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南汛期提前 无锡准备好了吗?

2016年04月19日 14:35:47 | 来源:江南晚报

字号变大| 字号变小

  上周六的狂风暴雨还记忆犹新,天气预报就说今晚大风大雨将再次光临。江南传统汛期眼看就要提前,无锡准备好了吗?昨日,记者从市防汛办了解到,包括水利、市政等在内的多个部门,目前正积极“备战”,迎战汛期中可能出现的洪涝灾害,如疏通雨水管道、排查防汛设施、修复低洼地区的路面等。

  汛期或提前 1

  本月以来无锡已“迎考”3次

  据市防指相关负责人介绍,4月份以来,短短半个月无锡地区中到大雨的降雨就有3次:4月1日、清明小长假期以及上周六,3次降雨都是中到大雨。目前锡城地区河网水位还没有超警戒线,但都有所抬高,水位比3月份涨了30厘米左右,现在已超过3.5米,有的地方甚至达到3.6、3.7米了。

  经过4月份这几次“考验”,可以看出各项防汛准备工作还是较充分的。虽还未进入汛期、未正式排班,防汛人员的责任意识还是非常强的。“雨情就是命令!”该负责人表示,只要一下雨,无论是防汛管理人员还是泵站运行人员,都会随时到岗到位,保证泵站在第一时间开机排涝,哪怕是半夜。“就像前两天的大雨,城防处凌晨四五点冒着大雨及时开机排涝。”他表示,除此之外,责任分解落实得也比较细,城市“大包围”几个泵站晚上轮流值守水位,密切关注水情雨情。

  水位上涨较快,引江济太暂停

  “从前面几次‘迎考’结果看,低洼地区要做好管道疏通、局部地区积水及时排除工作。”比如上周六的那场大雨,虽然河道水位保持得不错,但振新路菜场一带的短时积水比较严重。上述负责人表示,“这几次降雨导致太湖水位上涨还是比较快的,从4月1日起,引江济太也停下来了。”

  “跟历年相比,今年4月份的雨量确实显得有些多。”相关人士表示,其实到了清明节气就进入雨水高发季。

  受厄尔尼诺效应影响,今年的降水相对来说更加激烈,比如比往年提前20天以上进入“华南前汛期”,此前多地的降水就已经出现了极值。而无锡呢,虽然春季总降水量也可能会增加,但雨水还是会集中在5月,4月的降水量反而有所减少,预计在60—80毫米之间。

  这几次降雨伴随的雷电也较厉害,打雷对防汛设施如泵站等有着不小的威胁,无论是这几次大雨还是即将到来的汛期,泵站在运行中变压器受雷击后容易出现突发故障,增大了防汛压力和风险。

  让市民知情 2

  去年雨多台风猛,一些水利工程受损

  按照惯例,无锡地区汛期时间为5月1日到9月30日,不过实际上无锡的主汛期,也就是梅雨季,一般都集中在6月中下旬到7月中上旬,到了7月下旬和8、9月则主要是受台风和对流天气影响的汛情。去年汛期,锡城经受了超历史降雨、超历史水位的严峻考验。如去年6月份无锡地区降雨量为历史同期最多,大运河、锡澄运河等主要河道水位均2次超历史最高水位;7、8月份,第9号台风“灿鸿”、第13号台风“苏迪罗”外围又影响我市。

  在防汛防台过程中,无锡各类水利工程发挥了重要作用,同时也不同程度受损,而水利工程在长期调水引流过程中调度运行频繁也会有自然老化,两相累积工程安全隐患存在。

  防洪压力与日俱增,低洼圩区尤其险

  相关人士分析认为,目前无锡仍面临洪涝不分、因洪致涝、洪水出路严重不足的防洪压力,防汛形势依然严峻。

  由于太湖沿线关闸挡污,上游常州、下游苏州城市大包围运行,低洼地区圩区排涝能力增加等因素叠加影响,汛期无锡河网发生高水位的频率不断加剧,洪峰峰值也屡创新高,洪水涨得快、退得慢,长时间居高不下,致使我市原低洼圩区破圩失事的后果将更为严重,大运河、望虞河、太湖沿线等原半高地(如锡南片、锡东片、锡北片)成为新的易淹区域。

  宜兴市作为湖西地区的洪水走廊,由于上游河道拓宽加深,汛期上游洪水来量增大,速度加快,下游受太湖高水位顶托,洪涝滞留时间长,中西部圩区防洪压力很大。

  坚决除隐患 3

  市级投2000万元 维修防洪排涝工程

  为确保今年水利工程安全度汛,去冬今春水利部门在加快基础防汛工程建设同时及早开展了汛前检查,落实除险加固措施。

  据介绍,至2月底全市已完成总土方323.2万方,加高加固圩堤10公里,疏浚县乡二级河道44条,总长104公里,村庄河塘疏浚92条,新建和改建排涝站7座,消除了一批堤防险工和病险建筑物,提高了防洪排涝能力。

  目前市级投资2000多万元对现有的城市防洪排涝工程进行维修加固和完善,各区也针对防汛重点、薄弱环节、易涝地区等组织了除险加固。江阴、宜兴等地对长江、太湖大堤、库塘大坝的涵洞、主要航运河道沿线圩堤、镇村结合部的防洪工程、水毁地段、在建工程等进行了重点排查。

  排查出的“带病”设施 本月底前治愈

  早在春节前,市防指下发了《关于开展水利工程汛前大检查的通知》,各地重点检查了流域性工程、水库塘坝、在建工程和河湖清障。通过检查,全市共查出各类堤防险工险段62处,长约18342米,病涵4座,病闸10个,病泵站27座,病塘坝5座。“目前各地正在对发现的险工隐患抓紧实施除险加固,计划于4月底前基本完成。”市防指相关负责人表示,对少数难以完成的将制定安全度汛措施。

  据统计,全市目前共组建抢险队伍967个,总人数2.4万人。眼下,各地防指正陆续组织模拟堤防抢险、泵站试机等演练。各镇、街道已落实了抢险、巡逻、值班三支队伍,从5月1日起将实行24小时防汛值班制度。全市储备防汛物资也已到位,无锡市本级、江阴、宜兴、锡山、滨湖、新吴区等地防汛物资仓库已建成。

  汛前组织复查 不留死角、不留隐患

  目前全市正加大险工隐患处理力度,认真组织汛前复查,做到不留死角、不留隐患。

  与此同时,继续做好太湖调水引流及改善水环境工作;严密监视河湖水质,做好突发性水污染事件的防范工作,按照预案及时进行水利工程应急调度,做好防洪保安与供水安全两手准备。

  今年,还将继续公布全市江河湖泊、水库、重要圩区的防汛责任人名单,接受全社会的监督。组织防汛预演,对所有闸站工程进行试机试水,发现问题,立即解决,确保汛期闸门关得上,泵站开得响。抓好河道清障、清淤工作,特别要抓好重要行洪河道中坝埂的清除工作,确保汛期河道泄洪排涝畅通。

下载荔枝新闻APP客户端,随时随地看新闻!

我要说两句

layer
快乐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