荔枝时评:你的故乡真的在沦陷么?

2016年02月16日 09:22:26 | 来源:荔枝网

字号变大| 字号变小

  文/函谷

  (作者系“荔枝网”编辑,本文系“荔枝网”及旗下“荔枝新闻”手机客户端独家供稿,转载请注明出处。)

  不知从什么时候开始,“乡土”似乎开始代替“春运”成为春节的第一热词,尽管后者的问题并没有得到有效解决,便淹没于对验证码的欢乐吐槽当中再无声息。

  这个假期,由《一个农村儿媳眼中的社会图景》开篇,到“上海女孩跟江西农村男友回家因一顿饭分手”做结,始终绕不开“乡土”二字。贯穿其中的各种返乡笔记也跟着大火,将平常被忽视的乡村社会重新展现在世人面前,本是件好事,但其中也有些需要警惕的倾向。

  大概从去年那篇著名的博士返乡笔记开始,把乡土社会当做研究对象,采用“非参与式观察法”的各种春节笔记开始流行,其中不乏作者以无限惆怅抒发着现代社会人的nostalgia情怀。以近期的一篇雄文《春节纪事:一个病情加重的东北村庄》为例,作者用无数个案和碎片化的场景,描绘出一个礼崩乐坏的乡村社会,再结合对未言明的祖训宗规的向往,证明“每个人的故乡在都在沦陷”,而“我的故乡沦陷的方式显得如此荒诞不经”。

  并非针对该文与作者,只是想就此类返乡调查,提出大概有两个层面值得商榷的地方:

  第一,个案能否证明全部。例如《一个病情加重的东北村庄》文章开头描绘一个长寿老人被儿媳虐待的故事,此后虽有澄清“类似邻家阿婆的故事不是个案”,但其后所用的论据依旧是另外两个邻家阿婆的故事,那么问题来了:村里的长寿老人到底有多少?被虐待的老人有多少?没被虐待的老人在总体中又占什么样的比重?个案研究的短板就在于,能找出多少虐待老人的个案,就能找出多少孝顺老人的个案,以此得出普适结论相当危险。

  类似的问题也出现在春节最热话题“上海女孩跟男友回江西农村一顿饭后分手”的许多爆款评论当中。你能拿“我有个朋友云云”来论证门当户对的重要性,我也可以找出无数个“真爱战胜一切”的现实故事。何况,婆媳纠纷、虐待老人的问题并非农村独有,夫妻矛盾也非只存在于“凤凰男和孔雀女”的CP组合中,城市中撕X的多了去的。

  说穿了,这就是个概率问题,需要拿数据说话。

  第二,个案调查是否深入。依旧拿“春节纪事”当中老人被儿媳虐待的故事举例,作者描绘老人准备年夜饭被媳妇咒骂“老不死的怎么不早点死”不敢还口,儿子搓麻将归来不敢发声的一副静态场景,暗示媳妇嫌弃老人年纪大拖累全家;然而儿媳为什么骂老人,老人为什么默默承受,儿子为什么不敢发声,作者有没有跟三位当事人分别细聊,弄清这幅静态图景背后的动态成因?就像俩学生打架,看到的人都说A先动手,但A说那是因为B写小纸条骂他爸爸。近年来,在碎片化场景的传播过程当中,我们看到这样的反转新闻少么?所以,你以为你以为的就真的是你以为的么?

  上面两点,仅仅是粗看《春节纪事》该文第一部分想到的,类似的问题,也存在于其他一些笔记当中。从社会调查研究方法的角度来看,值得商榷的可能并不止这么两点。

  我承认,当舆论开始关注当代中国平静乡村下的波涛暗涌是件好事,然而,一个业已离开乡村多年的人,只在春节期间回去那么三五天,走马观花欣赏完各种乡土风情的浮光掠影,再经由三姑六婆的只言片语观察到的乡村社会,真的真实么?经由此得出“故乡在沦陷”的结论,真的是客观中立而且超然的么?

  在众声喧哗当中,真正的乡村人始终是沉默的。他们没有那么多理论工具,也写不出煽情满满的文字,没有耐性看完那些以他们为原型创作出的一篇篇返乡日记,也不明白那些笔记背后的意味深长,于是只能失语,俨然一个任人打扮的小姑娘。

  当然,我能够理解乡土观察为何能成为爆款,也理解内容生产者们的苦心。春节作为候鸟归巢的时节,城乡二元结构中的无数社会矛盾在此集中爆发,此时不写更待何时?但在落笔的时候,能不能请先扪心自问:你记忆当中那个纯洁善良质朴有序的故乡真的存在么?目前的故乡真的如你所观察到的那样不堪么?倘若如此,一个三好学生变成一个问题少年,中间到底发生了什么?如用定性研究,希望你的个案做得深入全面,而非蜻蜓点水从东家长拉到西家短,逻辑链条漏洞百出;如用定量研究,希望你的统计客观真实,不要用隐藏的数据偷奸耍滑。拿碎片化感性化的笔记体叙事抒情尚可理解,但若以此伪装客观中立科学严谨,实在不是什么好事情。

下载荔枝新闻APP客户端,随时随地看新闻!

我要说两句

layer
快乐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