荔枝时评春节系列评论(三):朋友圈里疯转的博士“回乡见闻”,到底在谈些什么?

2016年02月06日 15:28:02 | 来源:荔枝网

字号变大| 字号变小

  文/刘立平

  (作者刘立平,深圳媒体人;本文系作者为“荔枝网”及旗下“荔枝新闻”手机客户端独家供稿,转载请注明出处。)

  近日,王磊光博士的一篇返乡笔记引爆了微信朋友圈,继而有多位出身乡村的博士陆续投书,细述春节返乡的观感。读书人的那点情怀,终于在春节这个再合适不过的时机喷薄而出。

  事实上,在春节谈论乡村,是传统纸媒常见的操作手法。不过,以往是传统媒体的自说自话,这一次,拜传播技术的演进所赐,有了互动与反馈,影响更为广泛。博士们的文章有其意义,但说句实话,卑之无甚高论。他们提及的乡村的诸多问题,并不是今日才有;他们的视角与论说,也不新鲜。浮光掠影般的个人观察听闻,无法解释复杂中国里的复杂乡村。这些年来,中国知识分子对乡村的观察与思考并不鲜见。这些著作貌似客观冷静的背后,其实有着中国传统知识分子一贯的文人情怀,字里行间充满了同情。这自然是不错,但难免有主题先行,先抛出结论再罗织材料之嫌。

  当知识分子谈论乡村时,最常用的一个词是“沦陷”。乡村留守儿童的无望,农民养老、教育、医疗的缺失,乡村自然环境的破坏……这些问题一并袭来,经由传媒放大,于是中国的乡村就“沦陷”了。可是,我们这些从乡村念书出来的人,有没有想过自己童年的那些美好回忆可能是少年不知愁滋味?如果乡村从来就没有崛起过,又谈什么沦陷呢?我一直怀疑所谓美好乡村的存在,它真的有文人口中的黄金时代吗?看一下民国时期梁漱溟、晏阳初的乡村建设运动就知道,那时的乡村也不美好啊,乡绅制度离人伦法治距离还很远啊。

  知识分子论及乡村的另一个重要话题是“知识无用论”在农村盛行。若是纵向做一个比较,我所在的村子里小孩接受教育的程度却是不断提高的。一个普通家庭供养一个大学生,也可勉力维持。拜教育产业化所赐,读书的回报确实降低了,“朝为田舍郎,暮登天子堂”的可能性几乎没有了。但是,这才是正常的,唯有读书一条改变命运的道路才是可怕的。我当年高考以较高的分数考取了沿海某知名大学,在村人眼中,不过是一桩普通事。村里人对小孩的教育理念一般是,你能念到哪,我供到哪,但不强求,此外,男女无差别,歧视女孩早已成历史。当然,由于城乡教育资源及理念的差距,村里小孩考上好大学的确实不多,但这是另一个问题了。

  此外还有婚嫁问题。其实王磊光博士所说的彩礼钱、楼房、小汽车无非是过去“三大件”的变种。婚姻与爱情,从来不是直接相关,乡村如是,城市难道不是这样?城市的离婚率居高不下,农村的离婚率也在上升。我不认为这是什么大问题,以前农村女性没有什么选择,嫁鸡随鸡嫁狗随狗,如今可以有自由的选择,有权利追求更好的生活,难道不是一种进步?

  当然,也不是说乡村就没有问题。让我对家乡产生一些担忧的是新生力量的缺失。农村的生育率现在也已经很低了,我当年念书的村小不复存在,因为凑不齐那么多小孩。青壮年劳力基本上一年中大部分时间在外务工,还在从事农业生产的大多是五六十岁的人。长此下去,有些自然村落可能消失,人们去了城镇、县城、大城市。这个过程,几乎是不可逆的。人们天生会追求更好的生活方式,这是进步的源泉。有些村庄,消失了就消失了吧,过分感伤是一种伪善。习惯了城市生活方式的人,没几个愿意长期回乡村居住的。

  有些变化,让我对乡村的未来希望犹存。我回家发现顺丰、韵达这些快递公司已经深入了村镇。互联网也开始慢慢推广,上网淘宝可能已经成了一部分人的生活方式。假以时日,也会在普通村民中普及开来。现代物流业与互联网,将建立起乡村与城镇、城市之间的联系,中国根深蒂固的城乡二元结构或许会有所松动。技术会改变观念,互联网将是乡村现代化的最大助力。人文知识分子们念兹在兹的乡村生活方式可能会消失,怀念也好,感伤也罢,终究敌不过这一波史无前例的城镇化浪潮。当乡村的生活方式与城市渐渐接轨之后,人们留在和返回原乡的动力就会多一些。我无意比较乡村与城市这两种生活方式的好坏,其实无论是城市人还是乡村人,我们都被时代的浪潮所裹挟,但愿浪潮过后,是一个美丽的新世界。

下载荔枝新闻APP客户端,随时随地看新闻!

我要说两句

layer
快乐分享