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社记者:谢谢主持人,总理您好,我是新华社记者,我的问题也和经济有关。开年以来,世界经济金融形势很不稳定,中国也面临较大的下行压力,有人担忧中国经济会一路下滑,甚至会击穿6.5%这条线,不仅会影响自身的全面发展和小康社会建设,也会拖累世界经济,请问您怎么看?谢谢。
李克强:我怎么记得去年新华社记者提问不光代表本社,还打着什么“微博”等等头衔,今天只有一个了?你可是问了一个大问题。不过你让我同意“说中国经济完不成已经确定的主要经济目标”,那是不可能的。
的确,世界经济现在复苏乏力,中国经济又深度融入世界经济,受到影响和冲击,中国经济本身也在转型,长期积累的矛盾在凸显,所以说下行压力确实在持续加大,有一个很明显的特征就是地区和行业的走势分化,我记得前不久看有外媒报道,说是到中国某个重化工企业,感到经济不景气了,结果转而到科技城,看到那里场面火爆,好象经济还在两位数增长,这跟我们下去调研的一些表面感受是类似的。实质上它说明了中国经济是困难和希望并存,如果从底盘和大势来看,希望大于困难。
我们对中国经济长期向好充满信心,这种信心并不是凭空的,因为我们坚信,只要坚持改革开放,中国的经济就不会“硬着陆”,因为中国市场还有很大的潜力,人民群众可以说有无穷的创造力,而我们政府呢,确实还管了一些不该管、束缚生产力发展的事情,同时呢,保障公平竞争的环境监管又没有完全到位,所以通过推进改革,就可以激发市场更大的活力,人民群众更大的创造力,把亿万群众勤劳和智慧的空间拓展开来,就可以顶住中国经济下行的压力。
像我们正在推进的简政减税这些供给侧的结构性改革,都会释放市场的活力,同时中国新的动能正在生成,而且超出我们的预期。这几年中国经济是在放缓,我指的是增速,但是我们还是实现了比较充分的就业,去年我们新增城镇就业岗位是1300多万人,而且今年1、2月份我们的服务业增长了8.1,它包含着研发等高技术领域,也带动了传统产能的改造,我们的传统产能还有很大的潜力,因为我们正在工业化、城镇化的推进过程当中,工业化升级有空间,新型城镇化是最大的内需,特别中西部地区还有很多有效投资的需求
我要说两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