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度江苏省科学技术奖励大会昨日在南京隆重举行,183项具有领先水平的科技成果喜登榜端。这些凝聚着我省广大科技工作者创新智慧的获奖成果,成为助推江苏经济社会腾飞的“核动力”。 “肿瘤生物标志物与风险评估”等183个项目获奖,其中,一等奖20项,二等奖56项,三等奖107项。除此以外,授予江苏苏博特新材料股份有限公司等10家企业2015年度江苏省企业技术创新奖;授予皮尔·J·沃林顿等6人2015年度江苏省国际科学技术合作奖。
扬子晚报全媒体记者 胡林
省企业技术创新奖(10家)
1.江苏苏博特新材料股份有限公司
2.南京康尼机电股份有限公司
3.江苏恒顺醋业股份有限公司
4.苏州热工研究院有限公司
5.南通富士通微电子股份有限公司
6.江阴兴澄特种钢铁有限公司
7.日出东方太阳能股份有限公司
8.江苏鱼跃医疗设备股份有限公司
9.连云港中复连众复合材料集团有限公司
10.中海油常州涂料化工研究院有限公司
省国际科学技术合作奖(6人)
1、皮尔·J·沃林顿(澳大利亚籍)
合作单位:常州天合光能有限公司
2、塞克福利特·施密特(德国籍)
合作单位:江苏恒立高压油缸股份有限公司
3、李兴德(美籍华人)
合作单位:中国科学院苏州生物医学工程技术研究所
4、克拉里洛夫·维克多(俄罗斯籍)
合作单位:江苏核电有限公司
5、约瑟夫·克特勒(英国籍)
合作单位:江南大学
6、施康瑞(瑞士籍)
合作单位:南京国电南自电网自动化有限公司
科技奖大数据
45岁以下科技人才占总获奖人数65%
据介绍,此次183项奖励项目中有47%获得国家科技计划支持;同时企业牵头完成的项目继续保持优势,占51%,达94项;高校占26%、研究院所等事业单位占8%;我省科技成果转化资金支持的项目表现突出,占38%,达到 69项。
另外,183个奖励项目拥有各类知识产权2260项(件),其中授权发明专利1246项,授权实用新型专利974项。跟往年相比,更加突出的是,183项拟奖励项目完成人中,35岁以下的有540人,35-45岁的有560人,二者占全部完成人的65%。
10家奖励企业中大部分属于新兴产业,其中新材料5家、新能源2家、先进制造1家、医药1家、电子信息1家。奖励企业均为高新技术企业或创新型企业,且多次获得国家或省科学技术奖,大多数得到省科技成果转化专项资金的支持。企业质态、创新投入与产出绩效良好,平均销售规模17亿元,研发投入比例达6.1%。
获得江苏省国际科学技术合作奖的6人在与我省单位合作过程中,解决了相关行业和领域的技术难题,提升了相关学科领域的科研水平。
一等奖
桥梁不行了?有办法提前“预警”
“复杂环境下桥梁安全性能监控与预警关键技术及其集成示范”项目,是东南大学联手苏交科集团股份有限公司等取得的科研成果,基于多座大跨度桥梁长期安全监测数据,开展复杂环境下桥梁安全性能监控与预警关键技术及其集成示范研究,建立了复杂桥梁结构安全性能预警技术,并研发国家级监控平台。研究成果已在京沪高铁大胜关长江大桥、珠江黄埔大桥、泰州大桥等工程中集成示范应用,此次获得省科学技术一等奖。
南京生产出新型“益生菌发酵乳”
益生菌有利于人体健康,而发酵乳被认为是将益生菌传递到人体的最理想载体。
此次获省科学技术一等奖的项目“新型益生菌发酵乳制品的研究与开发”,由江南大学、南京农业大学与光明乳业股份有限公司、南京卫岗乳业有限公司等合作完成,攻克了一系列关键技术,开发出新型益生菌发酵乳产品并实现产业化生产,具有良好的经济、社会效益。
储量丰富的盱眙凹土有望成为新“纳米材料”
盱眙凹土储量丰富,相关产业发展迅速,但其本身特有的纳米材料性能尚未充分发挥。常州大学携手中科院兰州化学物理研究所等完成的“凹凸棒石棒晶束解离关键技术创新及其产业化应用”,采用一体化工艺技术成功解决了解离后棒晶的二次团聚等关键技术问题,工艺具有首创性,为凹凸棒石黏土的拓展应用奠定了坚实基础,此次也拿到省科学技术一等奖。
二等奖
80后科学家妙手奇思,让沥青马路“返老还童”
此次,“公路改扩建废弃物高效循环利用关键技术与应用”获得了二等奖,参与者之一是东南大学交通学院副教授、博导马涛,是个1981年出生的年轻科学家。
“公路如果坏了,坏的又不是很严重,是不是要重新修建?其实根本不需要,我们研究的技术主要就是让‘生病’的公路获得新生。”马涛介绍说,根据2012年的一项统计,中国一年的公路改扩建废弃物高达2亿吨,其中利用率也就在30%左右,大量的废弃物“洗爆”以后抛弃,不仅是一种巨大的经济浪费,同时因为沥青本身也是一种高分子的聚合物,它属于石油的附属产品,本身不可降解,因此对环境也造成极大的污染,为此他们把研究领域瞄向了公路改扩建废弃物。从2002年开始,经过10多年的持续研究,东南大学交通学院和苏交科集团、江苏南京、常州公路管理处等单位的专家终于掌握了关键技术。
马涛解释说,沥青路面有时会有坑洼、有时断裂,变硬变脆,说到底都是因为沥青作为石油的附产品,有轻质组分和重质组分,随着时间变化轻质组分会挥发,“氧化、老化”,从而道路容易出现破损,而经过10多年的研发,目前的技术已经能够对这些老化的沥青重新还原,能让老化的沥青恢复和原来沥青一样的效果,同时通过“改性”材料,甚至能让老化的沥青比原有沥青性能更强,特别是对于一些“表面病害”的沥青路面,根本不需要对道路全面“开膛剖肚”,现场就可以进行沥青就地的热再生。通过“微表处”的路面,让路面更加耐磨、平坦及不易老化。
目前这项技术已经在江苏境内的1000多公里的高速公路上运用,其它不少省份也引进了该项技术。通过这种办法,可以把公路的工程成本降低10%至60%左右。
我要说两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