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导手记|《致未来书》:历史是有温度的,看你如何去感知

2016年07月21日 09:39:22 | 来源:荔枝网

字号变大| 字号变小

  文/张浩

  (作者为六集文献纪录片《致未来书》总编导;本文系“荔枝网”及旗下“荔枝新闻”手机客户端独家稿件,转载请注明出处。)

  (编导张浩工作剧照)

  “一个不懂自己出生前的历史的人,永远是个孩子。”

  这是罗马哲学家西塞罗的一句名言。

  1984年出生的我,童年是在雨花台畔度过的,记得爷爷家楼下就是雨花台烈士陵园。每天幼儿园放学后,爷爷都会夹着个小马扎儿,带我到革命烈士西殉难处旁的红领巾广场去玩会儿。那是我儿时每天最欢乐的时光,也是记忆最深刻的事情。雨花台烈士陵园,是我再熟悉不过的地方。

  然而,直到接受了创作纪录片《致未来书》的任务,我才发现,原来我对从小伴随我长大的雨花台,是多么的陌生。

  有多少革命烈士牺牲在雨花台?

  他们从哪里来?

  他们怎样走上革命的道路?

  他们有着怎样的人生经历?

  他们为何为了心中的理想抛弃生命?

  在生命的最后时刻他们如何面对自己的家人?

  有太多太多的问题萦绕在我脑海。带着这些问题,我率领摄制组,踏上了寻找这些烈士们人生经历的特殊旅程。

  (作者和同事为拍摄做准备工作)

  当一个个烈士鲜活的故事被挖掘出来的时候,编导们说的最多的一个词是:可惜。可惜他们未尽的理想事业、可惜他们有限的生命没能尽显自己的学识与才华、可惜他们过早凋谢的生命之花。

  从一开始,我们就决定用烈士们留给亲人和战友的文字和话语、他们走向刑场前的遗言和遗书来串联和结构全片。

  通过这些文字,我们发现,烈士们并不像以往所想的那样是高高在上,遥不可及的完人。相反,与我们一样,烈士们也是有血有肉,有情有爱的普通人,他们也有喜怒哀乐,生死离愁。

  他们有对现实的不满、对未来的憧憬、对人生的规划。

  (烈士郭凤韶牺牲前的一年计划书)

  被母亲或亲人误解,他们会伤心难过。

  见不到孩子,他们会嚎啕大哭。

  与家人诀别,他们会泪如泉涌。

  英雄,正是这样从一个个普通人中脱颖而出。正因为他们身上平凡的属性,才更显得危难时挺身而出的光荣与伟大。

  责任体现信念与追求,担当彰显勇气和品格。

  每个民族都需要自己的英雄,唯有英雄才能在一个民族最需要的时刻,挽狂澜于既倒。

  在6个月左右的前期拍摄中,摄制组足迹遍及全国18个省市自治区,行程达3万多公里,更远赴美国、俄罗斯、德国等地的档案馆、图书馆和大学收集资料。在美国洛杉矶的斯坦福大学,我们寻找到了雨花台烈士施滉的毕业生纪念册、成绩册和毕业论文的原件。现在流行把有海外留学经历并选择回国发展的人称作“海龟”;而施滉,就是那个动荡年代的“海龟”之一。取得斯坦福大学历史学硕士学位的他,完全可以选择继续留在美国学习,考取斯坦福大学博士学位,然后谋得一份好的职位,过上安定的生活;而他放弃了这样的机会,回国投身于救国救民的历史洪流,抛家弃子,为的是让大多数同胞能够过上更好的日子。他用自己的人生抉择,为今天的“海龟”们做出了一个优秀的表率。

  (施滉在斯坦福大学期间的集体合影)

  我们的编导中,恰恰就有一位从法国留学回来的“海龟”。施滉烈士的故事,深深打动了这位编导。

  我们认为,只有创作者自己被真正的感动,才能通过作品感动观众。

  在贵州瓮安,冷少农烈士的家乡,编导跑遍整个县城,只为买一束菊花,献在烈士雕像前。

  在福建厦门,许包野烈士工作的地方,摄制组遭遇百年一遇的寒潮,摄影师冒着刺骨的冻雨,不顾浑身湿透,赤脚站在海水中只为拍摄一组意向镜头。

  这不仅是创作的需要,更是表达了我们作为后人在讲诉烈士的故事时,对先烈的一种应有的敬意。

  在后期制作中,大家一致认为片子整体叙事风格应该是平实质朴的,绝不能有人为的演绎和拔高,这就要求我们从镜头语言上去下功夫,从画面的选择和剪辑上表现力量,以大量写意的镜头和画面去叙事。为此,我们专门组织了大规模的再现拍摄,在影棚内搭建了监狱、牢房、法庭等场景,运用光效的变化,影调的控制,努力营造出一种特定的氛围,拍摄出既符合那个年代的时代特征,又以淡化表演突出写意为表现方法的镜头画面。剪辑时,我们还使用烈士手书真迹与再现场景叠画结合的方式,兼顾片子的文献性与可视性有机统一。

  (场景再现拍摄前的准备工作)

  为了表达我们创作者对先烈的敬意,片中提到的每一位烈士都做了一个标版,照片选用能够找到的烈士最清晰最有精气神的标准像,用国际歌曲谱作为背景,把每一位烈士的生卒时间在醒目的位置标明,这种贯穿全片的统一标版也成为全片的一种元素和风格。

  (配有国际歌曲谱背景的冷少农烈士标版画面)

  在雨花台牺牲的革命志士,他们来自各行各业,各种阶层。他们怀着对国家民族与人民的大爱,放弃个人的荣辱与利益,为了一个共同的梦想走到了一起,凝聚成了一股不可抵挡的力量,以前赴后继,义无反顾的精神,冲破黑暗,寻找光明。

  追寻着他们的足迹,挖掘湮没于时间长河的故事,弘扬他们的精神,这是作为后来者的我们,对他们表达崇敬之情的一种方式。

  其实,历史从来都不是枯燥无味的,它始终带着温度守候在那里,等待有心的人去感知。

 

下载荔枝新闻APP客户端,随时随地看新闻!

layer
快乐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