构建特色现代产业体系,推进大众创业万众创新
“泰”,人在三水中。泰州人临水而居,安闲祥和中又显富态。
近年来,这座襟江临海的古老城市正以博大的胸襟,全力推进“思想再解放、项目大突破、城建新提升”三大主题工作和“四个名城”建设,以项目招引建设为抓手,以载体平台建设为支撑,积极构建独具特色现代产业体系,加快推进大众创业、万众创新,全力打造可持续健康发展的“富泰之州”。
加快产业重构
经济结构调整取得新成效
产业结构决定产业层次,产业层次决定城市高度。
在全球经济格局深度调整、国内经济下行压力加大、区域竞争加剧的形势下,市委市政府用国际化视野审时度势谋划泰州发展,积极利用经济周期波动规律和市场“倒逼”机制,加快推进转型升级融合发展,引导培育现代产业体系,大力发展高新技术产业、新兴产业和现代服务业。根据自身资源禀赋,泰州创造性地提出大力发展高端装备、生物医药、电子信息、新能源等战略性新兴产业,特别是致力于发展大健康产业。
从“一城一区一园一带一块”产业空间布局的全面展开,到20多个特色产业园区错位发展;从“1+3+N”产业体系的逐步形成,到“四个名城”的加快建设;从推进转型升级综合改革试点,到“三大主题”工作深入人心,泰州已经实现了发展导向、发展定位、发展路径的阶段性转变,转型升级取得新进展。
长期以来,我市的产业结构一直偏重,三产比重低于全国、全省平均水平,与经济发展不相适应。近年来,随着我市加快调整产业结构,这种现象正逐步改观,三次产业比重日趋优化。
来看一组数据:2005年的三次产业结构为11:55.5:33.5,到2010年变化为7.4:55.0:37.6,2015年调整为6.0:49.0:45.0,产业结构调轻的轨迹跃然纸上。
三次产业比重更趋优化主要得益于服务业快速发展,这块过去的“短板”正逐渐拉长、变粗。近年来,我市始终将发展服务业作为调结构、转方式、惠民生的重要举措,不断加大服务业投资建设力度,以服务业重点项目为抓手,以项目实施支撑产业发展,服务业发展后劲不断增强。目前,全市建成泰州医药城科技创业服务业集聚区、江苏三江现代物流集聚区、城北现代物流集聚区等9家省级现代服务业集聚区和22家市级服务业集聚区。
作为沿江地区久负盛名的制造业基地,泰州产业基础雄厚、特色鲜明、配套完善、体系完备,拥有一大批在业内颇具影响力的领军企业和明星产品。目前,我市机电、船舶、化工等传统产业产值均突破千亿元大关。其中,船舶产业造船能力突破1500万载重吨,我市已成为全国第二大造船基地、国家船舶出口基地。2015年,我市船舶行业逆势上扬,造船完工量占比再创历史新高,全市造船完工量为120艘668.6万载重吨,分别占全球的6.76%和全国的15.98%,比历史最好年份2011年的6.26%、13.96%,又分别提高了0.5个和2.02个百分点。
在一手抓船舶、化工等传统优势产业升级改造的同时,我市紧盯前沿科技、尖端技术和产业发展新趋势,聚神、聚焦、聚力发展生物医药与高性能医疗器械、高技术船舶与海工装备、节能与新能源三大战略性产业,加速打造长江经济带大健康产业集聚发展试点城市。2015年,三大战略性产业实现主营业务收入2676.33亿元,占全市规模以上企业的24.7%;实现利税386.86亿元,占全市规模以上企业的26.7%。其中,节能(环保)与新能源产业去年产值和主营业务收入均突破千亿元,产品主要涵盖智能电网、节能产品、环保装备、资源循环利用、太阳能和储能电池等领域。
经过近几年的发展,新兴产业优化结构的作用初步显现。去年,全市规模以上工业高新技术产业产值4751.99亿元,占比达42.53%,比上年同期高出0.34个百分点,工业结构正在不断调轻调高调优。
以增量带动存量
项目招引建设实现新突破
市委书记蓝绍敏指出,区域竞争说到底还是项目实力的竞争,谁的项目多、项目大、项目好,谁就有转型升级、融合发展的优先权,谁就有跨越发展、弯道超越的话语权。
全力招引落户重大项目是经济结构调整和以优质增量带动存量整体提升的必由之路。
近年来,项目大突破的滚滚热潮在泰州大地激流涌动。全市上下准确把握项目建设新要求,做到一切围绕项目转、一切围绕项目干、一切围绕项目办,掀起了一个又一个项目招引和建设的热潮,规模与速度一次又一次被刷新,呈现出“招引一批、签约一批、开工一批、竣工一批、储备一批”的重大项目滚动开发格局。
项目大突破首先要招商引资大突破。近年来,市四套班子领导率先垂范,亲自带队走进项目招引一线,组织开展了一系列招商引资活动。对内,常态跟踪苏南、上海、京津冀、珠三角等重点区域;对外,着重在港台及日韩、欧美等地区和国家组织产业对接活动,做到境内招商常态化、境外招商不断线。
各地、各部门纷纷结合各自实际创新项目招引方法方式,凝聚起同心协力抓项目的强大合力。海陵区创新项目招引思路,推动从寻找项目、争取项目向策划项目、组织项目转变,并建立了60多人的专业招商队伍;姜堰区明确招商AB岗制度,建立北京、上海、苏州三个招商分局,派驻45名专职招商人员;靖江市建立招商引资项目库、国内重点企业库等“四库”,实行精准招商。全市上下始终紧盯世界500强、国内100强、央企和上市公司,全力突破一批投资规模大、产业层次高、创新能力强、扩张和带动潜力足的龙头型、基地型项目,总投资102亿元的中海油一体化、总投资50亿元的光电产业园、总投资27.8亿元的2GW高效单晶电池等一批优质重大项目落户泰州。
