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阳说老:有怕老的,有盼着老的

2016年09月30日 11:41:06 | 来源:深圳特区报

字号变大| 字号变小

  原标题:重阳说老:有怕老的,有盼着老的

  ◎ 老猫 (北京 专栏作家)

  九九重阳,是敬老的节日,也是登高望远辟邪的日子。为什么要选在这个日子过节呢?《岁时广记》说,单数为阳,九又是最大的单数,谓之“老阳”,再加上道家认为九月九日为太上老君生日。所以,这天就是重阳节了。不过,关于太上老君过生日,又有不同的说法。有记载说,唐武宗会昌元年三月二十五日曾经下旨,因为今天是太上老君生日,放假一天。而清朝有不少人认为,太上老君的生日是二月二十五日。不知道是怎么传的。

  其实,单月单日,在中国都是节日。一月一为正旦,三月三为上巳(踏青),五月五为端午,七月七为乞巧,九月九,自然是重阳了。当然也有例外,清朝王世祯说,唐文宗开成元年,就因为上巳节两个公主要出嫁,加上皇帝还要曲江设宴,京兆尹归融表示肯定忙不过来。皇帝说,那就把上巳节改在三月十三吧,去年的重阳,不也是改在九月十九了么?也未失重阳的意思嘛。合着古代过节,居然是可以改日子的。

  好多人不知道的是,九月九日还曾经叫“息日”,就是这一天休息。谁休息啊?所有女人。《搜神记》讲,有个丹阳丁姓女孩,嫁给了淮南全椒县谢家。不过,婆家对新媳妇特别狠,不仅让人家劳役干活,稍不如意还打。丁氏扛不住了,上吊身亡。这一天正好是九月九日,所以江南人传说,丁氏的魂魄就借着巫师的嘴说:“念人家妇女作息不倦,使避九月九日,勿用作事。”于是这一天成了“息日”,女的都可以休息了。

  人老了,须发皆白,古人称为“蒜发”,或者“萱发”。白发可是不少老年人避讳的事情。宋朝进士李居仁就是一位。老进士六十岁了,他有个小哥们叫郑辉,一见面就喊他“李爷爷”。老李觉得这样不行,思前想后一狠心,把胡子全拔了。过了两天郑辉见到他,吃惊地说:“哎呀几天不见,风采顿易。”老李得意地问:“怎么样啊?”郑辉答:“昔日是个老爷爷,今天成了个老婆婆啦。”

  《墨客挥犀》里有另外一个老郎中,也为胡子的事情发愁。这位也六十多了,胡须斑白,就让自己的妻妾给他拔白胡子。小妾当然希望老爷年轻啊,拔的全是白的。妻子可不这么想,心说老公变年轻了那还不是讨小妾的欢喜?得,她净找黑的拔。一个拔白的一个拔黑的,没几天,老郎中的胡子就全没了。

  对待胡子,元朝的中书丞相史天泽要聪明得多。《南村辍耕录》说这位老丞相胡子也花白了,可有一天,突然变得全黑。皇帝一见就愣住了,问:“老史你的胡子怎么黑了?”史天泽答:“我用药给染了。”皇帝又问:“你染它干啥啊?”史天泽说:“老臣我一照镜子,看见自己胡子白了,就很伤感,觉得到了暮年,为陛下工作的时间也没多久了。所以决定把它染黑,这样报效陛下之心,就和以前一样啦。”瞧,多会说话啊,把皇帝说得笑开了花。老史被元朝皇帝赐了个名叫“拔都”,汉人能叫这个名字,整个元朝都没几个。

  当然,老人们不全跟胡子较劲,也有不少有追求的。大家经常在一起聚会,还老搞些文化活动。比如明朝隆庆年间,就出现过耆老会,七位退休官员组织的,有太守,有尚书,有主事,一起吟诗喝酒,他们的诗有一句被记住了:“故里重开耆老会,七人五百二十三。”这说的是岁数相加,每个人都七十多了。嘉靖年间,福建莆田还有个逸老会,还出了一本《逸老诗集》。清朝光绪年间,几位老先生拜访学者俞樾,大家在俞家春在堂聚会,一算岁数,来了句“四人二百九十七,一主三宾春在堂。”

  人都怕老,但也有巴不得自己老的。比如万历三十年,皇帝就给自己过了个“七十大寿”。万历皇帝有那么老吗?没有。只不过要过生日,叫做万寿圣节。那些宫里的侍从太监,想着法给皇帝寻开心,就说皇上生日四十岁,加上登基三十年,恰好七十岁。这么一搞,“大小监局,竟奢斗侈,罄其力以备进奉”。《万历野获编》说,当时刚恢复了矿税,一听说有祝寿这事,大家又开始采购“瑰异未名之宝”,征收“孝顺钱粮”。接下来又开始造龙凤船亭,“圣情果大怡”。换来的,是“榷税纵横,愈不可谏止矣”。

  看来什么都有名目,有了名目,就好有动作了。名目都得靠创意,比方敬老,也是可以拿来当名目的。

下载荔枝新闻APP客户端,随时随地看新闻!

我要说两句

layer
快乐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