉世界的《卧虎藏龙》《断背山》,他都不是一个喜欢夸夸其谈的导演,他不需要让角色说出他心中想说的话,他更愿意以“留白”的方式让观众自己去思考、去想象。相比之下,李安在这部电影中变得感性极了,他说了很多想对电影说的话。《中场战事》的主线是对伊拉克战争的思辨,而副线则充满了“元电影”风格,在副线对电影伦理的探讨中,李安给自己挚爱的事业写了一首情歌。“我们所做的,不是故事或者观念,只是我们每天的生活”,在李安眼里,电影新技术与战争一样褒贬不一、有不同侧面,他不是英雄,只是战士,也许他没有做什么值得骄傲的事情,他只是做了他必须做的事情。而他永远不悔。

欢迎关注荔枝锐评(lizhirp)微信公众号:

下载荔枝新闻APP客户端,随时随地看新闻!

我要说两句

layer
快乐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