项目要招得来,还要落得下、建得快、建得好。近年来,我市不断优化生产力布局,加快园区平台载体建设,提高要素保障能力,积极构建项目建设“生态屏障”。
去年5月6日,泰州出口加工区升级为综合保税区。目前,泰州拥有医药高新区、靖江经济技术开发区和国家级综合保税区3个国家级开发区和5家省级开发园区,先后涌现出精细化工、智能电网、节能环保等20多个特色产业园区,形成了独特的产业集聚和配套优势。正是具备了特色鲜明的产业集聚优势,苏锡常等地的开发园区纷纷主动到泰州寻求合作共建。除2003年开始合作的江阴-靖江园区外,目前又有3家合作园区取得实质性进展,并上升到省级层面规划操作,力求打造具有协作竞争优势的区域经济联合体。
去年,我市省级以上开发区工业产品销售收入8103亿元,规上工业增加值1627亿元,公共财政预算168.9亿元。开发园区已成为全市经济社会发展的主力军、对外开放的主阵地。
2015年以来,全市各地践行“包办墙外事”、“帮办墙内事”的服务理念,对重大项目审批实行“绿色通道”,为项目建设打造了最优质、最人性化环境。在国内首创 “互联网+”联合图审新模式,在全省率先实现“三证合一”全域覆盖、率先启动“一照一码”登记改革,为项目落户构筑优质跑道。
在破解项目建设要素瓶颈制约上,各地、各部门不断创新体制机制,为项目提供全天候、保姆式服务。金融部门推出跨境外汇资金集中运营、应收账款质押融资、信用贷等新产品满足企业多样化资金需求;国土局积极上争省重大项目及省扶持生产服务业项目共9个、省级独立选址项目11个,有效保障重大项目用地;人社部门全面落实15项重点企业用工服务政策,竭力破解用工难题。
去年,全市累计新签亿元以上项目583个、新开工亿元以上产业项目331个、在建亿元以上产业项目420个,均比2014年翻了近一番,项目大突破取得阶段性进展。
坚持民生为本
创业富民工程跨上新台阶
经济发展的落脚点是民生幸福。
推进“三大主题”工作、加快建设“四个名城”、推动经济转型升级无一例外都是为了增进民生福祉,让老百姓分享更多发展成果,让他们有更多的获得感、幸福感、自豪感和归属感。
近年来,市委市政府以增进民生幸福为出发点,突出关键环节,创新举措、健全机制,大力推进“大众创业,万众创新”,在就业创业、富民增收上,探索出一条具有泰州特色的新路径。我市被国务院表彰为全国创业先进城市,成为苏中、苏北地区唯一的国家级创业型城市。
让劳动者掌握一技之长,是推进充分就业的关键。去年,我市着力健全城乡劳动者终身职业培训制度,全力构建面向全体劳动者、贯穿整个劳动年龄段、涵盖各职业技能等级的培训体系。推行“一企一策、一行一策、一园一策、一地一策”个性化用工培训,为企业和劳动者提供“订单式、定向式、定岗式”免费技能培训服务包。全力推进大学生就业创业引领计划,大力促进高校毕业生充分就业,出台公益性岗位安置“两困”大学生的具体操作办法,对“两困”大学生实行托底安置。
以创业带动就业是行之有效的做法。我市连续3年举办全市创业富民大赛,建立全市创业项目资源库,为投资机构与创新创业者提供对接平台。我市构建立体化、多层次、全方位的创业服务体系,全面建立“333”创业担保贷款新模式,推进电商创业“三零”机制,创新创业培训模式。创业离不开成熟的载体。近年来,我市全面启动农村农产品“一镇一站、一村一店”的电子商务网络建设,在市区试点建设1家创客服务中心及15个创客服务站,一个覆盖全市的创客服务网络正加快形成。
为推进“大众创业、万众创新”,市委市政府推出科技创新券、人才购房券、创业券“三张券”,致力吸引各类资源资本集聚泰州。截至目前,已累计发放“购房券”近5000万元,吸引各类人才1100多人;首批181家企业兑现科技创新券1169.57万,带动企业投入1.68亿元。
在农村,我市坚持以促进农民持续增收为核心,加快培育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大力推进农业农村体制机制改革创新,不断加大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力度,农村经济发展活力不断增强。去年,全市农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到16410元,同比增长8.8%。
富口袋还要富脑袋。近年来,我市在加快推进就业创业、富民增收的同时,把文化惠民放在重要位置,以打造文化名城为抓手,全力构建普惠制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
“十二五”以来,我市公共文化服务体系日益完善,全市建成并投入使用的各类公共图书馆、博物馆、纪念馆、美术馆47个,县、乡、村建成各类文化馆(站、室)超过2000家,初步形成横向到边、纵向到底的城乡公共文化服务网络。全市累计送戏下乡2000多场,送书下乡30多万册,送电影下乡110000多场,公共文化服务水平显著提升。
针对基层文化活动投入不足的情况,今年起,我市每年安排1000万元文化惠民券,在市区范围内发放使用。文化惠民券发放给基层组织,对各文艺团体实行“点单式”预约服务,大大满足了基层群众的文化需求。
我要说两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