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希望我们老了不用你养|荔枝时评

2016年10月09日 09:02:29 | 来源:荔枝网

字号变大| 字号变小

  【编者按】

  今天是重阳节,我们将陆续发布“老去的生命”年度主题征稿活动入围作品;10月20日24:00前可继续投稿,详情点击《征稿|当你老了,要怎么度过余生?》

  文/欧阳晨雨

  每天上下班,都要路过社区的“老年大学”。一副鲜亮的招牌高悬大楼门口,实际场地却在地下室,老人们高亢的合唱声,便隐隐地从地底传出,抒发着一种“老有所乐”的集体快感。悠闲的歌声,常引得拖着忙碌身躯飘过的我心生感叹,不如早点退休,赶紧加入他们之列。

  当然,这并不实际。年近不惑的我,想要到达这个标准,还需要经过20多年的奋斗。我的父亲和母亲倒是满够格,他们退休多年,早已两鬓霜白。从我的孩子一出生,他们就搬来和我们一起住,既是帮带孩子,也是在这里养老。

  说起“养老”,这恐怕是一种最好的折衷办法了。年迈的父母从异地过来,在这个原本陌生的城市,得到了难得的家庭温情,遇到身体不佳的情况,也有家人照顾和送医,不用勉力支撑;我们能安心上班,不用担心年幼的孩子无人看管,以及接送上学。不过,这种看似理想的“养老模式”,却也是无可奈何之举。

  在老家,父母的同辈人都已成老人,留在当地的也不多。除了早逝的一些人,很多人和我的父母一样,去了外地帮看孩子。原本在身边,他们还能找到几个打牌和散步的伴儿,之后越来越少,直到父母也离开了老家,成了银发斑驳的外漂一族。倘若是在老家,谁又来照顾他们呢?年富力强的亲戚,早被大城市“虹吸”过去,而今又有多少还蜗居老家,又有多少能真正帮把手呢?

  不过,父母跨省来到我所在的省会城市,也并不是处处都很方便。乡音乡语、看孩子的他们,没空上“老年大学”,小心翼翼地与周围的住户们交谈和交往,如果对方恰好也是外来看娃的老人,或许也能聊到一起,可是与老家时的如鱼得水相比,不啻为天壤之别了。这些年,老人在这边家中小住一段,便要回老家看看,我们也能理解,这才是化融乡愁的真正解药。

  乡愁在心,医保压身。在异地养老的情况下,医保的报销比例偏低。父母都患有高血压,从老家过来便采购了一些常规药品,勉强算作“自给自足”,但这是没有遇上什么大病。随着父母的年事渐高,医疗的压力也不断增加,我们也不得不未雨绸缪,开始备点专门储蓄,这对于家庭来说,在返还房贷之外,又是一笔不能忽视的开支。

  当然,更大的压力,可能还在将来。当我们真正实现了“退休”,时间更充裕了,可年纪也大了,体力不支了,有可能面对的是耄耋之年的4位老人。连同自己,生活应如何照顾,医疗如何解决?这些都是很现实的课题。统统由我们的子女来解决?独生子女政策下出生的他们,肩上的这副担子,也实在太过沉重了。

  其实,我们家的境遇,也正是万千中国家庭的缩影。当年,谌容有部很走心的小说《人到中年》,述说了中年人的社会负担和生活危机。但是,彼时还不看不到老龄社会的踪影。父母多次谈起,我们也曾想过,将来能不能进一家养老院,一揽子解决好生活和医疗保障的问题。当然,我们也考虑到了,老人扎堆的地方,不会很孤独。然而,翻看新闻报道,发现这种愿望,其实也成了奢望。

  据去年8月份开展的第四次中国城乡老年人生活状况抽样调查,我国60岁以上老年人口超过2亿,空巢老人突破1亿,失能半失能老人达到3500万……养老挑战如此严峻,我国的养老保障体系建设、养老服务能力,却还远未达到人们预期。

  对照“百名老人5张床位”的国际标准,我国养老床位仍有不小缺口。截至2015年3月底,全国各机构、社区等养老床位合计584.0万张,每千名老年人拥有养老床位数才27.5张。西湖区社会福利中心等公办养老机构,现在是“一床难求”,来这里登记的老人,已排到了3年以后。

  就算想进民办养老机构,亦非易事。虽然国务院2013年9月出台的《关于加快发展养老服务业的若干意见》明确,要完善投融资政策、土地供应政策、税费优惠政策、补贴支持政策等,吸引更多民间资本,培育和扶持养老服务机构和企业发展。但在实际操作中,因“最后一公里”没有打通,民办养老机构申请补贴等优惠并不容易,也就难以为继。

  父母在老去,我们在老去,孩子也在老去。希望身处的老龄社会,“中国式养老”这一页早点翻过,别再指望孩子成为养老的“主力军”。在以人为本、全面保障的养老体系中,我们能安放心境、品味时光,谈笑间指点人生的黄昏。

  (为保证竞赛公平性,所有稿件除错别字外,不做任何编修,投稿请至lizhirp@163.com,详情点击《征稿|当你老了,要怎么度过余生?》)

欢迎关注荔枝锐评(lizhirp)微信公众号:

下载荔枝新闻APP客户端,随时随地看新闻!

我要说两句

layer
快乐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