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是寻常见真情,最是细节显品格,家人眼中的“党员故事”,组成了一幅生动真实的共产党人群像
有时候,相比于历史的宏大叙事,现实的平凡书写更有一种直击人心的力量。当中国共产党引领中国航船驶过95年风雨,无数人从自己的视角重新打量这支队伍,从一件件小事、一个个普通党员感受历史的启示、信仰的伟力。“我家的党员”正开启了这样一扇窗口。
自6月24日起,本报评论部携手人民网中国共产党新闻网、人民日报新闻客户端,开展“我家的党员”征稿活动。正如征文启事中所说,差不多每16个中国人里,就有一名中共党员。他们是丈夫、妻子,也是父母、孩子。家人的独特视角,也许会给我们呈现一个更加鲜活、真实、接地气的党员,也让我们了解,“入党”这个选择带给本人、带给家庭怎样的影响。
尽管已经预料到这个话题会让很多人“有话想说”,但雪片般飞来的征文,数量之多仍让我们感到意外。截至目前,“我家的党员”收到投稿648篇,作者既有公务员、铁路职工,也有企业职员、普通村民等。很多人表示,不是为了发表而撰写,正如江西读者刘刚所说,只是“为了见证他们(父母)的红色情怀,书写他们的红色记忆,传承他们的红色基因,传递他们身上的正能量”。
这些文章,没有华丽的辞藻,尽是真心话、真性情;没有空洞的理论,只有一个个鲜活的人生片段。到目前,我们已在人民日报上选发了7篇征文,并在人民网、人民日报评论公众号上分别选登了15篇、11篇。最是寻常见真情,最是细节显品格,无论是《爸爸的“叨叨”》《我家有个“老”党员》,还是《与梦同行的90后党员》《80后党员的“样子”》,这些家人眼中的“党员故事”,组成了一幅生动、真实的共产党人群像。
“95年来,一代又一代优秀中国共产党人,为祖国和人民无私奉献,生动展示了共产党人的为民情怀、高尚情操。”习近平总书记的这一评价,无数党员家属感同身受。“我们家是他最舒服的旅馆,而办公室则是他的‘家’”“你总在为别人加班,啥时候能为家里、孩子‘加加班’”……这些“暖暖的吐槽”,诉说的是亲人的关切,更是党员品格对身边人的深深感染。正如陕西读者苏红所说,“家有党员,是辛苦的,但我深深地为他的种种执着所震撼,也渐渐明白了:有追求、有信仰,才是真的脚踏实地、令人敬佩的人生。他追求着他的信仰,我骄傲着他的自豪。爱他就支持他。”
透过家人的眼睛,我们看到党员的执着与坚守。“倔牛”“‘轴’心骨”“二愣子”……饱蘸生活气息的字里行间,一个个有原则、有血肉的党员形象扑面而来。河北读者杜明骏因拿红字头公用信笺写作业而受到父亲训斥,从此记住了“公家的光一点都不能沾”。“现在你找别人帮忙,以后别人叫你办一些不合规矩的事,怎么办?”广西读者何杰锋因女儿回绝走后门而引以为傲……日常的细节,让人感到在代际之间流淌着一股坚定的力量,冲淡了“精致利己主义”的流风,拉升了精神世界的水位。
信仰是一颗种子,总会在耳濡目染间破土萌发。河北读者宋有理回忆入党那天的家庭对话:当晚,妻子特意为我备了酒菜祝贺,小儿问道:“家里有什么喜事?”我说,“儿子,今天是你老爸的‘生日’。从今往后,老爸就有了政治生命。”儿子跳着说:“爸,我也要政治生命。”信仰的种子,就这样在孩童的心中扎根。实际上,许多作者都是在儿时通过家里党员的言行,完成了对共产党的认知,种下了日后加入组织的渴望,信仰火炬的接力代代相传。
“不忘初心,继续前进。”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95周年大会上,习近平总书记反复强调的这句话,也许在穿越抗日烽火的爷爷传奇中,在苦战戈壁荒滩的父辈故事里,抑或在默默无闻奉献的儿孙作为中,我们会有更深的理解。信仰远大却从不虚幻,理想崇高却永远实在。在“我家党员”的一棒又一棒接力中,他们迈出的是脚步,赢得的是未来。姜 赟
我要说两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